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延華 李 盈
裝配式內裝修是指遵循管線與結構分離的原則,運用集成化設計方法,統籌隔墻和墻面系統、吊頂系統、樓地面系統、廚房系統、衛生間系統、收納系統、內門窗系統、設備和管線系統等,將工廠化生產的部品部件以干式工法為主進行施工安裝的裝修建造模式[1]。其本質是以部品化的方式解決傳統裝修質量問題,以提升品質、提升效率,同時減少人工、減少資源能源消耗,促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干式工法是其最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2]。
裝配式內裝修項目涉及到建設、監理、建造、設計、生產、運輸、運維等不同項目主體,雖然裝配式內裝修在技術上各方面都優于傳統裝修。但由于裝配式內裝修未大規模應用在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其項目質量管理的模式仍需進一步探索,所以非常有必要對裝配式內裝修項目開展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的研究。
龍山玫瑰園位于紹興市上虞區,定位高端養老公寓,由名園置業有限公司投資,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承包裝修施工。項目工程造價約為9200 萬元,計劃工期為368 d,總建筑面積29350 m2。本項目室內裝修采用裝配式內裝修建造方法,滿足一體化設計、干式工法施工等技術要求。
與傳統裝飾項目不同,裝配式內裝修項目的實施除了方案設計外,側重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設計,同時重點對生產制造、包裝運輸與倉儲齊套進行過程管理(圖1)。

圖1 質量管理階段劃分(來源:作者自繪)
傳統裝修根據市場上現有的裝飾裝修產品進行方案和深化設計,而裝配式內裝修方案設計后,可對相應的方案需要的產品部品部件進行專項的產品設計,包含具體的產品特征、細部與接口的設計。設計深化后輸出下單圖,工廠進行部品預制和生產制造,這階段主要進行的是采購和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部品部件生產完成經過出廠質量檢驗后,根據到貨計劃分批次運輸到項目現場并進行入庫登記,再根據部品部件類型在倉庫內、入樓處和樓層口進行部品部件齊套。部品部件到位后,由裝配式內裝工進行裝配安裝,施工安裝后進行成品保護。在施工安裝過程中,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在所有裝飾裝修子分部安裝完成后,進行竣工驗收和室內環境質量檢測。在交付使用前,形成竣工建筑信息模型,根據模型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維保質量管理。
方案設計主要從初步設計概念方案與施工圖設計質量入手進行把控。初步設計的概念方案從項目高端頤養公寓定位出發,仿照日本養老公寓的設計理念,結合國內適老化設計要求進行構思。整個概念方案設計過程除了設計單位外,還組建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專家形成評審小組,對概念方案的適用性、經濟性和可行性進行管控。在施工圖設計環節,對室內功能的適老化設計、環境的適老化設計與智慧養老設計進行深化,從電氣插座及開關位置、過道扶手、無障礙地面、防滑地磚地板、固定家具高度和衛浴安全等方面進行適老化細節的深化,同時設計單位還聘請了相應的養老空間設計專家進行整體方案和局部適老化細節的把控。
施工圖設計完成后,由裝飾單位從裝配式內裝修角度進行下一步深化設計,根據深化設計質量,進行產品設計和細部構造設計,輸出部品部件加工圖和模塊物料采購清單[3]。從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特點出發,契合施工圖設計的內容和技術要求,匹配現有的裝配式內裝修產品,進行深化設計,例如根據裝配式內裝修吊頂模數要求對天花吊頂進行飾面排版,再根據飾面排版情況進行龍骨排布設計。整個深化設計過程通過應用Revit軟件構建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中進行,深化設計完成后,產品設計對深化后的BIM 模型進行審核,對現有產品無法滿足深化方案的情況進行局部的產品設計。例如墻面陰角處設計有弧度的軟包護角條且與墻面顏色細微的顏色差,需要進行單獨的軟包護角條產品設計。新的產品設計方案由研發部門進行評審和生產工藝設計,并進行實物樣品測試。
