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亮
(遼寧省綏中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 遼寧 綏中 125200)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國內市場對豬肉需求量也日漸加大,促進了我國養豬業的迅猛發展。但在生豬飼養中豬病時有發生,如不能進行科學有效控制,也會制約甚至嚴重影響養豬業的長足發展。豬氣喘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在養殖豬中發病較多,豬發病后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影響豬的生長發育,傳染性強,特別是仔豬更易感染。雖然豬氣喘病死亡率并不高,但在特定條件下會造成繼發感染,加重病情,大幅降低養豬收益,經濟損失較大。對豬氣喘病進行科學防控是養豬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廣大養殖戶應當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對豬氣喘病合理控制,促進養豬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豬氣喘病病原為支原體科豬肺炎支原體,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接觸性、傳染性、消耗性特點。支原體是一種沒有細胞壁、革蘭氏陰性、具有多形性特點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形狀各異,常見形狀有球形、桿形、環形等。在人工培養基中可以生長分化,但對環境條件要求的標準較高。一般情況下,含有乳蛋白水解物對該病原體的生長分化較為有利,該病原體還能夠在豬血清液體培養基、酵母提取物培養基內活體存在。該支原體在固體培養基中生長不利,培養基中如果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存在,對支原體培養7 d 左右后,觀察病原體呈圓形,細胞的邊緣整齊度非常好,上翹也較小。該支原體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抵抗力異常的弱,但耐低溫能力較強,在4 ℃條件下能夠存活5 ~7 d,在-15 ℃~20 ℃條件下能夠存活40 d 以上,而超過25 ℃條件下存活不超過2 d。利用大部分化學消毒劑進行環境消殺可以收到良好的消殺效果。
2.1 不同生育期的豬均可發病。仔豬對氣喘病感染性較高,咳嗽和氣喘癥狀明顯,25 ~45 d 仔豬染病最為嚴重,特別是仔豬轉群、更換飼料、飼喂方式以及豬舍內外部的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仔豬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造成抵抗力下降,感染幾率加大。育肥豬、成年豬呈隱性感染。
2.2 規模化養豬場發病率相對較高。在生豬價格走高、需求量逐年加大的市場經濟刺激下,近幾年養豬事業蓬勃發展,各地新建、擴建養豬場數量多,和以前相比規模也越來越大,規模化養豬的發展趨勢愈發明顯,同時國內外養豬業同行內的引種交易日益頻繁,造成隱性豬病的地區和國際間的隱匿傳播,引起規模豬場的豬病大面積流行發作,豬氣喘病尤為突出。另外,受利益驅使,目前規模化養豬場都是高密度養殖,但相應的飼養和防病管理跟不上,規模化養豬發病率居高不下。
2.3 發病季節性較為明顯,存在混合感染。豬氣喘病在各個季節都有發生,但在寒冷的冬季或季節交替時多發,尤其是超密度飼養,圈舍通風較差,潮濕陰暗時更易造成感染,衛生環境差,管理和清潔跟不上時會出現病情加重,出現混合感染。特別是北方冬季氣溫較低,養殖戶為了養殖圈舍的保溫,通風量較小、通風時間較短,造成圈舍空氣質量差,增加了豬氣喘病的發生幾率。豬感染氣喘病后,豬體自身免疫力降低,就會出現混合感染大暴發,豬感染多種疾病后,治療難度大。
2.4 與養殖管理水平關系密切。豬氣喘病多發于一些養殖管理不到位,圈舍衛生條件差,飼料能量供給不足、營養成分單一、飼養水平低下的養殖場。豬場消毒與防疫不到位,糞便清理保潔不及時,造成圈舍內病原長期存在,增加了染病幾率。
2.5 新老養殖場發病有差異。新建豬場發生豬氣喘病多為短時間就會達到暴發性發作,且癥狀嚴重,死亡率較高。經常發病的老豬場,一般為隱性發作、緩慢傳染,通常癥狀不明顯,死亡率較低。
2.6 藥物濫用造成大發生。豬發生咳嗽、高燒等癥狀后,有些養殖戶自行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隨性治療,用藥量不當,錯過了治療豬氣喘病的最佳時期,造成豬氣喘病感染率升高。
2.7 病死豬處理不當。隨意丟棄病死豬,病死豬圈舍未及時正確消毒處理,造成病原傳播,病情擴大。
3.1 隱性型。豬感染氣喘病后,一般潛伏期為11 ~16 d,潛伏期短的3 ~5 d 就會發病,長的超過30 d。潛伏期內的豬通常沒有臨床癥狀,少數出現咳嗽癥狀,尸檢時可看到肺炎病灶。處于潛伏期的豬為隱性型染病。
3.2 急性型。一般新養殖場和初次感染的豬會表現為急性型。急性型病豬精神狀態差,發病前期體溫正常,繼發感染后會達到40 ℃以上,呼吸頻率加劇、呼吸困難,嚴重時胸腹式呼吸、張口呼吸,呼吸頻率可達80 ~120 次/min;咳嗽聲低沉,或者有喘鳴聲,個別時有痙攣性陣咳。病程一般為7 ~14 d,死亡率高。
3.3 慢性型。慢性型在架子豬、育肥豬、后備母豬中大量發生。發病后會在早晚、運動后或進食后咳嗽,癥狀由輕漸重,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情況,癥狀時好時壞。病豬的抵抗力弱,有二次感染就會出現急性肺炎。
養殖場有豬表現為喘息干咳、生長緩慢時就應考慮氣喘病的發生。根據流行特點、病癥和剖檢可以初步診斷,患豬氣喘病的病豬在食欲、食量和體溫方面變化不大,也不會出現胸膜炎、敗血癥的情況,對于病死豬解剖尸檢會看到肺部的病灶位置和正常的肺組織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區分。確診一般要進行血清學診斷或采用X 射線診斷。
5.1 杜絕外引傳染。建立健康種群,進行自繁自養。在嚴格消毒的條件下進行剖腹產取出仔豬,并進行嚴格隔離,采取人工哺乳方式來飼養,最后用新培育的健康母豬擴繁,發展無特定病原(SPF)豬群,采取綜合性措施,凈化豬場,逐步使疫場變成無氣喘病的健康豬場。如必須在其他豬場購買引入,必須進行60 d 以上的隔離觀察,同時加強相應的防疫和消毒。
5.2 加強養殖管理。按照豬群各階段的營養需求合理供給并保證飼料質量;在季節變換期做好豬舍小環境的調節,降低飼養密度;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氣候條件、豬舍情況、仔豬繁育等因素,科學制定養豬計劃,嚴格執行全進全出飼養制度,定期對豬舍內部及外界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5.3 預防免疫。支原體肺炎滅活疫苗,一般仔豬在7 d 和21 d 時各接種1 次,母豬分娩前14 d 接種1 次,公豬間隔180 d 接種1 次,接種方法和使用量按照各疫苗廠家說明。接種前后14 d 內一定要避免使用抗生素或接種其他疫苗。
5.4 藥物預防和治療。可使用美國瑞普斯的止咳因子進行防治,施用方法為肌肉注射,1 套藥劑可用于300 kg 體重治療或500 kg 體重預防,效果良好。近來,其他廠家特別是國內廠家的相關藥物也較多,防治效果也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