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仔鋒
(新疆氣象學會《沙漠與綠洲氣象》編輯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新媒體是利用網絡技術、手機終端設備,向用戶提供信息資源、服務的媒體形態。進入新媒體時代后,人們能夠快速獲取信息資源。傳統科技期刊受到單一傳播形態的影響,市場競爭力下降,與時代發展要求的差距較大。與傳統科技期刊相比,新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傳播效率高,并且成為主流信息傳播平臺。在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為保證市場競爭力,必須融合新媒體技術,消除傳統科技期刊的傳播局限。借助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傳播科技期刊信息,以擴大期刊影響力,實現長久發展目標[1]。
在紙質傳播時代下,科技期刊的傳播渠道單一,多面向師生群體、科研工作者。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興技術消除了學界壁壘,社會結構的開放度提升,增加了科技期刊的傳播方式。此外,學術知識生產、傳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擴大了用戶群體規模,學術信息開始進入到大眾生活。學術信息的產出主體,也延伸至科普愛好者、網絡大V、自媒體人,一同加工、解釋、轉化學術信息??萍计诳膬热輧瀯?,可以結合新媒體的跨平臺、互動優勢,豐富學術信息的呈現形式、傳播渠道。隨著網民數量的增加,期刊可以借助網絡媒介完成傳播。采用融媒體技術加工科研信息,強化信息的趣味性、通俗化,以增強受眾黏性。受眾數量對期刊傳播力的影響明顯,所以要激活不同環節的知識主體活力,增強期刊的傳播力、影響力,促進專業領域的進步。
科技期刊通過精準推送、社群共享模式,可以分發傳播知識。編輯部對學術信息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后,以精準推送、社群共享模式分發,有助于提升受眾的知識獲取率,增強科技期刊的傳播力[2]。
第一,借助算法技術,實現精準推送。通過精準推送方式,可以過濾、篩查知識,成為增強科技期刊傳播力的重要措施。以受眾畫像方式,緩解受眾的信息選擇困難癥,進入到“信息找人”階段。
第二,借助互聯網平臺,可以共享科技知識。學術信息的分發方式,涉及到視頻直播號、微信公眾號、網刊等。社群共享傳播信息,要通過意見領袖篩選,增強信息的指向價值,激發受眾的認同感。社交網絡的多樣化知識取向,激活了單向傳播的長尾信息,將微信、微信作為輿論擴散平臺,加速信息的轉化與分享。
科技期刊多以傳播科技成果為使命,能夠助推科技發展。分析科技期刊的發展形勢可知,隨著競爭局面日益激烈,科技期刊必須提升傳播力,以多途徑傳播模式,不斷擴大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分析科技期刊傳播力的發展可知,影響因素表現在以下方面。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發現,科技期刊進入到穩定發展期,并且形成了完善的期刊運營流程,保證了期刊的如期出刊。然而在發展中也暴露出較多的問題,比如出版人員的思想固化,編輯部不太重視期刊出版的新理念,期刊在組稿時僅采用郵箱方式。在發行期刊時,則以郵局訂閱方式為主,很少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組稿、審稿、校稿、排版等環節,使出刊流程有些繁瑣,不能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3]。編輯部將科技期刊定位為公益期刊,很少關注到期刊運營的成本與利潤,致使期刊缺乏宣傳資金,很難提升期刊的傳播力。
科技期刊質量評價、傳播力的影響因素,表現在期刊內容方面。科技期刊內容的認可度,對期刊影響力的制約明顯。分析科技期刊內容可知,其存在過于大眾化、過于專業化的弊端,當科技期刊刊登的內容為科技主題時,則參考主題與流程篩選稿件,科技含量高,但是對受眾的知識挑戰比較大,很難深入領悟期刊內容,限制期刊的影響力。部分科技期刊的稿件來源限制多,所以科技類文章的質量不高,為了保證出刊時間,會選擇資訊類信息、低科技含量的文章,盡管方便受眾閱讀,然而刊登內容的科技知識非常少。正是由于這種極端化的局面,導致科技期刊的受眾認可度較低,無法提升期刊的傳播力[4]。