整個深化設計和產品設計過程使用一個通用的BIM 模型,有利于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設計信息的傳遞,應用產品族庫,可以高效的進行深化設計。通過BIM 模型快速的進行部品部件的用料統計,輸出部品部件加工圖、物料采購清單、裝配安裝圖等,規避了人工出圖錯誤的可能,保證最終出圖的質量和準確性。
根據BIM 模型輸出的物料采購清單,由采購部門結合項目施工進度制訂施工階段下單和到貨計劃。項目施工單位亞廈裝飾建有裝配式內裝修主要部品部件的生產基地,最后的物料采購計劃和部品部件加工圖經工廠技術部門審核后進行生產加工[4]。
生產制造環節從生產工藝設計、原材料質量、生產機械質量、生產過程質量和產品檢驗進行質量控制。生產工藝吸收成熟工業生產企業經驗,經多次試生產測試成熟后確定正式的生產工藝;原采購質量通過嚴格篩選供應商,原材料到貨驗收檢查和上機前檢查進行控制;生產機械采購國外半自動生產線,建立定期檢查和錯位糾正調整;生產過程對各個生產工序進行檢查,設立人員進行專項檢查,不如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產品檢驗則是在產品包裝前的最后一步檢查,實行自檢、互檢制度,同時進行對技術性能進行抽驗專項,經過質量檢測專業部門確認后進行產品包裝。由于裝配式內裝修部品的特殊性,如果不合格部品流入項目管理現場,發現后再進行補單生產可能需要近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同時由于生產材料并不是同一批次的原材料,會出現色差等質量通病。為了避免出現補單影響進度和質量的情況,工廠會預留一些同批次原材料生產出的部品,預留的量根據產品合格率和施工過程損壞率綜合確定。
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經過質量檢查部門確認后進行成品包裝,根據不同的部品類型制訂不同的包裝方式,根據部品特性選擇包裝材料和包裝數量,例如吊頂飾面板兩塊一組,面層朝內進行包裝、墻面飾面板四塊一組面層對面層、背面層對背面層進行包裝,這是根據不同類型部品的表面易損程度確定的。包裝完成后放進專用的貨運架,保證部品在用機械搬運至貨車上和火車運輸途中不被損壞。
部品部件運送到施工現場后,由項目材料負責人根據物料采購計劃和到貨計劃進行數量上的清單,同時檢查產品合格證明,局部的外觀檢查進行舉牌驗收,確認無誤后分離進入項目材料倉庫。到貨計劃控制在施工用料和到貨時間間隔在5 ~7 d 內,保證工廠生產效率、項目倉庫利用效率和施工進度安裝。
齊套是指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根據不同區域部品部件種類和數量的需求,在某一位置將該區域所需的墻面、頂面、地面等部品部件配齊成套的過程。齊套是裝配式內裝修施工準備最重要的一環,缺少良好的齊套管理會造成部品部件混用,安裝人員在數千數萬的塊中尋找一塊特定的板,嚴重影響施工效率和質量。
齊套管理可分為出庫齊套、樓棟口齊套和入戶齊套。出庫齊套根據部品部件施工的部位和先后順序進行出庫,例如1#樓先于2#樓安裝,1#樓6F 先于5F 安裝,則墻面部品和配套部件按照1#樓6F 到1F 再到2#樓的順序進行出庫,地面和頂面部品部件同理,入庫齊套一般按照樓棟由材料管理負責人安排安裝工人搬運至樓棟口,由倉庫管理負責人進行監督,材料搬運過程將材料豎立進行搬運,防止材料在搬運過程中出現彎曲產生不可逆的變形;樓棟口齊套是指根據各層的部品部件使用類型數量,將對應的部品部件按照墻面、頂面、地面和輔助材料等統一配齊搬運到各層樓層口的過程,樓棟口齊套有樓棟施工安裝負責人安裝各層安裝工人進行搬運,項目材料負責人進行監督,搬運時要注意材料垂直運輸中邊角的磕碰;入戶齊套是指將某一戶內所有的裝配式內裝修部品部件配齊成套搬運至入戶門處,入戶齊套與出庫齊套、樓棟口齊套不同,它不以部品種類進行區分,只以改戶區域進行區分,由于是齊套的最終一套,出錯的情況較少,可由施工安裝工人獨立進行,樓棟施工安裝負責人進行監督管理。
