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淳弢
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施工技術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物結構的抗震性能[2]、使構件的抗剪承載力提高和延性加大,更能保障建筑結構良好的實用性、提升工程品質。然而,在超高層建筑工程項目與大型商業綜合體工程項目開發建設的背景下,鋼骨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與傳統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相比,存在施工難度大、工藝要求高、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復雜節點、鋼筋密集等施工難點。
本文以上海長寧區華陽路街道28街坊新建項目為實例,通過調查影響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合格率的癥結,分析原因并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用的參考。
本工程項目位于上海市長寧區華陽路街道28 號街坊地塊,位于昭化路與種德橋路交界處,北臨昭化路,東側為種德橋路,西側凱橋綠地,南側為劉海粟美術館,工程基地的占地面積16515.50 m2。擬建項目建筑面積約為11409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68286 m2,地下建筑面積45810 m2。擬建1 幢13 層高層辦公塔樓A、1 幢12 層高層辦公塔樓B、1 棟5 層商業裙房C、1 棟4 層商業裙房D 以及3層整體地下室。
本項目鋼板剪力墻每塊均設置2 ~3 根結構暗柱,由于核心筒結構[3]除門洞口位置不設鋼板剪力墻,其余地方自地下1 層至主體結構8 層均設有連續的鋼板。對后續施工過程中鋼筋工程的實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尤其是在箍筋的施工過程中體現的非常明顯。
為確保箍筋的施工順利,經過設計單位確認,在鋼板剪力墻暗柱邊緣時預留相應的穿筋孔[4],加工箍筋時下料加工成“U”型開口箍,插入穿筋孔后搭接,搭接處采用焊接,單面焊長度10d、雙面焊5d(d為鋼筋直徑),上下接頭應錯開不在同一截面。鋼板剪力墻每片面積較大,所以在加工時剪力墻板應設有對拉螺栓的相應孔洞、暗柱處預先焊接套筒,以便后期模板施工,開孔在加工廠完成,同時應避開鋼板剪力墻焊縫位置。
項目建設要求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5]箍筋施工質量合格率應控制在90%以上,而目前,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合格率僅為82%,不能滿足施工質量要求。所以尋找原因,制訂針對性解決措施,從根本提高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合格率迫在眉睫。
在施工現場隨機抽取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已施工完成部分質量情況,共檢查點數400 處,其中合格數328 處,不合格數72 處,合格率僅為82%。針對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施工質量問題調查表,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問題頻數統計表
根據以上情況可知,“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箍筋變形”是造成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合格率較低的癥結,兩個大項累計頻率達到87.50%,因此,必須從這兩個大項著手改進。
針對“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箍筋變形”2 個癥結,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原因分析,從人、機、料、法、環、測6 個方面考慮,共找到以下9 項末端原因,并就末端原因對其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2.2.1 夜間施工照明不佳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夜間施工照明不佳對癥結“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的影響程度。
2.2.2 機械設備缺少保養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機械設備缺少保養對癥結“箍筋變形”的影響程度。
2.2.3 技術交底不到位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技術交底不到位對癥結“箍筋與主筋不垂直”和“箍筋變形”的影響程度。
2.2.4 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對癥結“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的影響程度。
2.2.5 現場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現場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對癥結“箍筋與主筋不垂直”以及“箍筋變形”這2 個癥結的影響程度。
2.2.6 測量儀器精密度不足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測量儀器精密度不足對“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的影響程度。
2.2.7 電焊機選型不合理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電焊機選型不合理對癥結“箍筋變形”的影響程度。
2.2.8 箍筋成品堆放未設置堆放架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箍筋成品堆放未設置堆放架對癥結“箍筋變形”的影響程度。
2.2.9 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低
通過施工現場調查,分析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低對癥結“箍筋變形”的影響程度。
通過對造成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出現質量問題的9 項末端原因逐一進行確認,確認的結果為非要因有6 項,核實要因有3 項。現將要因的確認過程表述如下。
2.3.1 要因1: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
在施工現場對箍筋扎絲固定情況進行現場驗證,調查結果:共檢查數量400 處,其中合格數量342 處,不合格數量58 處,合格率僅為85.5%。
通過調查得知,鋼筋加固點位不足、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箍筋閉合處滿焊前的臨時加固措施僅采用一道鋼絲固定等情況,施工時存在固定不到位,且扎絲位置隨意的情況,工人憑借經驗施工,隨意性比較強。
隨后繼續跟蹤檢查,對箍筋扎絲固定是否到位兩種情況,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箍筋扎絲固定到位,檢查數量400 處,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發生頻次13 次、箍筋變形發生頻次6 次,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4.75%。
