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
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的社會責任越來越重要。相關研究對企業社會責任、溝通等進行了探索,并且對品牌資產影響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來看,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水平,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本文通過深入探討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和品牌資產之間的關系,以及品牌聲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對品牌資產的重要影響。
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在當今市場環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對企業的期望不斷提升,企業不再只追求經濟利潤,也需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這一趨勢不僅源于道德和倫理原因,還反映了消費者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行為的關切。在這個背景下,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不僅與道德觀念相關,還與品牌資產密切相關。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社交媒體和網絡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塑造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動態和多維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既可以成為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為輿論的生產者或傳播者,對感知到的可疑和沖突信息發表負面評論可能會對企業品牌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消費者也可以成為企業參與商業和社會活動的寶貴資源。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社會責任溝通已成為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對品牌資產的影響
(一)社會責任對品牌聲譽的正向影響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樹立企業在社會和環境中的正面形象,進而提高品牌聲譽。當企業通過可持續的經營實踐、慈善活動、員工福祉等方式展示其社會責任時,消費者和利益相關者更傾向于對企業抱有積極看法,信任其道德和價值觀。這種信任對品牌聲譽產生直接的正面影響,使品牌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品牌聲譽作為一個中介,通過在社會責任實踐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情感聯系,提高了品牌的社會認同,加深了消費者的忠誠度,從而為品牌資產的增值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社會責任對品牌資產的正向影響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改善企業的社會形象,增強對消費者和利益相關者的吸引力。當企業通過可持續的業務實踐、慈善和公益活動、員工福祉等方式展示其社會責任意識時,消費者更容易信任企業并與企業建立情感聯系。這種信任和情感聯系有助于提高品牌聲譽,使品牌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品牌聲譽作為社會責任與品牌資產之間的橋梁,深化了品牌的社會認同度,增加了消費者的忠誠度,從而直接促進了品牌資產增值。
(三)品牌聲譽對品牌資產的正向影響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品牌是其塑造的獨特形象。尤其是在市場宣傳中,品牌的聲譽能夠對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品牌聲譽較好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吸納更多資金,幫助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品牌聲譽不斷提升與品牌資產的累積具有相關性。一個強大、正向的品牌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聲譽,進而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和吸引力。當品牌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符合道德和倫理的經營行為、履行社會責任等積極形象示人時,消費者更愿意與之建立牢固的情感聯系。聲譽能夠使品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選擇商品,從而直接影響品牌資產的價值。品牌聲譽作為一個中介,不僅提高了品牌的社會認同,還加深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和情感連接,這對品牌資產的增值產生了積極影響。
(四)品牌聲譽在社會責任與品牌資產中的中介作用
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的附屬義務,而是品牌戰略的核心要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升品牌聲譽,還能直接增強品牌資產的價值。品牌聲譽作為連接社會責任與品牌資產的橋梁,通過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情感聯系深化了品牌的社會認同,從而增強了品牌的吸引力。這個過程不僅提高了品牌價值,也創造了無形的價值。企業需要在社會責任管理中嚴格要求自己,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以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建設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也促進了品牌資產的增值。
二、社會責任管理中的品牌資產問題
(一)社會責任履行不積極
目前,一些公司雖然在年度報告中披露了社會責任信息,但是這些信息簡短、不完整,甚至是大家相互復制的。管理者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社會責任信息的真實披露不利于企業的短期利益。由于收入的不確定性,社會責任往往被企業經營者忽視。一些股東和投資者主要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沒有認識到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企業甚至經濟環境的重要性。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個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只是表面上的披露。這表明不少企業對社會責任報告重視不夠,這些不負責任的做法可能侵犯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不符合公眾、政府及監管機構的期望,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一)與消費者溝通效果不佳
在向消費者介紹和推廣產品時,企業必須展示完整的產品信息,以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然而,一些消費者認為企業不能全面、完整和準確地披露產品和服務的信息,消費者的知情權沒有得到真正的保護。企業在網站上通常會告知,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產品價格和產品質量有疑問,可以通過電話或信件通知客服或投訴。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消費合同條款、投訴處理和隱私保護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溝通不足的問題。
(二)品牌戰略缺少與社會責任管理的融合
對于社會責任的履行,最基礎的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學者們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沒有形成明確的法律規定,也缺乏相關行業和地方行政法規的制約。對于社會責任,我們不僅要關注環境保護等領域,還要關注相關利益者等各種情況,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缺乏強制性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法律法規,因此這項披露缺乏法律約束。因此,許多企業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時找不到權威的參考標準,做出相關披露時是有選擇性的。事實上即使企業不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他們也不會受到懲罰。因此,企業失去了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主動性,降低了社會責任報告的可靠性。