裝配式內裝修施工安裝質量管理環節主要從崗前培訓、施工機具準備、施工安裝過程、質量自檢、成品保護進行把控。裝配式內裝工與傳統裝修工人相比,對手工技術要求低,對安裝過程中操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有了更好的要求。
施工安裝前,針對項目所應用的裝配式內裝部品部件的技術方案、施工安裝圖紙、產品的特性要求及其有關注意事項進行崗前培訓交底,尤其是對于不同材料、不同區域的交接節點做專項培訓交底。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后,安裝工以兩人一組進入施工現場進行安裝作業。施工準備主要進行機械性能檢查、電量確認來保證安裝作業的連續性;進行戶內主材的清點與輔助材料如釘子、膠水的準備;進行施工現場各界面的清掃和基層處理。當人、機、料、法、環都準備到位后,開始正式的施工安裝。相較于傳統裝飾裝修施工質量主要由工人的手藝水平多決定,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裝配式內裝修的質量并不過分依賴安裝工的個人手藝,而是依據標準化的安裝流程,具有更好的均質性,施工安裝過程中,每完成一塊飾面板的安裝都需要進行自檢,檢查自身的垂直度、傾斜度,檢查與相鄰飾面板的平整度、高低差等,自檢合格后才能安裝下一塊飾面板,待該區域內全部安裝到位后,進行檢驗批的驗收,驗收合格后用專用的保護膜或硬紙板等材料進行成品保護。由于裝配式內裝修的產品特點,需要按安裝順序逆序拆除才能進行返修,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工序時間浪費,施工安裝過程要嚴依照對應的施工安裝深化排版圖和節點安裝圖等進行,安裝自檢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塊板,下一個區域的安裝。
裝配式內裝修項目的驗收除了要滿足《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 50210―2018)基本要求外[5],還應根據裝配式內裝修產品的特點以及安裝后的整體效果制訂專用性的質量驗收標準。驗收內容應包括連接節點、材料交界處、細部收口、局部和整體效果等。相應的驗收工具,除了傳統裝飾裝修必備的直尺、塞尺等,裝配式內裝修還可以利用專業的三維激光掃描儀進行空間數據的采集。將采集到的數據導入到專業軟件中,還原構件成三維BIM 模型,與設計深化后的BIM 模型進行比對[6],可以非常直觀準確的得到質量驗收情況,判定驗收結果。但由于三維掃描與數據還原構建BIM 模型專業性太強,經濟成本太高,主要應用于大空間,復雜曲面,多曲面的室內空間。裝配式內裝修的驗收,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產品,應確定相同的驗收工具和操作方法,相同的驗收流程和取樣要求,確保在相同的標準下得出驗收數據。
維保質量管理是裝配式內裝修項目質量管理時間最長的一個環節。在正式交付使用前,利用竣工驗收時三維掃描后構建的BIM 模型與深化設計模型進行比對分析擬合后,形成維保BIM 模型。該模型中部品部件應包含技術參數、產品規格、安裝方式、生產廠家等信息。裝配式內裝修維保質量管理應制訂維保快速響應流程,當業主需要進行維修或更換時,維保人員應能快速在維保BIM 模型中定位到對應的區域的部品部件,根據對應的信息采購下單、到貨安裝等。完成維修更換后,在維保BIM 模型中記錄響應的維保數據,當項目缺陷責任期滿后,裝飾裝修單位可以根據該BIM 模型數據進行部品部件質量分析,了解質量缺陷產品的原因,提出產品改進方向與施工安裝工藝的改進等[7]。
裝配式內裝修項目通過標準化設計使質量管理更高效、通過工業化生產使材料質量更均質、通過裝配化安裝使施工質量更穩定、通過信息化管理使過程質量更可控。但在質量管理方面仍存在理論與現場差距太大的情況,從裝配式內裝修質量管理流程來講,現場的尺寸偏差過大會影響標準化設計的準確性;工廠生產質量的合格率與包裝運輸的特殊性會影響現場材料的使用質量,材料質量是施工質量的基礎保證;現場齊套管理不到位則會大大降低安裝效率從而影響整體的安裝質量和效果;對于裝配式這種新的裝修方式,改變管理人員舊有的質量管理方式和意識,培養內裝修裝配工的質量意識也是一個新的挑戰。通過龍山玫瑰園裝配式內裝修項目各階段質量管理實施總結的分析,梳理整個質量管理環節的重點和難點,為今后裝配式內裝修項目的實施積累了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