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凱 李金豪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企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層次、多領域的特點,這就要求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緊密契合產業實際,使學生能夠掌握最新、最實用的技能和知識。產教融合模式凸顯了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建設、課程設計等多方面的重要性,產教融合能夠拉近學校教育和企業的距離,確保學校教育內容與企業需求相匹配?;诖耍疚膶⒀芯慨a教融合視域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產教融合;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思路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在應用領域的拓展,社會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職學校在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適應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需要,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必須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采取產教融合的模式進行優化。
(一)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實施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程,旨在將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資源充分整合,通過互利共贏的方式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1.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明確合作的目標和原則
校企雙方需要在合作前明確合作的具體目標,建立合作的基本原則,包括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等原則,以確保合作的公平和可持續性。建立合作機制和管理體系,如建立合作機構或委員會,負責合作事務的協調和管理,校企雙方還需明確各自的責任和權利,建立相關的管理流程和程序,確保合作的有序進行,還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及時交流合作進展和反饋問題,以便及時調整合作方案。
2.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明確合作的內容和方式
合作內容包括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師資培養等方面。校企雙方可以共同制訂課程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和要求。實踐教學可以在企業實際工作場所內進行,學生可以在實際項目中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可以由企業專業人員擔任講師或導師,與學校教師共同培養學生。
(二)實踐基地建設與利用
實踐基地建設與利用為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實踐教學的場所和條件,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關鍵環節,是產教融合實踐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基地建設包括選址、規劃、設計和建設等階段。選址階段需要充分考慮實踐基地對學生實踐教學的便利程度和覆蓋面,應選擇離校園近、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的地點。規劃階段要根據專業特點和教學需求設計實踐基地的功能區域,包括實驗室、實訓場所、模擬工作場景等。設計階段需要結合企業需求和教學目標確定設施設備的配置、布局和數量。建設階段要確保實踐基地按照規劃和設計進行建設,保證各功能區域的設施完備、設備先進。
實踐基地的利用需要充分發揮其在學生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學校應制訂詳細的實踐教學計劃,明確每個階段學生需要在實踐基地完成的實踐任務和實踐內容。教師應根據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來實踐基地開辦講座或指導學生實踐,加強產學合作。
以邢臺技師學院為例,學院作為多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技工院校,在實踐基地建設與利用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學院充分利用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了世界技能大賽的集訓場所,保證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充分鍛煉。同時,學院還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將實踐基地打造成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的實踐場所,為學生提供了貼近實際工作場景的實踐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這種基于產教融合的實踐基地建設與利用模式值得其他中職學校借鑒和學習。
(一)產業需求分析
產業需求分析是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中的關鍵一環,開展產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確保專業設置和課程設計緊密契合產業的實際需求,以培養適應市場就業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在此過程中,學校需要深入研究產業發展趨勢,了解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以及行業標準和技術要求,從而準確把握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
學校通過進行產業需求分析,了解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的發展趨勢,包括了解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前沿領域,如5G通信、云計算、大數據等,以及了解這些領域的市場需求和用工情況。同時,要關注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的新興領域,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為這些領域未來將會成為就業的重要方向。產業需求分析需要學校與企業建立密切的聯系,開展調研和對接,包括與互聯網公司、通信企業、數據中心、網絡安全公司等相關企業進行合作,了解其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要求,這種合作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式來實現,以確保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獲得相關經驗。
此外,學校在專業設置和課程設計中還應參考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認證要求,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二)課程設置與內容設計
課程設置與內容設計是構建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重要環節。通過合理設計課程結構和內容,可以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的、系統的知識,以適應產業發展需要。
課程設置應包括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三個層次?;A課程主要涵蓋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編程語言等,為學生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核心課程應側重網絡技術領域,包括網絡基礎、網絡安全、網絡管理、云計算等,以確保學生掌握核心技能。選修課程則可以根據學生興趣和未來職業方向進行選擇,如網絡設備配置、系統維護與管理等。
課程內容設計需要結合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和行業需求。例如,在網絡基礎課程中,可以涵蓋IPv6、軟件定義網絡(SDN)等新興網絡技術;在網絡安全課程中,注意添加黑客攻擊、安全策略、漏洞利用等方面的內容,這樣的課程內容設計可以確保學生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網絡技術。
此外,課程內容設計需要突出實踐性和應用導向。學??梢砸雽嶒炚n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掌握網絡設備的配置和維護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項目實踐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真實項目中的網絡解決方案和技術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針對特定課程,學??梢栽O計小組項目,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網絡系統的設計、搭建和實施,這種項目實踐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使課程更具實效性。
學校可以將一些國際通用的認證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中,如CCNA、CCNP等網絡認證課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備戰相關的職業認證考試,提升就業競爭力。
(三)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的充實與優化將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教學資源需要從教室設施、實驗室設施、圖書館資料、數字資源網絡平臺等多個方面進行規劃和建設。
教室設施和實驗室設施的建設至關重要。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因此需要擁有現代化的教室和實驗室,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室應配置多媒體設備,支持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實驗室則需要配備高性能計算機、網絡設備、實驗儀器等,以便學生進行網絡配置、故障排除等實際操作,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方法。
圖書館資料和數字資源的建設也是不可忽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知識日新月異,因此,學校的圖書館必須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積極充實和更新書籍、期刊、論文等學術資料,以確保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查詢到最新的網絡技術資訊。同時,數字資源的建設也是必要的,學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在線圖書館系統,使學生和教師能夠方便地進行在線檢索和閱讀相關文獻,這種便捷的訪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網絡平臺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應積極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網絡平臺,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便捷的在線教學、作業布置、成績查詢等功能,這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同時,網絡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在線授課,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育的靈活性和包容性,為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四)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是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的關鍵。學校應積極引進優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人才,包括有豐富實踐經驗、較高學科造詣的教授和資深技術專家。通過校企合作,學??梢匝埰髽I技術骨干和研發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提供最新、最實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此外,學校還應鼓勵現有教職工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技術研討會、學術講座、實踐項目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加強師資培訓至關重要。學校應建立完善的教師培訓機制,定期舉辦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的研討會、學術交流會和教學研討會,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經驗。通過這些培訓活動,教師能夠及時了解行業發展動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學校還應鼓勵教師參與國家級、省級的教育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激勵機制也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學校應建立健全教職工的激勵機制,包括薪酬激勵、職稱評定、獎勵制度等。對于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領域取得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給予相應的榮譽稱號和獎勵,激勵其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工作。此外,學校還應建立教學競賽制度,鼓勵教師通過競賽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五)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是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提高學習的實效性,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踐教學環節應包括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除了傳統的實驗課程,學校還可以開設實踐課程、實習課程、畢業設計等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環節。實踐課程可以邀請行業專家來校授課,介紹最新的技術和實踐經驗;實習課程可以將學生送往企業,讓學生參與實際的項目開發;畢業設計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一個計算機網絡技術項目,使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實踐教學環節應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解決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項目、技術競賽等活動。學??梢越撔聦嶒炇一蛘呒夹g研究團隊,為學生提供創新的平臺和資源。
例如,學校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展示學生的技能和創新成果。學校還與企業合作,將實踐教學與實際項目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踐機會,這種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所需的真實環境和挑戰,有力推動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需要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引入產教融合的理念,構建適應現代產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1]楊盛鑫.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的研究與建設[J].亞太教育,2022(7).
[2]金超.物聯網應用技術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的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3).
[3]黃樹棉.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風,2021(30).
[4]王沿惠.“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28).
[5]薛文波.核心素養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思考[J].品位經典,2020(5).
(作者:張丹凱、李金豪,邢臺技師學院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