在傳播過程中,才能逐漸體現出科技期刊的價值。當傳播路徑很少時,則會限制期刊的傳播力。新媒體發展進程中,盡管豐富和優化了科技期刊的傳播方式,然而編輯部卻未重視新的傳播方式,仍然以電話訂閱、郵局訂閱方式為主,很難擴大科技期刊的傳播路徑,也無法增強傳播效果??萍计诳瘋鞑スぷ髦?,很少使用廣告宣傳方式,嚴重影響期刊的傳播效果。
在新媒體背景下,科技期刊要明確自身定位,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全面遵循發展規律,才可以凸顯出學科特色、專業特色。但是部分科技期刊受到體制、人力、財力的限制,期刊質量、專業化程度與標準要求的差距大,需要進一步提升期刊傳播力、影響力。比如,當某一領域科技研究的創新內容較少時,就會多次刊載相關研究,很難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且與科研人員的成長需求脫節,無法發揮出期刊資源、學科資源的作用。
不管是以“傳播為王”,還是以“內容為王”,都必須獲得專業人才、優質稿源的支持,所以專業人才、優質稿源成為期刊的競爭點。但是部分科技期刊存在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主要為傳統媒體采編人員,新媒體專業人才、現代管理人才較為缺乏。在新時代發展下,科技期刊應當緊抓發展機遇,將人才作為競爭優勢。為了增強期刊的傳播力,要吸引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編輯部明確發展定位,建立同時具備新媒體技術、營銷理念的運營團隊,增強期刊傳播力,吸引大量優質資源。同時,對優質內容實行精加工處理,支持原創內容,建立良性循環機制。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應積極轉型升級,融合新媒體技術與內容??萍计诳瘧斨貥嬜陨淼膫鞑チΓ@取科技期刊影響要素的“鉆石模型”。在新媒體時代下,重構科技期刊傳播力時,必須分析各類影響因素,始終堅持政策導向,將數字媒體、期刊發展融合在一起,以擴大潛在需求,增強期刊的傳播力[5]。
公共政策與發展機會,屬于“鉆石模型”的構成要素。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態勢下,增加了科技期刊發展的不確定性。科技期刊承擔著文化傳承、信息交流創新的重任,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盡管科技期刊面對的挑戰非常多,但若能抓住時代機遇,積極與新媒體融合,增強期刊與作者的互動性,就能夠提高文章質量,提升傳播速率。同時,科技期刊要通過媒體融合技術,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科技領域的發展。在世界媒體發展進程中,媒體融合將成為必然趨勢,所以要始終堅持政策導向,引導科技期刊、新興媒體的融合,從而增強科技期刊的傳播力。
科技期刊內容存在極端化現象,要求編輯部科學分析出版優勢,把控受眾的內容需求,從而打造特色的期刊品牌。
第一,編輯部應當深入分析出版優勢。由于科技期刊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提升期刊傳播力時,也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編輯部應當從選題、采編、排版、印刷、出版等環節,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特色與優勢,以及作為期刊品牌的主導內容。編輯部還要提高期刊發展質量,既要掌握期刊出版行業的發展規律,還要探索適宜的發展路徑。
第二,合理把控受眾的內容需求??萍计诳嫦蚩萍脊ぷ髡?、研究者,所以也成為科技期刊傳播的主體。編輯部收集受眾的閱讀興趣,將其作為期刊內容的參考。比如,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向讀者收集期刊出版意見,同時將讀者喜愛的主題作為主要方向。
