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劉科 齊艷麗 童小華
1商洛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商洛 726000;2商洛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商洛 726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占85%以上[1-3]。盡管近年來針對NSCLC的診療技術不斷進步,但該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尋找新的治療靶點和標志物對于NSCLC 的診療及預后評估至關重要。鈣激活的氯離子通道A 4(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 regulator 4,CLCA4)是一種離子通道調節蛋白,在人體中廣泛分布,并參與多種生理過程[4]。CLCA4 可通過調節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信號通路(PI3K/AKT)、Janus 激酶2/信號轉導與轉錄激活子3(JAK2/STAT3)等腫瘤細胞增殖的信號途徑,介導結直腸癌的病理改變[5-6]。而PI3K/AKT、JAK2/STAT3 等腫瘤信號作為NSCLC 病理進展的關鍵信號途徑,部分學者認為CLCA4的表達與NSCLC 的病理進展及預后存在關聯[4]。然而,目前對于CLCA4 在NSCLC 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資料有限,能否成為NSCLC 新的治療靶點尚待驗證[5]?;诖耍疚闹荚谔接慍LCA4 在NSCLC 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研究其與病理及預后的關系,為NSCLC 的診療及預后評估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前瞻性選取商洛市中心醫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6 例NSCLC 患者進行研究。(1)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的臨床診斷[7],術前經病理穿刺活檢確診;②符合手術指征,均行NSCLC根治性切除術,術后留存病理組織送常規病理。美國麻醉師醫學會分級I~Ⅱ級;③TNM 分期Ⅱ~ⅢA 期;④卡氏健康評分>65 分;⑤年齡>18 歲;⑥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轉移癌;②NSCLC 復發;③肝、腎功能衰竭;④合并其他呼吸道急性感染;⑤心腦血管急癥治療期;⑥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⑦病歷資料缺失或不接受隨訪。
本研究通過商洛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2019-001)。
術后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實時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qRT-PCR)檢測癌組織及癌旁正常組織中CLCA4的表達情況。
2.1.資料收集 人口學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吸煙、肺癌家族史;病理資料包括組織類型、分化程度、腫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結轉移。
2.2.CLCA4 陽性表達檢測 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病理組織中CLCA4 陽性表達情況。采用半定量評分法判定結果:染色強度分為無染色、弱染色、中等強度染色、強染色,對應評分依次記為0分、1分、2分、3分;染色數量分為陽性細胞占比<5%、5%~25%、>25%~75%、>75%~100%,對應評分依次記為0分、1分、2分、3分。染色強度和染色數量得分之和≥2分判定為陽性(陽性細胞占比<5%直接記為陰性。)
2.3.CLCA4 表達檢測方法 病理標本置于RNAlater 保護液中,-80 ℃冷凍保存,檢測前離心去除保護劑。將組織標本置于液氮中研磨成粉,依次提取總RNA、逆轉錄成cDNA,-20 ℃冷凍保存,預備PCR擴增。PCR反應體系20 μl,反應條件:95 ℃預變性10 min、變性15 s、60 ℃退火1 min、延伸溫度68 ℃,40個循環。取3個樣本復孔的均值,以CT值為基礎,采用2-△△CT法計算CLCA4 mRNA的相對表達量。
2.4.隨訪及分組 所有患者術后采用門診復查、電話隨訪等方法跟蹤隨訪12 個月,觀察無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情況。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影響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模型,生存曲線Kaplan-Meier 分析與對數秩檢驗,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評估預測效能。

表1 10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癌組織、癌旁正常組織中CLCA4表達分析
癌組織中CLCA4 陽性率及CLCA4 mRNA 的相對表達量均低于癌旁正常組織(均P<0.05)。
42 例Ⅱ期患者的CLCA4 mRNA 表達量為(0.69±0.15),64 例ⅢA 期患者的CLCA4 mRNA 表達量為(0.61±0.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14,P=0.004)。

表2 不同預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
106例患者均正常隨訪12個月,其中非DFS組58例,DFS組4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BMI、吸煙、肺癌家族史、組織類型、分化程度、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非DFS組中ⅢA期患者例數高于DFS組(P<0.05),CLCA4 mRNA表達量低于DFS組(P<0.05)。

表3 10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NSCLC 患者死亡為因變量(是=1,否=0),logistic 回歸分析得出,TNM 分期(OR=4.031,95%CI1.429~11.364,P=0.003)、CLCA4 mRNA 表達量(OR=0.310,95%CI0.109~0.873,P=0.003)均是NSCLC患者DFS的影響因素。

