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摘要:針對“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強、專業發展目標不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的問題,文章在對大量文獻資料和“1+X”背景下培訓評價組織、高職院校、專業教師進行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緊扣“1+X”制度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新要求,探索適合高職院校不同層次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如為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指明方向,依據證書捋清專業發展思路,不同層次教師選擇不同的培訓等級,完善教師管理機制等。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5-0057-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分層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編號:22C1449號)的研究成果
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這為進一步暢通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通道提供了基本遵循。“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及其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一項創新制度設計,該制度的試點實施對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主體是職業院校,實施主力則是從事專業教學的一線教師,教師的技能水平和知識結構決定著“1+X”證書制度的落實程度。基于此,本文對“1+X”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展開探索。
1.國內研究現狀
利用Scrapy工具對CNKI期刊數據庫進行爬取,以“教師”+“1+X”關鍵詞為組合對所有的期刊分別進行篇名和摘要檢索,得到文獻數據分別為18條和384條。利用“結巴分詞”工具對402篇文獻的摘要進行分詞處理,將分詞結果導入MySQL數據庫,Echart連接數據庫將頻率出現最高的20個關鍵詞生成詞云圖譜。根據圖譜可知,國內對“1+X”證書制度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其一,“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李國成等指出,“1+X”證書制度給職業院校教師帶來了教育理念、書證融通、育訓融合和多方評價的挑戰[2]。楊浩認為“1+X”證書制度下教師應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體系、教學實施環節方面轉變角色[3]。林麟提出“1+X”證書制度下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定位,調整工作目標,對自身專業素養、實踐能力、教學水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4]。其二,“1+X”證書制度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應對措施。面對“1+X”證書制度提出的更高要求,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應對措施。張偉等提出職業教師應重組已有知識體系,重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比例[5]。葉華認為試點院校應該將教師晉升通道與“1+X”證書制度結合起來,激勵教師主動參與培訓[6]。覃川則強調要提升教師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的能力,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與開展應用研究的能力[7]。
2.國外職業教育模式與“1+X”等價的內容
(1)國外沒有“1+X”理念的職業教育,但有相關等價內容。奧地利、丹麥、德國實行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模式,具體的職業資格證書有很多種,比如德國的IHK證書、AHK證書等[8];日本實施的是一種以企業為主導的現代學徒制的職業教育模式,集企業文化與學校職業教育功能于一身;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是以學校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盧森堡、荷蘭、愛爾蘭等國的職業教育模式是典型的混合式現代學徒制[9]。
(2)國外職業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國外專家學者對國外的職業教師發展路徑多從規章制度上進行研究。一方面嚴格規范教師資質標準和職業準入條件。德國職教隊伍的構成以企業實訓教師為主,要求實訓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教育學理念和相應的職業技能、知識和能力。日本對進入職業學校做教師有嚴格的要求,需先從兼職教師或實習助理做起,具備相應的教學經驗后才能取得教師資格。另一方面強調教師入職后的適應性培訓和發展性繼續教育。美國制定《職業教育新任教師專業發展方案》,為新任教師提供一個彈性且可用的機制,協助其順利轉換到職業教育教師的角色[10];澳大利亞教育部每年提供大量資金支持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培訓,學校給新教師減少10%的教學工作量,有計劃地安排新教師聽課、觀摩學習、參與教研活動;丹麥有專門的職業教師培訓學院,負責制定全國統一的培訓標準、評價體系、培訓場所及師資要求,提供完整的培訓流程,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培訓,教學實踐培訓,培訓評價,教師經驗分享和理論實踐考試五個環節[11]。
高職院校的教師按專業水平大致分為新進教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這三類,他們專業發展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專業素養和職業競爭力,但不同層次的教師有不同的專業發展要求。
1.新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
新進教師是指剛踏入教育行業的教師,他們需要通過自學、觀察、借鑒和導師指導等途徑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在專業發展方面,需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拓展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能力;需注重自我反思和評估,利用測評工具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發現不足并加以改進;需研究教學資源和課程設置,選取適合的教材、教具,確保教學效果。
2.骨干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
骨干教師是指教學成績突出、受到學生和同行好評的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他們需參與教育研究、研討會、論壇等活動,汲取更多的教學經驗,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需提高自我管理和領導能力,在教學質量控制、領導力、自我表達等方面有所提升;需建立學科平臺,引領教學創新,貢獻自己的專業和領導才能,推動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
3.專業帶頭人的專業發展要求
