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藤
循著清脆的爆裂聲,
我看到紫藤的豆莢里,
三四粒黑色的種籽,排列有序。
是時候了,是時候不作挽留了,
去它該去的地方,
告別的鼓點敲開了心扉。
被禁錮到局促的黑暗里,
一次完成近乎完美。
幽閉的空間,有限的修持,
卻也集中了一生的隱忍。
枝蔓中過,不留片葉沾身,
攀援,為了放縱一躍的剎那,
而投向不知所蹤。
怒放幾欲窒息,成熟即為凋零——
它布置了告白的長廊,
又一遍循環來了。
也曾受命于繁花。
用一串串紫色的夢,
去扮作今生的笑臉,去吟誦春天,
但踐踏的腳步更近了。
零落成泥碾作塵,
而化為情同手足者眾——
也無非釋然的泥土之上遼闊的天空,
為了襯托,造物主再一次默認。
愛的纏綿,擁抱得太緊,
力氣耗盡而不得不松開。
若非眉目間的淚滴,
怎好判定某個傷懷的紫衣人?
由深紫、而淺紫、而灰白,
無以言表也是為了表達的完整。
以色彩的偏差、偏執和偏愛,
它堅持到了又一個秋分。
牛背鷺
我的平衡取決于水牛的笨重,
牛背帶來了穩定。
當然,還有我的輕盈,
好像細腳伶仃的圓規,籌劃方寸領地,
那時,我小宇宙般的頭腦風暴正在進行,
數著多于牛毛的蠅蟲,
而不失算于萬物之混沌,
生活總是虛的,生存則是實的,
它讓我返回到了本能。
我偶爾起舞,始于翅膀,
無限接近于飛行中對絲羽的梳理,
無限接近于呼吸中對氧氣的利用。
當停則停,說飛就飛,
水牛指定我依依不舍的行程,
暫時的離開,也要排他,
同類不得躍然而上,參與其中,
離開也是為了重逢,
唯有你我,共此一生。
我本溫柔,一旦認定,下手也狠,
它本憨憨,躬耕于草莽,略解風情,
我們是牛和牛背鷺的結合體,
我們是莽漢和仙女的悲喜劇,
而勝似破綻連連的人間那不多的完整。
我一抹白色純而又純,
那是神的旨意加冕于身。
它渾然的泥濘,我與之對比鮮明,
也不過是無意的襯托造就了天成。
有時,我嚶嚶或唳鳴其聲,
提醒水牛誤入荷葉田田。
尾隨風險的螞蟥,青蛙,螽斯,黃鱔……
明明前來打尖,而獻于我的牙祭,
誰說不是薄霧掩護下殺戮的一瞬?
不能再多了,再多就是合唱,
烏合之眾的分食,分享乃至分贓,
食物鏈上相扣環環,令我暈眩,
相似的白鷺或夜鷺,幾乎讓我失聲。
造物主的神來之筆,只應允了三兩只,
以水稻田為背景,用來勾勒,點睛。
所以,你看我的尖喙,
我突刺的喉囊,不止于代言,
我的表達也許你不懂,
這個世界豈有多余的部分?
天意如此,無知才會茫然。
我的利爪抓牢了牛背,無他,
只為引吭向天的畫外音。
那些見風就倒的自行車
那些見風就倒的自行車,空轉著輪子,
回味塵世之路的瘋癲和醉意,
而劃出漣漪。
曾經的遠行,曾經的堅持,不值一提,
且看它們委身于風的態度:
東倒西歪,崩潰始自一個吻。
一個王朝的告別,也不過如此?
風之吻,如利刃,
嗜血的利刃,極易落腳于,
太陽雨般的一場幻覺里。
如果我們從鏈條、輪轂和三角支架,
來分析其結構,
從傾倒的尾聲觀察其來路,
真相必將大白于天下:
哪有不可摧毀的永恒之物?
它們跟風建立了聯系,
又尾隨著雨一道參與了自我欺騙,
以鐵銹斑斑的進度。
騎手們都去了哪里?
唯余碎屑之霧,混合塵沙,
螞蟻在動。
那些見風就倒的自行車,不多不少,
兩個輪子。廢鐵循環著廢話,
然后,把自己送進了廢墟。
后視鏡
一
天地曾不能一瞬。
有時,它許下了一瞥,
就已經完成。
二
有了后視鏡,
才想到身后的重要和必要?
它讓我愈發感到了空虛。
三
一道反射光,足矣。
它幾乎接近了全部,
而駁回了來路不明的晦暗、顛簸。
四
左視鏡,右視鏡,后視鏡,
像個起駕的國王,被輕輕抬起,
他沉迷于漂移里。
五
請保持車速,請保持車距。
問題的核心不在這里。
模仿上帝的視角,上帝不在這里。
六
你不可能看見更多。
局部大于整體,常常是,
經過了放大處理。
七
殘缺逐漸主宰了愿望,
而不會退讓。
它就像個圓滿的缺口。
八
停車后,
它變得收斂,謙遜,隱忍,
像耳朵,躲過了一場風暴。
九
把自己獻給了危險,
而讓他人學會管理局限。
暴力的零件服務于一部機器。
十
偶爾的刺目,
無非是黑暗還在加大它的饋贈,
返回之路更暗了。
十一
為了肉身的完整,
視野要代替欲望的邊界。
我是說,保險起見。
十二
前方無戰事,
而后方并不打算滿足它的要求。
你持有的,僅僅是反光。
十三
保證是無效的,誓言也是,
它能做到的,也許是,
“勿謂言之不預也。”
十四
希望總要小小地奢侈一把,
而曰:奢望。
那就多加一盤菜?
十五
諸神還在返修它的器官。
不愿放棄缺陷,
是因為它容忍了缺陷。
十六
一場迷霧,當然也會有替身。
我幾乎看見了,
它正在冷卻,或者加溫。
作者簡介:于榮健,1984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學校詩刊《夏雨島》副主編。后為中國海洋大學講師,現為紀錄片導演,高級編輯。電視作品曾獲中國廣播電視獎、中廣協紀錄片獎等十幾項一等獎。業余從事多種文體寫作,著有詩集《虛位以待》、理論集《有意拖延的告別》、電視解說集《青島制造》《青島時刻》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