樊春志
(遼寧省國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場 遼寧 北票 122100)
棗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林樹種。棗樹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具有很強的抗逆性,耐旱、耐鹽堿,栽培管理相對容易。朝陽地區位于遼寧西部,主要地形為山地和丘陵,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相對充足,年均降水量450 ~580 mm,非常適宜棗樹生長。棗樹是朝陽地區的重點經濟作物,具有久遠的栽培歷史,棗樹栽培面積約2.2 萬hm2,年產棗果8 萬t。雖然朝陽地區棗樹栽培歷史較長,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經驗,但產量相對較低,每畝棗樹的產量不到500 kg,且隨著棗價格的浮動,朝陽地區棗樹的收益逐漸下降,僅能賣到5 ~6 元/kg。因此,需要改進栽培技術和借鑒經驗提高棗果產量,提高栽培積極性,擴大棗樹的栽培面積,進而提高棗農經濟收益。
1.1 個體更加健壯。通過控制棗樹高度的生長,使樹勢更加健壯,樹冠更易修整,從而優化種植密度,合理密植。
1.2 樹體更易控制。棗樹矮化后修剪樹冠更加方便,可以達到合理密植的效果。棗樹樹枝生長量較小,但是結果能力強,因此在一定時間內棗樹結果能力強,不用修剪。棗樹矮化后多次開花,需要注意隱芽的管理,發揮隱芽的再生能力,使其萌發進而達到棗樹量產的效果。
1.3 棗果品質更高。通過矮化培育的棗樹樹冠較小,每株樹冠之間空隙較大易于通風,接受光照的面積更大,光合作用更強,營養積累更加豐富,同時又因為植株較小,呼吸作用相對較弱,營養消耗相對較少,在光合作用提高的同時可以有效積累果實內的糖分,因此結果時間相對較早。矮化后的棗樹枝葉離樹根更近,利于水分和養分的運輸,保證了棗果營養的積累,果實甜度和營養更充分,果實品質更好。
2.1 園地的選擇。矮化棗樹的栽培園和普通棗樹的栽培園不同,要求更加嚴格。矮化棗樹種植密度較高,植株數量較多,不僅樹冠之間距離較低,土壤內部的根系數量也較多,縱橫交錯,密度較大,因此需要選擇地形開闊的地帶以便棗樹有充足的空間扎根,還需要選擇土壤肥力高,土層較厚,水資源豐富的地區,以利于棗樹的生長。同時還需要滿足棗樹生長的基本條件,棗樹喜陽,因此應該選擇向陽、避風的丘陵地區開園種植,以保證棗樹健康茁壯生長。
2.2 棗樹栽植的方向及密度。栽培時需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證每棵棗樹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栽種密度以每畝400 棵左右較為適宜。同時還需要注意棗樹栽植的方向,盡量保證栽植的每棵棗樹均能受到長時間的陽光照射,讓棗樹受光照均勻,從而保證棗的顏色鮮艷明亮,成熟時間提前,果實味道香甜鮮美,質量提高。園內栽植棗樹時按照南北行向進行栽培,這種行向可以保證每棵棗樹均能受到光照,中午的時候光照角度大,可以進一步提高果實的質量。
2.3 矮化處理。棗樹矮化栽培應按照前促、后控、堵上、放下的順序進行處理。前促:當棗樹在1 ~2 a時,應該加快促進棗樹的生長,盡快讓棗樹形成樹冠。后控:在樹冠成型后控制樹冠的繼續生長擴張,將主要營養集中在結果方面,提高棗樹的坐果率。堵上:通過摘心等手段控制樹冠的高度生長,將樹冠高度控制在2 ~2.5 m。放下:當棗樹開始結果的時候,采取截短等方法促進棗樹下半部分的枝條萌發生長。此外,可采用撐枝、拉枝、環割、捆扎、抹芽、摘心、曲別等方式改變樹冠的大小和方向,進而達到棗樹矮化、果實量產的目的。撐枝:成熟期時,對于基角較小、定向合適的枝條,用木棍將枝條撐至理想的角度,進而控制樹冠的形狀。拉枝:利用繩子等工具將有用的枝條拉至合適的角度和方向,以控制樹冠的生長形狀。環割:棗樹開花的時候,在主干20 cm 處或者主枝上的木質部用刀環割一圈,達到保花保果和促進枝條抽出新芽新枝的目的。捆扎:用鐵絲將主芽上方的主干捆住,捆鐵絲時應注意將鐵絲捆入到木質部內,等到主芽發芽后及時去掉鐵絲,防止鐵絲將主干或主枝勒斷,破壞棗樹生長。抹芽:在棗樹生長的全過程中及時將無用幼芽抹去,以保證正常結果及果實營養的供給。摘心:當棗樹樹冠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可通過去掉樹冠頂端的方式達到控制樹冠生長的高度,摘心多少時應根據棗樹生長的狀態而定,長勢好的棗樹可多摘心,長勢弱的棗樹可少摘心。曲別:將棗樹上的新發枝條還沒有達到理想角度和方位時,通過各種方式將枝條彎曲,使其控制在理想角度,以達到控制樹冠形狀的目的。
2.4 栽培后的管理
2.4.1 土壤管理。矮化處理的棗樹還需要注意園內管理,保證棗樹的正常生長。土壤管理,注意及時深翻棗園內的土壤,保證土壤疏松透氣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土壤內的養分,將內部的土壤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加快土壤內養分的積累,保證棗樹根系的正常發育,使棗樹植株茁壯生長。土壤深翻30 cm 即可,深翻后應及時澆水,并及時清除園內雜草。
2.4.2 肥水管理。在棗樹栽培后,除每年10 月份施基肥以外,還應該在棗樹生長的關鍵時期對應施肥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在棗樹發芽時,按照3∶2∶3 比例施加氮、磷、鉀的混合肥;在棗樹開花時,在棗樹葉片表面噴施尿素,保證棗樹的氮素需求,提高棗樹的坐果率;棗樹在生長茁壯期,對鉀、磷的需求量加大,應追施鉀肥和磷肥,保證棗樹的生長。保證施肥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及時澆水,澆水時將園內水量控制在70%左右,可采用滴灌等方式保證園內土壤的濕度。
2.4.3 病蟲害管理。棗樹生長期間應注意病蟲害的防治,棗樹幼苗期,葉片上容易發生葉螨、紅蜘蛛、蚜蟲等蟲害。棗樹結果時容易發生桃小食心蟲、棗象甲、棗尺蠖等蟲害。棗樹還有許多病害如棗瘋病、裂果病等。當棗樹發生病蟲害時應及時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進行防治。發生棗象甲危害時可用辛硫磷拌毒土,上樹后可噴灑辛硫磷500 ~800 倍液防治。發生棗尺蠖危害時可噴灑溴氰菊酯4 000 ~6 000 倍液進行防治,連噴2 次。發生葉螨、紅蜘蛛危害時可釋放智利小植綏螨進行生物防治。發生裂果病時可在每年的8 月上旬至9 月初噴施棗果防裂防腐劑2 ~3 次,發生棗瘋病時應立即拔除并對工具進行消毒,防治棗瘋病擴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