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章賦 閻清
■摘 要:經過多年耕耘,玉林市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職業技能培訓經驗。而對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實效的綜合評判探索方面還存在較大空間,為實時研判,綜合分析玉林市城鄉勞動力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完成情況,更準確地總體掌握當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實效,本文針對該項工作的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關鍵詞:職業技能;績效評價;指標
■課 題:本文系2022年廣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研究課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實效和存在問題研究——以廣西玉林城鄉勞動力群體為例”(課題編號:GXRSJY-2022- 004)的研究成果。
2019年至2021年,玉林市積極落實國家就業政策,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在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涌現出了以廣西玉林技師學院(玉林市職業技能鑒定所)為代表的一批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或鑒定工作為社會輸送了約6.5萬名實用型技能人才,在此過程中形成并建立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能培訓體系和鑒定考核標準,并逐漸成為了地區行業標桿,在職業技能事業領域影響深遠。2019年至2021年,廣西玉林技師學院分別組織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創業培訓,并參加了廣西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柳州)和參與承辦廣西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玉林),均取得優異成績。累計培訓技師319人、高級工345人、中級工322人、初級工8331人;累計培訓鑒定技師318人、高級工1329人、中級工18293人、初級工35982人,涉及工種28個,平均合格率90.5%。培訓業務除涵蓋玉林本地(含玉林市轄下各市縣)外,也拓展到了梧州、欽州等地市,影響范圍不斷擴大。2019年至2021年,廣西玉林技師學院累計開展創業培訓4271人次。開展“雙千結對”企業培訓行動,拓展校培合作,僅2021年一年,廣西玉林技師學院就開展“雙千結對”企業培訓261人,聯合玉林市飛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博白縣科毅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和陸川海德科技專修學校等20多家社會培訓機構完成25個工種共800余人次職業技能培訓,成為職業技能行動提升計劃的助推器。
(一)價值研判效能
價值研判效能是職業技能培訓績效評價的基本功能,也是績效評價含義的真諦。績效評價通過設置各項績效評價指標系數和權重比重,跟蹤和測算各項評價指標的實質值,并將指標實質值與目標值、歷史水平、行業先進或平均水平等進行量化比較后,對組織牽頭管理單位的工作推進成效能力、取得的產出效益和社會效益、資金運營能力、未來發展能力和社會認可度等作出綜合評判。
(二)趨勢預測效能
績效評價有助于職業技能培訓牽頭部門管理者了解這項工作在評價周期取得的成效、綜合管理水平、人財物投入力度、管理資源的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以及在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預判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與績效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而使牽頭部門管理者更好地進行決策和把控。
(三)戰略傳遞效能
為了實現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任務目標和長遠發展戰略,牽頭管理單位需要制定近期的具體培訓指標,明確對應的關鍵績效推動因素,在此基礎上設計能反映多個方面、多個層次的工作管理活動過程及取得成效的績效評價指標系數,并給指標設置相應的指標值以此推進職業技能培訓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并落實到各縣(市、區)、各有關職業學校、各社會培訓機構和相關個人,實際上是向所有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傳遞當地職業技能培訓的戰略目標及期望他們所采取的行動成效。
(一)做好職業技能培訓績效評價的宣傳發動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加強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精準化宣傳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聚焦不同受眾的關注點,做到政策解讀分眾化、服務群眾精準化,著力解決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作為職業技能人才發揮自己勞動技能的場所,用人單位應提高認識,加強對相關指示精神的宣傳貫徹工作,強化職工對職業技能鑒定的重視,從而確保廣大職工積極踴躍參與職業技能培訓。
(二)制訂績效計劃
