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月仙 吳海蓉 彭姣 周立德
湘鄉市人民醫院輸血科,湘鄉 411400
慢性難愈合創面是一種由各種外界因素導致的皮膚或組織缺損,且患者經4 周以上常規治療后,仍無法修復完整;該種疾病又稱為潰瘍,包括糖尿病足潰瘍、下肢靜脈性潰瘍、壓瘡、放射性潰瘍等,其發生機制復雜,致殘率高[1-2]。此類患者需要長期住院,且需要接受多次手術治療,但效果仍不理想。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自體血經過離心處理后獲得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其血小板濃度高出全血的4~6 倍,內含大量生長因子,可促進細胞增殖分化及血管新生,促組織修復及再生,使創面得以盡快愈合[3-4]。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加上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增多,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逐漸增多,嚴重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常規的清創及換藥治療不僅療程長且費用高,易影響患者依從性,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給家庭乃至整個醫療系統帶來極大負擔[5]。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PRP廣泛應用于多種學科,從骨科、眼科到如今的整形美容領域,目前已廣泛用于慢性難愈合創面的治療中,成為該領域的前沿技術之一,其自體來源、性價比及安全性高,受到患者的追捧[6-7]。鑒于此,本研究選取2022 年7 月至2023 年6 月期間,湘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4 例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進行試驗研究,探討PRP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22 年7 月至2023 年6 月期間,湘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4 例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為對象進行試驗研究。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慢性難愈性創面;(2)經清創、引流等方式治療1 個月未愈合;(3)凝血功能正常;(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3)近期接受過抗凝治療;(4)合并嚴重血液系統疾病。通過雙色球抽簽的方式進行分組,抽取紅球的患者為對照組,綠球的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齡23~77(46.48±3.34)歲;病程2~22(13.45±2.12)個月;創口面積2~35(16.23±3.12)cm2。觀察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齡23~78(46.12±3.12)歲;病程2~24(14.67±2.08)個月;創口面積2~33(16.12±3.07)cm2。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本研究經湘鄉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批準文號:2018-34-12)。
兩組均先采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患者創面,進行藥敏試驗及細菌培養,將周圍壞死組織清理干凈。
2.1.對照組 采用常規治療。碘伏常規換藥及負壓引流,根據負壓吸引方式,選取負壓裝置;根據創面性狀及大小,裁剪適宜規格的敷料,全面覆蓋在創面上;將周圍皮膚擦拭干凈,使用生物薄膜封貼,持續負壓吸引,以防管道堵塞,定期采用生理鹽水沖洗,1周后更換負壓裝置。
2.2.觀察組 采用PRP 治療。首先,單采法制備自體PRP(儀器廠家:四川南格爾生物有限公司,型號NALXCF-3000),其次制備PRP 凝膠;通過注射器,抽取5 ml PRP,在凝血酶注射器內注入1 ml 葡萄糖酸鈣凝血酶,組裝成PRP 凝膠制備噴槍,再根據1 ml∶200 U 比例制備成PRP 凝膠,根據患者創面大小選擇適宜凝膠,半小時內制備完成;最后PRP 治療,通過自體PRP,將5 ml 的PRP 制備成凝膠狀,嚴密覆蓋創面,然后套上醫用薄膜,以防滲漏,每隔1周更換1次凝膠,共治療2周。
(1)記錄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肉芽組織生長厚度、控制感染時間及住院時間。(2)疼痛評分: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在紙上畫10 cm 長線段,患者根據自身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從0 分到10 分表示疼痛從無到重度。瘢痕增生程度評分: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使用溫哥華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評估,從色澤、血管分布、厚度及柔軟度4個方面進行評估,總分0~15 分,得分與患者瘢痕增生嚴重程度呈反比。(3)創面恢復情況: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通過Bates-Jensen 傷 口 評 估 工 具(Bates-Jensen Wound Assessment Tool,BWAT)評估創面愈合情況,包括傷口面積、深度、邊緣、壞死組織等13 個方面,根據嚴重程度進行計分,每項1~5分,總分13~65分,得分與創面愈合情況呈反比。創面愈合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采用壓瘡愈合評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評估,從創面組織類型、面積及滲出量3 個方面加以評分,總分0~17分,得分與創面愈合水平呈反比。(4)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及治療后14 d,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選擇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買的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步驟實施操作。(5)生活質量:治療1 個月后,采用健康調查簡表(36-item Short Form,SF-36)對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估,從軀體、生理、社會、情感及健康等8個維度加以評估,總計36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0~5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呈正比。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采用()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控制感染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更短,肉芽組織生長厚度更高(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注: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
?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VAS 評分及VSS 評分均得以下降;觀察組疼痛VAS 評分及VSS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及瘢痕增生程度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及瘢痕增生程度評分比較(分,)
注: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VAS為視覺模擬評分法,VSS為溫哥華瘢痕量表
?
