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龍
SPF 級實驗動物房用于飼育清潔實驗動物及無特定病原體(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實驗動物,保障醫學及生命科學研究。此類空間通過潔凈圍護系統滿足動物生存要求,并控制人員、物品和空氣的進出[1]。而在加固后的老舊房屋有限的空間內搭建潔凈圍護系統,對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實驗動物房總建筑面積1252 m2,為單層磚混結構,預制板屋面,室內凈高3.6 m,屏障系統內有飼養室7 間,實驗室6 間,另有潔凈走廊、污物走廊、檢疫室、緩沖室、更衣室、潔物間等;屏障系統外有接收室、儀器室、辦公室、庫房、設備間、洗衣間、淋浴間等,飼養動物類型以大鼠、小鼠、豚鼠、兔為主。
該動物房建于1987 年,被鑒定為局部危房后由于政策原因無法拆除重建,只能采取加固方式,拆除舊潔凈圍護系統后進行了噴射混凝土板墻加固,每面墻增加了12 cm 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加固層,導致本就相對狹小的磚混結構內部空間更加局促,尤其是走廊部位,結構層寬度僅有1.25 m,若按常規工藝找平后安裝潔凈板,走廊寬度會低于1.10 m,將嚴重影響使用(圖1)。

圖1 墻體加固平面圖(來源:作者自繪/自攝)
因此需要選用合適的材料,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證密閉潔凈的同時,盡可能減小潔凈圍護系統的厚度,爭取使用空間最大化。
潔凈圍護系統是以墻板、吊頂、地坪為基本構成,它們通過螺絲固定、吊桿拉結、膠粘等方式依附在建筑物主體結構上[2]。
設法減小墻板安裝厚度可以增加室內活動空間,墻板的優化應放在首要位置考慮;減小地坪厚度,提高吊頂高度,能增加室內縱向空間;風口、管線等部位可以通過優化布局,間接地產生效果。
結合施工流程(圖2),從施工工藝、材料選擇及方案以及管線方案3 個方面著手優化。施工流程中直角方框標記的工序參與優化。

圖2 施工流程中參與優化的階段(來源:作者自繪)
墻面找平通常作法是抹灰找平,本工程為節省空間,采用剔鑿、打磨的方式找平。墻面加固層為人工噴射混凝土,其表面凹凸不平,高差較大,因此剔鑿突出部位并不會影響保護層厚度。用激光水平儀打出鉛垂線,先對明顯突出處進行切割網格、剔鑿處理,在保證混凝土墻厚度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剔鑿掉多余部分,再用激光水平儀配合靠尺檢查平整度,局部打磨找平,同時少量抹灰修復局部凹陷、麻面,至符合要求為止[2]。相對于常規抹灰找平做法,剔鑿找平使墻面厚度減少約4 cm,為走廊及房間爭取了相應寬度。
人工噴射混凝土地坪墊層,雖然大致符合平整度要求,但受工藝限制局部起伏較大,整體麻面較多。在保證混凝土墊層設計厚度的前提下,對其凸出部位進行切割、剔鑿、打磨,爭取不使用找平層,達到直接做自流平的標準。
具體施工流程包括以下4個步驟:第1,水準儀檢測,測點間距1 m,找出標高較高區域;第2,在標高較高區域切割網格,密度10 cm ×10 cm,剔鑿打磨;第3,復測全部場地,測點間距為0.5 m,局部精細打磨,滿足高差4 mm/2 m;第4,進行水泥自流平施工。相對于常規抹灰找平做法,剔鑿找平節省了2~3 cm找平層厚度,為室內爭取了相應凈高。
常規做法中,潔凈板是通過橫龍骨固定與墻體[3],橫龍骨占用約3 cm的空間。本項目采用的方案為:墻板底部通過地軌固定,頂部使用角鐵固定,節省龍骨的空間。
關于潔凈墻板固定方式,在《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591―2010)和《實驗動物設施建筑技術規范》(GB 50447―2008)中均未做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高度2.4 m 的墻板采用兩端固定方式,穩定可靠。
原設計砌筑200 mm 厚度的加氣塊隔墻,隔墻兩側再分別安裝厚度為50 mm 潔凈板,總體厚度達300 mm。協調設計取消原有的加氣塊砌筑墻體,改為75 mm 雙面石膏巖棉芯潔凈板,節省空間225 mm。
傳統做法是在房間一角設置回風柱,方形,凸出于墻體,要占用室內空間。經廣泛考察,發現某廠商研發的新型墻板可內置風道,風道呈扁平狀縱向集成在潔凈墻板內,頂部通過變徑管連接吊頂內的回風管,底部留進氣口。安裝后墻面平整不突出,不占用室內空間,特別適合本項目采用。
潔凈板為復合板,由面材、基材、芯材、框架、表面噴涂構成(圖3):第1,面材可為彩涂鋼板、不銹鋼板、鋁合金板等材質。由于表面噴涂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抗菌、耐消毒、防靜電、耐濕熱等不同類型。第2,基材通常可有紙面石膏板、玻鎂板這2種選擇。第3,芯材常見的有巖棉、鋁蜂窩、硫氧鎂、玻鎂網格、硅巖板等。第4,框架是單體板材的圍護支撐結構,框架的不同形式對應不同的拼裝方式,主要有中字式、企口式、凹凸式。

圖3 潔凈板的不同組合方案(來源:作者自繪)
拼裝方式可以分為中字式、企口式、凹凸式這3 種方式(圖4):