2)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檢查數量400 處,箍筋與主筋不垂直發生頻次41 次、箍筋變形發生頻次15 次,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14%。
通過對比得知,箍筋扎絲固定到位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為4.75%,而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的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為14%,箍筋扎絲固定是否到位對2 個癥結的影響程度偏差值為10.25%,所以通過調查得知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對施工關鍵癥結的影響程度較大,進而判斷此末端原因對關鍵癥結的影響程度較大,所以“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為要因。
2.3.2 要因2:箍筋加工質量的合格率較低
在施工現場對現場箍筋加工質量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共檢查數量900 處,其中合格數量799 處,不合格數量101 處。可知現場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僅為88.78%,質量合格率較低。
隨后對現場箍筋加工質量按質量合格率≥90%與<90%進行分組,并對兩種情況下箍筋變形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90%,檢查數量30 處,箍筋變形頻次2 次,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6.67%。
2)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90%,檢查數量30 處,箍筋變形頻次6 次,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20%。
通過對比得知,2 種情況下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偏差為13.33%,差異較大,所以通過調查得知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低對關鍵癥結的影響程度較大,因此為要因。
2.3.3 要因3:箍筋成品堆放未設置堆放架
在施工現場對加工完成后的箍筋現場放置情況進行檢查。按照現場管理要求,加工后的箍筋成品應當放置于堆放架上,以避免對成品箍筋造成損傷。然而經由調查后發現,由于施工現場規劃不合理,雖然也布置了相應的堆放架,但堆放架數量嚴重不足,部分成品箍筋存在隨意放置的情況,且在堆放區域也并未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隨后對是否放置于堆放架兩種情況下關鍵癥結的發生情況進行檢查,統計檢查結果如下:
1)箍筋成品放置在堆放架之上,檢查數量400 處,箍筋變形發生頻數5 處,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1.25%。
2)箍筋成品未放置在堆放架之上,檢查數量400 處,箍筋變形發生頻數48 處,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為12%。
通過對比得知,2 種情況下關鍵癥結累計發生頻率偏差為10.75%,差異較大,所以通過調查得知箍筋成品堆放未設置堆放架對關鍵癥結的影響程度較大,因此為要因。
針對上述造成“箍筋與主筋不垂直”和“箍筋變形”的每一項要因,通過會議進行專題討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對策方案,并制訂具體的措施。
2.4.1 要因1 的改進措施
針對要因1:箍筋扎絲固定不到位,采取細分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順序,目標是箍筋加固質量合格率≥90%。采取的改進措施具體如下:
1)施工前再次對箍筋加固施工進行技術交底。
2)交底完成后,組織參與交底人員進行專項考核,確保進場施工人員交底考核達標率≥90%。
3)施工現場采取方案先行樣板領路制度的工作方法。
4)嚴格執行現場“三檢”制度,并安排專人對箍筋加固情況進行檢查。
2.4.2 要因2 的改進措施
針對要因2: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低,采取細化箍筋加工工藝流程,并進行技術交底,目標是箍筋加工質量合格率≥90%。采取的改進措施具體如下:
1)結合現場實際,對照項目施工要求對箍筋加工工藝流程進行進一步細化。
2)做好箍筋加工前施工準備。
3)明確箍筋加工質量要求。
4)對現場箍筋加工工人進行技術交底。
5)箍筋加工完成后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安排專人對箍筋加工質量情況進行檢查。
2.4.3 要因3 的改進措施
針對要因3:箍筋成品堆放未設置堆放架,采取結合現場箍筋成品情況,合理安排堆放架,目標是箍筋成品變形情況發生率<2%。采取的改進措施具體如下:
1)對施工現場箍筋成品放置區域進行合理規劃。
2)結合現場使用箍筋數量,對堆放架數量進行計算,并配備足量堆放架。
3)確保箍筋成品100%放置于堆放架之上。
4)嚴格按照箍筋保護措施對箍筋成品進行懸掛放置。
5)箍筋使用前嚴格對箍筋質量進行檢查,確保使用箍筋成品變形情況發生率<2%。
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后,再次對施工現場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作業情況進行檢查。隨機抽取400處,其中合格385 處,不合格15 處,合格率94.3%,達到項目建設要求合格率90%以上的目標。對策實施后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影響因素頻數統計,如表2 所示。

表2 對策實施后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影響因素頻數統計表
從表2 中可以看到,“箍筋與主筋不垂直”和“箍筋變形”兩個影響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的癥結不再是癥結,問題已得到大大地改善,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綜上所述,通過本工程的實踐,對于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施工工藝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于影響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質量的各方面因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效減少了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暗柱箍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降低了投入成本,對于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現場嚴謹的按照PDCA 循環,通過調查、分析以及現場驗證,以事實數據為基礎,并且合理地運用了大量的統計工具,形成了一套科學的邏輯思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管控水平以及企業的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