兩組患者治療后BWAT評分及PUSH評分均得以下降;觀察組BWAT 評分及PUSH 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創面恢復情況比較(分,)

表3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創面恢復情況比較(分,)
注: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BWAT為Bates-Jensen傷口評估工具,PUSH為壓瘡愈合評分量表
?
兩組患者治療后CRP、IL-1β 及PCT 水平均得以下降;觀察組CRP、IL-1β 及PCT 水平均比對照組低(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CRP為C反應蛋白,IL-1β為白細胞介素-1β,PCT為降鈣素原
?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5。
表5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自體富血小板血漿治療
?
慢性難愈合創面由內外因共同作用導致,使創面無法正常愈合,不少學者認為,其發生與創面組織內缺乏內源性生長因子有關[8-9],加上上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等組織修復細胞處于“休眠”狀態,使得細胞膜相應生長因子受體下調[10]。該種疾病治療周期長且治療難度大,患者常合并各種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腦出血并發癥等,發生后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使其生活質量下降[11]。常規的治療措施如碘伏常規換藥及負壓封閉引流等,其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且不少研究認為,單一常規治療措施存在一定局限性[12-13]。
研究證明,PRP 可作用于創面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使血小板得以激活,巨噬細胞失去活性,進而促進大量生長因子及腫瘤壞死因子釋放,誘導細胞增殖及分化,促進創面修復[14]。此外,PRP 中含有大量纖維蛋白,給細胞的修復提供良好的內環境,可刺激組織再生,使創面得以更好愈合[15]。研究顯示,PRP 內含有大量血小板、白細胞,可在促進局部創面修復的同時,清除壞死組織,提升局部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創面恢復[16]。PRP 從患者自身獲取,可避免免疫排斥情況的發生,不用擔心基因制品使人類遺傳結構發生改變,有著極高的安全性[17]。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控制感染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肉芽組織生長厚度更高,與朱常青等[18]研究結果相印證,可見PRP治療效果更佳。分析原因:PRP 可釋放出大量生長因子,刺激內皮細胞增殖,促進血管生成,促進基質合成,改善血液循環,使新的肉芽組織得以生長,創面得以盡早愈合,抑制局部厭氧菌感染,促使患者盡快出院[19-20]。
研究顯示,采用濕性愈合敷料+PRP 治療老年深Ⅱ度燒傷難愈合創面患者,可降低其VAS評分及VSS評分,證實了該種治療方式在減輕患者疼痛,促進瘢痕修復,提高創面美學效果方面有著顯著作用[21]。李忠興等[22]也證實了采用PRP 治療下肢慢性難愈合傷口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外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疼痛及瘢痕增生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與以上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印證。PRP 可減輕患者疼痛,促進瘢痕修復。瘢痕的形成極其復雜,機體炎癥反應可促進膠原合成,使纖維細胞增生,進而形成瘢痕,而受個體差異影響,瘢痕出現后會使受損的組織張力異常,導致其他并發癥發生,影響瘢痕美觀[23]。PRP 中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等細胞因子,可有效抑制菌群生長,降低創面感染風險,提升抗生素殺菌能力,同時其含有大量纖維蛋白,可減少創面出血,減輕患者疼痛[2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BWAT評分及PUSH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與侯雅等[25]的部分研究結果相印證,進一步證實了PRP 治療可促進創面愈合。PRP 為創面愈合提供良好的環境,創面在封閉的環境下,多種生長因子發生協同作用,重構細胞外基質,促進血管生長,使創面得以修復[26]。鄭耿彥等[27]研究結果顯示,采用PRP 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更高,進一步驗證了PRP治療的優勢。
研究顯示,創面治療效果與其炎癥因子水平有關,CRP為急性蛋白質,是機體感染或組織受損時的敏感指標,其異常升高表示機體出現炎癥和組織損傷[28]。IL-1β 介導損傷部位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促進疼痛傳遞,促進突觸活動,促進慢性疼痛發展。PCT 為細菌感染后刺激細胞釋放的蛋白質,檢測其水平可確定有無嚴重細菌感染,若其水平顯著升高,則提示為細菌感染[2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RP、IL-1β及PC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與來慶東等[30]的研究結果相印證,提示PRP 可降低炎癥反應。PRP制作成凝膠后,可粘合組織缺損部位,以防血小板大量流失,使血小板功能得以最大化利用,同時大量血小板可趨化各種炎性細胞產生活性氧代謝物,殺滅外來病原體,抑制細菌生長,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發揮較好的消炎效果[15]。
綜上所述,慢性難愈合創面患者采用PRP 治療有著顯著成效,不僅有助于創面愈合,還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減輕炎癥反應,促進外觀改善,全面提升其生活質量,臨床價值顯著。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歐陽月仙: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吳海蓉: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彭姣、周立德: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指導,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