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胡娟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局高峰畜牧獸醫站 甘肅 定西 743000)
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養殖業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肉雞養殖以飼養周期短、繁殖率高、抗病能力強、資金回籠快的優勢逐漸成為定西市的支柱產業。肉雞養殖業的發展,改善了人民的膳食結構,農村剩余勞動力也有效解決,農民的收入也有了顯著提高,推進了農業產業化和肉類加工業的發展。但是,肉雞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肉雞價格波動大、養殖戶收益不穩、飼養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突發疫情嚴重等問題,制約著肉雞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探究肉雞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是促進肉雞產業發展的關鍵。
定西市肉雞養殖業發展較晚,上世紀90 年代前肉雞產業不發達,沒有專門的肉雞品種,主要以家庭散養土雜雞為主,人們養殖的目的也是自產自銷,商品化程度不高。90 年代以后,隨著引進肉雞優良品種,尤其近些年調整農業產品結構,大力推進肉雞和特色養雞業的發展,肉雞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程度提升,肉雞養殖也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截至2021 年6 月底,定西市雞存欄565.8 萬只,其中有肉雞185.3 萬只,蛋雞380.5 萬只,同比增長了18.2%,養雞產值占定西市畜牧業總產值的6.94%[1]。到目前為止,定西市有1 家肉雞父母代種雞場(蘭州希望種禽有限責任公司定西分公司),該公司有20 萬套肉種雞,年孵化2 000 萬羽雞苗,年出籠商品雞252 萬只[1];有1 家集收購、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家禽產品加工企業(甘肅省千鶴食品有限公司);有100 個養雞專業合作社,10 個養殖規模萬只以上的養殖小區,養殖規模逐年增大。隨著養殖規模的增大,也逐漸的改進飼養方式、管理方法,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肉雞養殖實行全價飼料飼養,標準化生產,程序化免疫,生產水平大幅度提升,如大部分規模化養殖場安裝了定時補光和自動飲水系統,肉雞的日增重和出欄重都有提高。飼養的肉雞品種多為專門化的肉雞良種,飼養數量較多的有三黃雞、雙佳a、艾維因、海波羅肉雞等,這些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飼料利用率高、對環境的適應力強、耐粗飼等優勢,提升了肉雞養殖的經濟效益。
定西市肉雞養殖的經濟效益逐年提升,飼養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肉雞養殖生產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2.1 肉雞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在養雞生產中,活雞以及雞肉等產品受市場的影響較大,價格波動比較頻繁,這不利于養雞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肉雞價格高利潤大的時候,存欄量增加,隨著人們提升存欄量就可能造成供大于求,使肉雞產品的價格大幅度降低,使養殖場經濟效益下滑。此外,近些年飼料原料價格不斷攀升,運輸成本、人工工資也大幅度提升,這都增加了肉雞生產的成本,影響養殖戶養雞的積極性。
2.2 雞病的種類多,感染率高,養殖風險較大。肉雞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有利于資金回籠,但是雞病相對也較多,而且肉雞飼養密度大,這也增加了疫病暴發流行的風險。近些年,疫病的種類復雜多樣,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烈性疫病防不勝防,疫情防控非常嚴峻,并且隨著畜禽以及畜產品流通范圍的擴大,流通頻率的提升,使得疫病防控任務繁重。有些養殖戶養殖技術不高,養殖經驗不足,對疫病防控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在飼養管理、衛生消毒、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誤區,同時有些地方的防疫基礎設施不完善,一旦疫病暴發,就會給畜牧業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幾年發生的禽流感給肉雞產業造成了重大的打擊,使得有些養殖戶懼怕虧損,而不敢進雞苗,不僅浪費資源,而且也影響肉雞產業的發展。
2.3 肉雞生產標準化程度不高,產品質量存在安全隱患。定西市肉雞養殖逐漸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但是當地的龍頭企業不多,一部分養殖戶沒有和龍頭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沒有形成標準化生產意識,產品質量問題多,存在安全隱患。根據調查發現,安定區肉雞養殖基地主要在農村,以分散小規模養殖為主,飼養條件、飼養管理水平、養殖場人員素質都不高,而且有的養殖場布局不合適,雞舍的建設不規范,養殖場設備設施不完善,保溫、降溫以及通風換氣設施不到位,養殖生產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很難實行統一經營和管理,導致生產成本高,肉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價格上不去,養雞場的收益不高。還有的養殖場規模小,飼料和藥品都從外面購買,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較大,如購買的飼料不符合國家標準,能量、蛋白質含量低,不能滿足肉雞生長的需求,甚至有的飼料中含有禁用的藥物或者激素等,這都會影響產品的質量。