圖1 CLCA4 mRNA預測10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DFS的ROC
ROC 分析得出,CLCA4 mRNA 預測NSCLC 患者DFS 的最佳截斷值為0.60,靈敏度為0.802(95%CI0.715~0.893)、特異度為0.809(95%CI0.721~0.904)、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857(95%CI0.782~0.935)。

圖2 不同CLCA4 mRNA 表達水平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DFS曲線比較
基于5.中CLCA4 mRNA 預測NSCLC 患者DFS 的最佳截斷值,將患者分為CLCA4 mRNA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其中CLCA4 mRNA 高表達組50 例,死亡2 例;低表達組56 例,死亡11 例。兩組患者的生存曲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Log-rankχ2=6.006,P=0.014)。
NSCLC 作為全球生存率最低的實體瘤,基因蛋白的異常表達與腫瘤細胞增殖、浸潤及轉移密切相關[8-11]。根據全球癌癥2020 年數據報道[12],肺癌是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約30%的癌因死亡與肺癌有關,且發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呈現升高趨勢。近幾年隨著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融合基因等]、免疫[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L1)、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抑制劑等)]等生物療法不斷取得突破,肺癌患者的生存效果顯著改善,但5 年總生存率僅保持在20%,且晚期NSCLC 患者的預后更差[13-15]。因此,針對NSCLC 新型診療靶點的探索一直是臨床醫學者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嘗試探究CLCA4 在NSCLC 組織中的表達情況以及與病理和預后的關系,結果表明,與癌旁正常組織比較,癌組織中CLCA4 mRNA 的相對表達量更低,且隨著NSCLC 患者的病理進展,CLCA4 表達量呈降低趨勢。與Li和Huang[6]、陳慧莉等[16]報道的CLCA4 在結直腸癌、乳腺癌中的表達均被抑制一致。Horaira等[17]研究提出,在癌組織中CLCA4基因甲基化改變可導致其表達水平下降。因此,本研究分析NSCLC 組織中DNA 甲基化改變是導致CLCA4 表達降低的原因之一,CLCA4 mRNA 表達量與NSCLC 患者的DFS預后相關,且在NSCLC 患者DFS預測中效能表現良好。同時,CLCA4 mRNA 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生存曲線存在差異,進一步證實CLCA4 表達的變化與NSCLC 的病理進展及預后密切相關。JAK2/STAT3 信號通路被廣泛認為是與腫瘤細胞增殖密切相關的一條信號通路,JAK2/STAT3 信號通路的活化可誘導靶向基因的轉錄及翻譯,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生長和轉移[18-21]。早期研究表明,JAK2/STAT3 信號通路可通過介導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10 等細胞因子激活JAK2酪氨酸激酶,從而使其磷酸化并激活STAT3轉錄因子[22-23]。激活的STAT3可通過轉錄調控啟動子區域的結合,誘導靶基因(如cyclin D1、c-myc、Bcl-2等)的轉錄和翻譯,從而促進細胞周期的進程[24-26]。在肝癌、乳腺癌、肺癌等[27-28]多種惡性腫瘤中都存在JAK2/STAT3 的異常激活。Xiong 等[29]發現CircRPPH1 通過PI3K/AKT 和JAK2/STAT3 信號通路促進NSCLC 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在NSCLC 的治療中可通過阻斷JAK2/STAT3信號通路和抑制msi2 細胞活性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30]。而蔣可心等[31]研究發現,CLCA4對JAK2/STAT3信號通路具有抑制作用,且該信號途徑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及侵襲。因此,CLCA4 與JAK2/STAT3信號通路的相互作用,同樣是影響NSCLC病理進展及預后的關鍵。后續臨床實踐可通過檢測NSCLC癌組織中CLCA4 的變化,輔助診斷或評估NSCLC 患者的病理狀態,且可能成為后續治療NSCLC的新型靶點。
綜上,NSCLC 患者癌組織中CLCA4 表達被抑制,且與病理進展及DFS 預后有關。但鑒于本研究納入樣本量有限,后續仍需完善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證實本研究結論。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吳媛媛: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文章撰寫,統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劉科、齊艷麗:采集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支持性貢獻;童小華:醞釀和設計試驗,分析/解釋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獲取研究經費,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