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婷 江蘇省南京市瑞金路幼兒園
游戲環境作為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游戲內容、游戲發展的過程、幼兒經驗的積累與生發,也體現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園關注兒童視角下游戲環境的創設,站在兒童的立場,以確保他們作為游戲的主體最大限度地全程參與到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從而獲得認知、情感、學習、創造、合作交往等能力的發展。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用兒童的雙手和思想布置的環境,會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環境中的事物。讓幼兒主動參與創設環境并與環境進行互動,這樣的游戲環境能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同時具有審美和社會價值。游戲環境不僅包含游戲空間,還包括人與物,要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必然要引導幼兒與同伴、教師、游戲材料等進行互動。
1.讓幼兒與他人互動。
在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與同伴互動,討論、商量環境的內容、所需材料以及如何制作,教師再從旁指導。讓幼兒參與到游戲環境的規劃中來,把游戲環境創設、改造的過程當作幼兒重要的探索過程。

2.讓幼兒與材料互動。
教師需要給幼兒提供必要、可創造的低結構材料,同時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大膽嘗試,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提高解決問題、空間感知、合作交往等能力。
例如,小班點心店游戲中,點心店的門頭、各種點心都是幼兒用紙、紙黏土等材料制作的,游戲材料的分類擺放也是幼兒遷移數學經驗完成的。從游戲環境的創設到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與材料、環境進行了互動,這樣的游戲環境更能激發幼兒的深度參與。
只有以幼兒為本,才能讓幼兒對幼兒園的游戲環境有更多的歸屬感,才能讓他們高度投入游戲,與環境發生有意義的互動,并獲得更加豐富的經驗。
幼兒的發展是動態的,環境的創設要能看得見幼兒的成長,也就必然是動態的過程,游戲環境需要動態調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幼兒游戲的需要是不斷遞進的。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發展及需要,不斷豐富、調整游戲環境。
例如,隨著春天的到來,幼兒有戶外野餐、燒烤等經驗,在玩區域游戲時,幼兒就提出想要在室外搭帳篷露營,并且玩燒烤、逛市集等游戲。于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商量,對戶外場地進行了空間的規劃,調整了游戲場地,將燒烤店、禮品店游戲從室內調整至室外,并在布上作畫,裝飾成美美的帳篷用于露營。這樣動態調整的環境不僅具有審美性,還激發了幼兒的審美表現力和創造力,他們的游戲愿望也得到了滿足。

在游戲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用已有的經驗和多種表征方式表現自己的認識、發現、想法,如繪畫、文字、符號等。隨著游戲的開展,教師會記錄幼兒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的寶貴瞬間,并將幼兒的記錄和表征展示在班級墻面上,或呈現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策略、活動中發生的故事等,讓幼兒真正地與環境“對話”。
幼兒園環境創設是幼兒園、班級甚至幼兒家庭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因此,家長和幼兒園相關工作人員,包括園長、班級教師、全園工作人員都應密切合作,努力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協助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支持幼兒游戲。

例如大班在開展主題活動“我愛秦淮”的過程中,幼兒需要創設秦淮美食街的游戲環境,那秦淮美食街的建設需要哪些基本條件?在哪里開展?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如何獲取食材制作真的美食?諸多問題都可以在班級教師、保健老師和廚房工作人員的支持下共同來解決。


家長對幼兒游戲環境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幼兒園的物質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因此,來自家長的物質材料的支持是最直接,也是最便利的。我們鼓勵大班幼兒向全園的小朋友和家長提出倡議,征集各種廢舊材料或自然材料,并繪畫了分類標記與倡議書,擺放在幼兒園門口。幼兒入園時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物品投放在大大小小的籮筐里,當班級游戲需要時,隨時可以來取。
回歸兒童的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為幼兒提供一個充滿自由、探索與創造的空間,讓幼兒親歷過程、主動參與,共同創設出自己喜歡且需要的游戲環境。因此,我們要堅持創設課程化、情境化的游戲環境,并始終將幼兒視為游戲環境創設的主體,了解幼兒的經驗需求,促進幼兒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中不斷獲得經驗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