還有的養殖戶文化水平較低,養殖技術不高,疾病防控和治療過程中,過量或濫用藥物,個人認為用藥種類越多越好,用藥劑量越大越好,導致肉雞產品中藥物殘留高,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2.4 肉雞產業發展模式單一。定西市肉雞產業發展模式主要有養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戶、農戶單一養殖的模式,養殖模式缺乏多樣性,而且當地的龍頭企業較少,帶動作用不強,這些不利于肉雞產業的長遠發展。龍頭企業在肉雞產業鏈生產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此肉雞產業的發展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有很大的關系。目前,定西市大型的龍頭企業少,限制著肉雞產業規模的發展,而且企業經營風險都客觀存在,大企業少,一旦某一個企業倒閉就會影響當地肉雞產業的發展,同時,龍頭企業少,也缺乏競爭力,企業和農戶的利益不能均衡,就會影響農戶養殖的積極性。此外,定西市缺乏肉雞產品深加工企業,大多企業都是簡單的屠宰,肉雞產業的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的附加值較低,企業的盈利不高,這就導致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差,而且企業盈利少就意味著給農戶、合作社讓利少,龍頭企業和農戶、合作社的合作穩定性就會受到影響,這也不利于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3.1 加大對肉雞產業的政策扶持和引導管理。肉雞產業持續發展壯大的關鍵有兩點,一是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二是合理保障農戶的利益。
3.1.1 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大肉雞產業的扶持力度,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龍頭企業、養殖基地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做好招商引資,引入更多的外來資金進入肉雞養殖產業,同時也要給投資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要積極完善融資擔保模式,如以土地流轉為支撐點,建立肉雞產業擔保機制,為肉雞產業生產鏈上的各個主體提供資金支持。要完善肉雞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修建水井、鋪設道路、完善電信設施,方便運輸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各種建設用地要向養殖產業傾斜,縮減審批時間,養殖機械設備補貼、良種補貼、無害化處理補貼等要及時發放,確保龍頭企業的利益。
3.1.2 要保障農戶的利益。在積極推進龍頭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要保障農戶的利益。政府職能部門要依靠市場機制,積極規范市場秩序,注意協調肉雞產業生產鏈上各個主體的利益,如產業生產鏈上的各方要有契約精神,對于不履約、違約的行為要給予處罰。對于經營生產中龍頭企業欺壓農戶的行為要運用調控監管手段,使產業鏈上的各主體的利益達到均衡。
3.2 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疫病防控措施。隨著肉雞產業的快速發展,流通頻率增加、流通范圍增大、養殖場飼養密度增大等因素導致疫病的防控越來越困難,因此要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科學防疫,降低疫病的發生率。養殖場要嚴禁外來車輛、人員等進入養殖場,以免帶來病菌和病毒,確需進入的要做好消毒措施。對于病雞要隔離治療,對病死雞以及病雞污染的墊料、糞便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疫病擴散蔓延。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對禽流感、新城疫、馬立克氏病等重大疫病做好免疫預防。要規范使用和保存疫苗,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3.3 促進肉雞標準化養殖,提高肉雞產品質量。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擴大生產規模,統一管理,推廣標準化生產,最大限度的發揮生產性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要積極改善肉雞生產環境,實行健康養殖,對于病死雞和被污染的飼料、墊料等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要實行肉雞產業準入和淘汰制度,提高肉雞養殖的準入門檻;養殖設施、生物安全措施、養殖人員的技術水平等要建立可操作的標準,有利于對養殖場的評估和管理。肉雞養殖所用的飼料、藥品等要統一生產和管理,嚴禁使用劣質飼料和禁用藥品,以免影響產品質量。要根據《動物防疫法》的規定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規范用藥,嚴格執行休藥期的期限,確保肉雞生產的各環節安全有序,提高肉雞產品的質量。
3.4 增加肉雞產業化養殖模式的多樣性。目前,定西市肉雞產業化組織形式比較單一,要根據當地肉雞產業的發展增加多種養殖模式,因為每種養殖模式都有利弊,引進多種養殖模式協同發展,可以提升肉雞產業的競爭力,促進肉雞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養殖協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肉雞養殖經紀人等多種主體組成多種模式,如“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經紀人+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銀行+擔保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保險”等模式,多種主體參與,提高競爭力,降低養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