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紀東
摘要:我國金融業蓬勃發展,對金融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對我國金融業發展現況及對金融人才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并對蘇州對金融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結合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對高職高專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高專;金融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一、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現況對金融人才的需求趨勢
金融業是現代社會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標志性產業,該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金融日益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金融業的蓬勃發展也對金融工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行業發展變化快,催生新的金融人才需求
金融行業發展變化快,新型金融業態出現、發展迅速。培養金融專業人才時,我們除了
考慮傳統金融機構對于人才的需求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新型金融業態對于人才的需求。有分析文章指出,全球經濟迎來消費經濟時代,虛擬的金融服務非常適合在互聯網發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業務,消費金融也成為近兩年來各路機構競逐的領域,行業人才稀缺。
2.金融業綜合化經營,需要綜合經營的復合型人才
我國金融業態已發生巨大變化。從最初的完全混業,經過分業經營,目前已經通過金融
控股公司和相互參股方式,以及局部業務和產品的交叉經營,實質上形成了和英美類似的綜合經營,但程度上低于英美等國。我國金融機構除了在經營管理水平、風險監控體系、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等問題之外,還缺乏綜合經營的人才。金融綜合經營既需要復合型人才,更需要投資理財等專業能手,否則綜合經營難現活力。目前我國金融業雖吸納了大量專業人才,但還很難適應金融綜合經營和監管的需要。實現金融綜合經營應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提高經營和監管能力,為綜合經營提供發展源泉。
3.金融體系國際化,要求金融人才“多元化”
所謂“多元化”就是懂得要多,要廣,不僅僅是銀行、金融、保險,還包括政治、經濟等等,還要有國際的視野,以適應現在全球化以及同國際接軌的信息時代。金融業人才須具備淵博的經濟、法律知識,全面了解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相關知識,也要求金融業人才擁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具有優良職業操守、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持續快速發展,能否培養出適應國際競爭的高素質金融人才,已成為我國金融業應對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
二、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高專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色,也是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最大區別。產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學、生產勞動、素質養成、技能歷練、科技研發、經營管理和社會服務于一體,不僅能促進高素質勞動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還能將職業院校和企業的研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轉型,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因此,深化產教融合,對于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
在金融行業對中高端人才需求旺盛的情況下,高職高專對金融人才的培養又該盡到哪些責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的內容是面向實際的,是分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與資格?!痹诋a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高專對于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三、明確自身定位,打好基礎
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金融人才屬于熟悉金融業務基本流程、金融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懂英語、會計算機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根據調研報告,企業更喜歡畢業生具備一些實際的操作技能。例如,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時代,金融人才不但要掌握計算機及網絡的基礎應用,還要不斷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知識的應用。高職院校應鼓勵學生多參與由知名金融組織、機構舉辦的各類比賽。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加強對于金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其他院校學生的交流,還可以使得金融機構能夠發現人才,增加學生展示自我,獲取就業崗位的機會。
四、關注企業需求,做好對接
產教融合要實現“五個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通過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關注政府、行業、企業對于人才規格、層次、能力、素質的需求,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合格人才。此外,特別要強調的是“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也就是要建立職業教育體系的開放性機制,使人們能夠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根據個體需要靈活選擇合適的教育和培訓。學生離校后,不一定就完全脫離和學校的關系,他們依然可以通過學校的網絡課程平臺,繼續獲得學習的資源,讓學生在畢業后依然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能夠幫助其向著中高級專業人才、中高級管理人才發展。當然,這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己,增強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五、關注國內發展,放眼國際
在金融體系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我們應當培養具有寬廣知識面和和國際化視野的人才。要達到這個培養目標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加強與國外同層次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師生互換、夏令營、冬令營交流學習活動、學者互訪、聯合辦學等。此外互聯網+教育的興起,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國外現已開放的金融課程資源,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外語傳授的金融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金融行業知識最新的發展動態。
六、結語
教育界和產業界加深產教融合,在“共建、共贏、共榮”方面下功夫。高職高專院校重視具備專業素養、具有良好扎實的金融基礎知識、業務知識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尊重個體的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的規律,重視創新能力的提升教育,并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這樣才能將產教融合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柳友榮,項桂娥,王劍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05:64-68.
[2]曹丹.從“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高校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困惑與思考[J].天中學刊,2015,01: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