專業帶頭人是指擁有一定的行業經驗,能夠帶領團隊進行教育改革的教育者。在專業發展方面,他們需了解和把握教育政策,推動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事業的科學化程度;需發揮自身的領導優勢,建設管理團隊,制訂長遠的職業規劃;需積極推進和參與國內外教育開放交流,擴展教育學科領域成果。
為進一步探索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提出針對性的細致建議,現對“1+X”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專業方向的培訓評價組織、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三方進行調研,為高職院校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數據信息參考。
1.培訓評價組織調研分析
(1)技能等級證書與教學內容匹配度分析。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上以“大數據”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總共出現16個培訓評價組織及初、中、高級41條記錄,包括業財稅融合大數據投融資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智能汽車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工程化處理與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應用部署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應用開發(Python)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治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41條記錄。經過分析,41條記錄分別對應的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大數據平臺的部署與運維有6種證書,大數據的開發應用有17種證書,大數據在行業中的應用有18種證書。在三類證書中各挑選1個典型技能等級證書,大數據平臺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應用開發(Python)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業財稅融合大數據投融資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湖南中德安普大數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對照筆者所在學校的大數據技術人才培養方案開設的課程,其中大數據平臺與運維方向有60%的教學內容符合初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點,45%的教學內容符合中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點,而高級則只有30%相匹配。大數據應用開發方向,82%的教學內容對應初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點,65%的教學內容符合中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點,而高級有48%的內容相匹配。但在產業的應用方向中,只有33%的教學內容是初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部分,28%的教學內容是中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部分,高級部分不到20%。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X”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和實際課程的講授有不小的出入。
(2)培訓評價組織的師資培訓調研。對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培訓評價組織進行實地或電話調研,有12家培訓評價組織會在院校申請前對相應的教師進行培訓,培訓方式包括線下和線上兩種。線下培訓一般兩個月一次,在全國各地舉辦,培訓通知會在公司的公眾號中發起或由業務人員進行溝通聯系。線上培訓通常在寒暑假進行,為期一周。不論線上線下均采用項目式教學,例如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X”證書師資培訓的內容是上百萬條電商數據的分析和可視化,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的培訓內容是網站日志數據的預處理、分析和可視化,這些項目能幫助教師快速理解專業的知識結構,疏通業務流程,對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大有裨益。
2.專業教師調研分析
高職院校教師大致分為新進教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三類。本研究對50名專業教師進行調研,調研問題包括對專業發展的規劃和對“1+X”證書制度的認知兩方面。在專業發展規劃方面,80%的新進教師表示每天忙于教務、教學工作,沒有精力考慮自身的專業發展,也沒有引路人指引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向。66%的骨干教師表示確定了大致的專業發展方向,但缺乏一條清晰的主線或實操路徑,對自身專業發展沒有邏輯清晰的認知和提升專業技能的入口。40%的專業帶頭人表示與行業、企業溝通的機會不多,把握不準專業發展的方向,推廣宣傳的力度不夠。在對“1+X”證書制度的認知上,12%的教師沒有聽說過“1+X”技能等級證書,32%的教師表示沒有興趣了解等級證書,40%的教師表示愿意參加專業相關的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培訓,26%的教師真正參與了“1+X”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和考證工作。以上數據說明大多數教師缺乏職業規劃,其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實踐經驗等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缺乏對行業動態的追蹤,對自己專業發展的動向缺乏了解,也說明學校和教師對專業發展重視不夠,缺乏具體的規劃和實現路徑。
對參加過“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的13名教師進行電話調研,得知其中有6名新進教師、5名骨干教師和2名專業帶頭人。6名新進教師表示培訓評價組織舉辦的技能培訓對他們的專業技能提升幫助很大,他們接觸到了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新了實際企業中使用的技術標準和流程,增強了職業素養。5名骨干教師表示通過參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獲得了一些權威機構頒發的職業技能證書,這些證書不僅是教師技能和知識水平的展示,也是教師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的來源。2名專業帶頭人參與了培訓評價組織舉辦的行業會議,通過會議他們分享了信息、經驗和想法,擴展了社交網絡,他們在會議中與行業專家的交流可以幫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獲得更多支持和資源。
3.學校機制調研分析
通過對三所高職院校的調研可知,“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和考核總共有Web前端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分析、導游實務等29個試點。前期專業帶頭人需要與培訓評價組織溝通聯系,簽訂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考點服務協議,然后專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培訓,最后再組織學生考試,但是教師在此過程中的所有付出缺乏足夠的鼓勵和支持。通過對10所湖南省省內高職院校的調研發現,僅有一所院校對主持和參與“1+X”等級證書的教師在職稱評定上有加分,其他院校皆沒有對教師參與“1+X”等級證書工作有任何鼓勵措施。可見,高職院校對“1+X”制度不夠重視,特別在教師最為關注的職稱評聘中缺乏體現,這導致職業教育教師對通過“1+X”制度實現專業發展不夠主動。