(三)品牌聲譽作用不明顯
目前,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難以實現標準化、完整性和可比性。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包括許多方面,履行社會責任需要較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很難全面、完整、準確地收集相關信息。收集到的數據也可能被扭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可以體現在股東權利、客戶和消費者權利、債權人權利、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由于披露的內容廣泛,企業需要采用各種方法收集這些信息。例如,披露有關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信息時,有必要調查不同的客戶和消費者群體。首先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然后處理數據。實施這些步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負擔很沉重,因此有的企業選擇不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或者選擇性地部分披露,這也影響了信息披露的權威性。
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對品牌資產影響的對策建議
(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應將社會責任管理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元素,并納入品牌建設的全過程。這包括在社會、環境和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積極的互動關系,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期望。企業需要確保其經營行為符合道德和法律標準,以建立信任和可持續的聲譽。
企業應制定明確的社會責任政策和目標,以便度量和跟蹤其社會責任的表現。這些目標應具體、可衡量和可驗證,以便確保企業的社會責任活動是有意義的,并對品牌資產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還包括與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這可以通過與慈善組織、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合作來實現,以解決社會問題和環境挑戰。這種合作不僅有助于社會責任的實現,還可以為企業的品牌資產增值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企業應積極向外界傳達其社會責任成就,包括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和透明的信息披露。這有助于提高消費者、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認可和信任,從而增加品牌價值。
(二)與消費者有效溝通
企業應積極披露其社會責任和成就。通過社會責任報告、網站、社交媒體和其他渠道向消費者傳遞明確、透明的信息。這有助于建立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增強品牌忠誠度。同時,企業還可以利用這些渠道使消費者更好地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使命和目標。消費者的聲音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非常重要。可以幫助企業不斷改進,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期望。這種互動有助于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同時也為品牌資產的增值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公益活動鼓勵消費者參與社會責任。這種參與可以激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使其更加積極地支持品牌。企業還可以與消費者分享這些活動的成果,強調共同創造積極的社會影響的重要性。有效地與消費者溝通需要具備敏感性、及時性和真實性。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他們渴望得到真實可信的信息。因此,企業在與消費者互動時必須坦誠、真實,確保社會責任實踐與傳播保持一致,從而增強品牌傳播的可持續性。
(三)將社會責任融入品牌戰略管理
企業需要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品牌戰略管理。這可以通過積極關注和參與消費者關心的公益活動實現,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積極的形象。要將社會責任與品牌推廣相結合,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營銷,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品牌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社會責任的執行、傳播和溝通應當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和管理過程。因此,企業需要將社會責任行為納入管理中規范這些行為。如此一來,消費者更容易與品牌產生共鳴,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品牌價值,提高品牌聲譽,促進企業發展。
還要強化社會的關注和政府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管。政策和法律可以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提供指導,同時政府監管機構應對違反社會責任的企業采取處罰措施。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披露也至關重要。通過這種披露,利益相關者能夠了解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并基于這些信息做出決策。因此,利益相關者需要進一步認識到社會責任的價值,以推動企業更加重視社會責任。
(四)突出品牌聲譽的中介作用
企業應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增強品牌聲譽。這包括在社會和環境問題上采取可持續性的行動,關心員工福祉,支持社會慈善事業。這些舉措有助于樹立企業的社會形象,提高品牌聲譽,從而為品牌資產的增值奠定基礎。品牌聲譽不僅是一種資產,還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情感連接的橋梁。通過傳遞社會責任使命和價值觀,企業可以深化消費者對品牌的社會認同,提高忠誠度。這有助于鞏固品牌的市場地位,增強品牌資產的影響力。
建立品牌聲譽危機管理團隊、預警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在危機發生時更好地應對。在面對品牌聲譽危機時,企業必須迅速做出反應,進行透明的危機溝通,承擔相應責任,以獲得公眾和輿論的理解。這有助于減輕潛在的損害,維護品牌聲譽的穩固性。企業應將品牌聲譽的建設與社會責任管理相互協調。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將社會責任的實踐與品牌聲譽的管理有機結合,確保它們之間的一致性。只有通過有計劃和有目的的品牌聲譽管理,企業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品牌聲譽在社會責任與品牌資產之間的中介作用,實現品牌資產增值,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經濟實力大幅增強,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品牌已成為企業差異化發展的基礎,品牌資產也被認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通過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品牌資產增值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作為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有效融入國際競爭的必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