根據課題組的調研成果,充分考慮玉林市城鄉勞動力群體的就業狀況、培訓期望、就業愿望、就業質量等問題,并綜合績效評價周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內外部市場環境、部門管理需求等因素,結合職業技能鑒定所的計劃目標與預算,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管理、逐級分解的程序,由玉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廣西玉林技師學院、各縣(市、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和各社會培訓機構上下聯動,配合制訂績效計劃。具體包括分配培訓工作任務、建立評價指標、分配指標權重、確定績效目標值、選擇計分方法和評價周期、制定績效責任書和績效評價報告模板等。
(三)設置績效評價指標
按大類來分,職業技能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成本指標、經濟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工作項目,不同的推進進展階段,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和權重比重也各不相同。針對玉林市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行業特點、工作成效、進展階段等實際情況通盤考慮,課題組建議,采用定性與定量指標結合(如學員反饋意見與培訓任務完成率)、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結合(如年度計劃培訓總人次與培訓合格率)、基本指標與修正指標結合(如年度實際培訓總人次與辦學辦公面積)、正向指標與反向指標結合(如學員就業率與培訓費用收入率)的“四個結合”方式來確定指標內容。
在設置績效指標過程中,還涉及指標權重分配的問題。績效評價指標確定后,需對每一個指標賦予一定的權重比重,以此從若干評價指標中分出輕重,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被評價對象的績效評級導向。例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賦予學員滿意度、學員就業率、就業專業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度等指標更高權重,而不是某培訓機構培訓合格率的傳統單方數據。通過各種指標和權重的綜合反映,可以實時研判,綜合分析玉林當地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實效完成情況。
(四)確定計分方法
根據制定的評價指標系數和權重,對照職業技能評價標注,形成最終評價結果。績效評價計分方法是將績效評價指標與評價標準有機融合的關鍵紐帶,是形成客觀公正績效評價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就可能會出現偏差,對被評價對象不公,且不利于績效評價目標的實現。根據職業技能培訓行業特性和玉林市城鄉勞動力群體特點,結合職業技能培訓目的、范圍和行業發展階段等具體情形,筆者建議采用“綜合指數法”或“平衡記分卡”進行績效評價。
綜合指數法主要是根據指數分析的基本原理,分別計算各項指標的單項評價指標數值,并乘以對應權重比重,據此得出綜合評價的一種計分方法。其優點是比較容易理解,也突出輕重、明確重要指標導向,但要注意標準值的確定。
平衡記分卡主要是基于當地職業技能長遠戰略,從工作推進流程、學習與成長、學員、財務四個維度將戰略目標逐層分解,進而轉化為具體和相互平衡的績效指標體系并據此進行績效管理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員的學習與成長作為一個維度,有利于增強各縣(市、區)、各職業培訓學校和各社會培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動力。牽頭管理部門應注重將主要因素與財務指標相聯系,共同體現經濟效益成效。
(五)實施績效評價
按照“定期報告,不定期考核”的原則實施績效評價工作。定期主動報告一些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績效評價與激勵管理情況。玉林市職業技能鑒定所、各縣(市、區)中等職業培訓學校、部分(被試點)社會培訓機構針對自身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每個自然年度至少主動出具一份績效評價定期報告并交玉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備案,報告內容涵蓋各自培訓工作的績效評價與激勵管理情況、學員滿意度調查情況、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風險排查情況等。玉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根據績效評價計劃工作安排,開展不定期、不打招呼的績效評價督導工作,并形成績效評價督導報告,集中反饋不定期績效評價問題,立行立改,確保職業技能培訓績效評價工作見效落地,推動玉林市城鄉勞動力人才隊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走深走實。
過去三年,玉林市在各級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并取得較大成果。為提煉成效,給職業技能建設事業探索新路徑,需要一個系統的“打分器”,筆者結合玉林市城鄉勞動力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實情,提出針對這方面的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建議,并闡述了相關具體做法,旨在更準確地總體掌握當地勞動力群體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完成的真實成效。
[1]朱唯偉.基于棱柱模型的世茂地產并購績效研究[D].煙臺:山東工商學院,2020.
(作者:陸章賦,廣西玉林技師學院會計教師;閻清,廣西玉林市財政局會計管理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