1.為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指明方向
大數據技術相關專業有16個培訓評價組織,各個培訓評價組織頒布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各不相同,而高職院校對專業課程的課時有嚴格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和專業定位構建應用場景,選擇適合本校專業的技能等級證書,并根據考核證書的難易程度劃定新進教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的階段性界限,為他們的專業發展指明具體方向。
2.依據證書捋清專業發展思路
專業帶頭人要時刻關注“1+X”技能等級證書的信息,參與行業會議,把握行業動態,及時與本專業相關的培訓評價組織進行詳細溝通,確定試點的技能等級證書,組織培訓考核等工作。骨干教師要深刻理解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鑒定標準,將X證書模塊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然后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模塊優化,甚至開發新課程。新進教師要向同行請教,利用工作碎片時間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活動、技能等級證書教學和考證工作,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歸納企業真實工作過程,構建結構化、序列化的學習情境。
3.不同層次教師選擇不同的培訓等級
對于剛參與“1+X”技能等級培訓的教師,新進教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可以按照同一系列技能標準分別學習初級、中級和高級的課程內容。新進教師要多參加項目式培訓,快速提升業務技能,專業帶頭人要多參與聯盟或行業舉行的會議,多與同行交流討論。建議支持新進教師每年至少參加兩次培訓評價組織舉行的培訓。
4.完善教師管理機制
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管理體制機制的保障,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構建完備的教師專業發展體制機制是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的前提。可以建立和“1+X”相關的激勵機制,利用財政補貼、績效獎金、崗位晉升等手段,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創新、提高專業水平,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和經濟支持,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總而言之,“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及其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一項創新制度設計,該制度的試點實施對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教師要以“1+X”為抓手,不斷探索和實踐自身專業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院校可以結合新進教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這三種類型教師不同的專業發展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其專業素養,提高其教學質量,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 [2023-06-0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2]李國成,壽偉義.1+X證書制度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應對[J].河北職業教育,2020(02):106-108.
[3]楊浩.“1+X”證書制度對教師角色轉變的新要求[J].汽車教育,2022(06):188-190.
[4]林麟.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下專任教師的轉型與發展[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03):21-23.
[5]張偉,張芳,李玲俐.“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J].職教論壇,2021(01):5-9.
[6]葉華.我國職業教育實施1+X證書制度:訴求、價值與路徑[J].職教論壇,2022(01):11-13.
[7]覃川.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22(01):104-108.
[8]鄂甜.德國職業教育附加資格模塊的施行及其價值[J].職業教育研究,2021(02):86-92.
[9]史陽.發達國家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政策的發展及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2):102-103.
[10]朱金蘭,賈朝東.美國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9(12):70-76.
[11]張貴春.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制及經驗[J].教育科學,2021(10):91-96.
Exploration of the Lay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X"
Zhou Qian
(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16,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weak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unclea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weak career planning awar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and training evaluation organiza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der the "1+X"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1+X" system fo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it explores paths suitable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pointing out direction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t different levels, clarify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deas based on certificates, selecting different training levels for teacher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improving teacher management mechanism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