圖4 潔凈板的拼裝方式(來源:作者自繪)
1)中字式:第1,四邊預埋弓字形鍍鋅鋼龍骨封邊,增加板材強度和密封性。第2,中字式潔凈板需要借助中字鋁進行連接,可做墻板使用,也可以做吊頂使用。第3,墻板用中字形鋁型材連接,安裝便捷,能遮蓋縫隙,但連接處有蓋板,增加墻面厚度。
2)企口式:第1,采用子母口插接方式,不借助鋁型材,接縫密閉性更好。第2,插接口內部預留空腔,可以用作穿線管道。第3,起線處90°壓制成形,接縫間距更小且更美觀。第3,這種接口形式只適合作為墻板連續拼裝,因無法與吊梁連接故不能作為吊頂。
3)凹凸式:第1,采用的是插入式連接方式,不需要借助鋁型材,依靠板材結構本身即可拼接。第2,做墻板使用,不會額外增加墻面厚度,施工效率高,也可以做吊頂使用。第3,板間連接處縫隙較大,需要打膠填縫。
綜上,本項目出于空間占用、安裝便捷度考慮,選用50 mm 厚凹凸式潔凈板,耐消毒表面涂層,0.5 mm 鋼板面材,雙面石膏板基材,巖棉芯材的方案。該方案下安裝步驟相對簡潔,施工進度快,拼縫較小打膠后整體性好,表面耐久度較好(圖5)[4]。

圖5 潔凈板凹凸式拼裝大樣(來源:作者自繪)
無機預涂板是一種無機輕質飾面板,以硅質-鈣質為主體膠結材料,無機礦物纖維增強,經壓蒸而成。經表面處理,氟碳涂裝等加工,可直接安裝使用不需要現場表面處理。無機預涂板具有環保、輕質、不燃、易施工、防水耐腐、不起塵等特點[5]。本工程采用的無機預涂板厚度僅有6 mm,背部粘結劑厚度約10 mm,相比于厚度50 mm 的潔凈板,采用膠粘法施工的無機預涂板,可以有效節省空間。
墻壁與地面陰角處理,目前主流做法是嵌入R50 型材圓弧踢腳(圖6a),使PVC 卷材能平滑過渡收邊。但是對于空間狹小的建筑,這個方案缺點也很明顯?圓弧踢腳占用了地面通行空間。尤其是對于動物房走廊,經常需要推車通行,并且此類實驗室推車的車輪往往在車體最外側,如有圓弧踢腳,將限制推車的通行空間。

圖6 墻板-地面節點大樣(來源:作者自繪)
經查閱《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591―2010),可采用半徑不小于30 mm 的整體墻角圓弧做法[6]。具體實施是先用水泥砂漿嵌入陰角抹成弧形,再鋪貼PVC 卷材并在邊緣厚涂膠液,最后用Φ60 鋼管滾壓。由于厚涂膠液有一定的塑性,在Φ60 鋼管滾壓下,可將陰角壓成近似R30 圓角(圖6b)。該方法施工簡單,避免了R50 型材踢腳對通行空間的占用,尤其是對于走廊部位,爭取了至少4 cm通行寬度。
單面板具有平整、輕質、不易變形特點,有利于在抗彎抗撓保證平整度的前提下盡量減輕自重以及減小厚度[7]。對于走廊部位,由于墻板是粘貼硅酸鈣預涂板,可上人吊頂要完全依靠自身體系承重,不能依賴側邊墻板的支撐,吊桿應嚴格按規范布置,間距不大于1 m。潔凈板凹凸式拼裝大樣如圖7 所示。

圖7 潔凈板凹凸式拼裝大樣(來源:作者自繪)
對于潔凈板墻體,目前各廠商已經普遍實現工廠預埋穿線管,板頂預留穿線口,采取先預制后安裝方法進行。充分利用這項優勢,避免在板后墻體上布管布線,也能達到節省空間的目的[8]。這就對二次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潔凈板施工前依據設計圖,結合現場測量放線復核數據進行二次設計。二次設計的主要目標是整合裝飾、照明、暖通、電氣、智能化、柜體等模塊,合理布局,避免相互沖突。同時認真復核吊頂內設備接口方位、規格、尺寸,確保吊頂內預留接頭的位置、規格與定制潔凈板預埋穿線管位置、規格一致[9-11]。
常規做法中,為了彌補安裝誤差,在風口與風管之間設置帆布軟連接。本項目取消了軟連接,通過精準放線、精準對接的方式,使風管開口直接連接風量調節閥,風量調節閥連接高效風口。這樣就能抬高吊頂,增加室內凈高。最終吊頂在設計范圍內可適當抬高5 cm,增加了室內凈高5 cm[12]。
在老舊房屋加固后的有限空間內搭設潔凈圍護系統,要盡量節省安裝空間,爭取使用空間。應注意2 個方面:第1,要做好人工成本上升的準備。墻壁、地面的打磨找平,風口與風管的精確對接,要投入較多的工時,犧牲容錯空間,拉慢項目進度,導致人工成本上升。第2,要發掘最有利的技術方案。當下,潔凈圍護系統產品更新迭代迅速,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材料、新構件,使得施工方案靈活多變,不同廠商的產品技術方案各有特色。組織施工前,應盡量多考察供貨商,全面了解行業內最新技術動態及主流技術方案,作為材料選擇及施工方案設計的依據。先進的材料和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夠有效幫助項目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