第三,融入數字媒體,制定科學發展目標。在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媒體的發展速度加快,期刊產業也要進行數字化轉型[6]。科技期刊出版社要融入數字媒體技術,將其用于軟件制作、閱讀器開發等領域,擴展發展空間,提升期刊的傳播力,從而增加經濟收益。盡管數字化期刊擁有固定的受眾群,然而整體質量的差別較大,同質化現象明顯。內容是期刊競爭的優勢,只有保證內容優質,才可以爭取更多市場份額。無論是紙質媒體,還是數字媒體,優質內容都能夠滿足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現代科研成果可知,數據共享與使用成為學術發展需求,面對此種發展趨勢,科技期刊要融入數字媒體,明確定位自身的發展戰略,堅守學術底線,加快科技傳播速度,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從根本上增強科技期刊的影響力[7]。
重視品牌建設工作,擴大品牌服務范圍,從而形成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品牌建設與延伸的要點如下。
第一,深度挖掘內容優勢,提升期刊曝光率。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公眾號、數據庫、官方網站,建立多種開放與獲取渠道,全文免費分享部分論文,提供論文訂閱服務??萍计诳渲靡乃饕?、論文印證數據查詢等服務,以提升期刊的傳播廣度。
第二,發揮新媒體、大數據的優勢,提升期刊的知名度。科技期刊借助新媒體渠道,打造特色運營賬號,開設專題專欄,提升品牌的運營能力,精準推送、社群共享優質的期刊內容。通過精準推送服務,可以處理信息冗余問題,有效傳播期刊內容。社群共享服務,能夠發揮出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滿足碎片化閱讀需求。
第三,利用多渠道互動與傳播,增強期刊影響力??萍计诳脤W術會議,積極與行業主管單位、第三方建立合作關系,增加官網內容的點擊量[8]。同時,建立學術交流群,增強行業專家的互動性,提升受眾黏度。通過行業協會的影響力,建立產學研的互動平臺,以擴大期刊服務范圍,拓寬期刊傳播渠道。
第四,在新媒體時代下,采用數字閱讀信息獲取方式??萍计诳瘧斵D變出版觀念,推行新數字化知識供給服務,增強數字出版能力。以平臺再造、流程再造方式,加快期刊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優先出版、增強出版、網絡首發、開放獲取,消除出版時間的滯后性。
期刊集群化,屬于新形勢下的戰略選擇。品牌期刊聯合其他期刊,共同加入到特色刊群構建體系中,不僅能將辦刊資源做進一步整合,而且還可以增強刊群的規模效應、品牌影響力,展示出高效傳播效應。知識服務體系、合作模式,屬于學科刊群建設舉措??萍计诳目褐貥嫛⒓悍绞饺缦拢旱谝?,參考學科集群,優化整合優勢資源,培育核心期刊刊群,以提升期刊的國際傳播力;第二,按照期刊特征集群,比如參考學術、科普、技術、綜合進行分類,細化不同的受眾群,充分發揮出刊群的傳播效應。
分析科技期刊影響要素的“鉆石模型”可知,編輯素質的活躍度非常高。融合新媒體、傳統媒體,要求編輯擁有網絡能力,不斷加強職業素養,才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力[9]。在新媒體時代下,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具備編輯能力,而且還需要具備以下能力。第一,掌握數字出版知識,擁有數字化編輯技能。第二,高度適應期刊的網絡化、數字化發展要求,信息鑒別能力強。第三,網絡應用能力、網絡管理能力較強,能夠在網絡環境下編輯稿件。第四,服務意識較強,交流技巧顯著,利用網絡平臺通知作者,并與作者展開有效溝通,保證交稿的及時性。擴大潛在需求,即調整科技期刊的內容設定,聯合地方產業的發展特點,關注科技期刊的發展方向,出版研究價值比較高的文章。對于行業發展的創新性問題,則要聯系相關專家約稿。
綜上所述,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影響力,屬于系統工程范疇。在提升科技期刊傳播力時,不僅要適應新媒體+的技術創新,還要順應媒體融合趨勢??萍计诳瘧敯芽財底只瘋鞑ツJ?、堅持政策導向,豐富科技期刊的內容,同時要重視品牌建設與延伸,打造多元傳播渠道,構建特色刊群,發揮傳播效應。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必須提升編輯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才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力,為受眾提供優質的信息資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