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苑玲 陳文藝 吳雪琳 胡燕卿 Yaqoob Muhammad Danish 劉康興
1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普通外科,廣州 510630;2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廣州 510630
跖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的皮膚科臨床常見疾病,以足底或足趾疣狀增生性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1]。目前,臨床上治療跖疣的方法眾多,如冷凍、微波、激光、局部注射藥物等,但普遍存在創傷較大、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易復發等缺點[2-5]。因此,尋求一種治療創傷較小、治療復發率較低的治療方法成為目前跖疣臨床研究的熱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對150 例跖疣患者進行隨機分組進行治療,比較純中藥制劑派特靈、液氮冷凍治療和CO2激光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就診,均經肉眼和/或病理檢查、以及皮膚鏡檢查確診的150 例跖疣患者,均符合跖疣診斷標準和特征[6-8]。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哺乳期及孕期、嚴重免疫缺陷、嚴重感染、有外用藥禁忌等,且最近1 個月內未進行針對此病的任何治療。將入選患者隨機分入派特靈組(50 例)、CO2激光組(50 例)和液氮冷凍組(50 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則要求。
派特靈組50 例患者常規碘伏消毒后,用手術刀片去除表面較厚角質,見基底小的點狀出血且未明顯出血,用浸有派特靈藥液(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棉片濕敷疣體部位1 h,每日一次,連續使用5 d,停藥2 d 為1個療程,連續使用4個療程。
CO2激光組50 例患者常規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注射麻醉,用CO2激光(廣州市華南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型號:MDDEL901B,波長10 600 nm,功率5~20 W)灼除疣體直至創面呈淡褐色為止,外用碘伏和消炎類藥膏預防創面感染。
液氮冷凍組50 例患者常規碘伏消毒后,用無菌棉棒蘸取液氮,接觸疣體冷凍治療10~15 s,反復3~5次。
分別對3 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4 周和12 周,比較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疣體完全脫落,皮膚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疣體消退>80%;好轉,疣體消退50%~80%;無效,疣體脫落<50%或疣體未脫落。臨床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所取得數據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相關統計學整理和分析,繪制圖表,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派特靈組50 例患者年齡(30.25±10.52)歲,病程(10.5±6.5)個月;其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初次發病者20 例,反復發病者30 例;皮損單發15 例,兩處及以上部位35 例。CO2激光組50 例患者年齡(28.65±11.25)歲,病程(12.6±5.8)個月;其中男性30 例,女性20 例;初次發病者20 例,反復發病者30 例;皮損單發20 例,兩處及以上部位30 例。液氮冷凍組50 例患者年齡(25.15±9.65)歲,病程(14.5±5.8)個月;其中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初次發病者27 例,反復發病者23 例;皮損單發20 例,兩處及以上部位30 例。3 組年齡、性別、病程資料可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結合跖疣療效判定標準,并經皮膚鏡檢查進一步確定,治療結束后4 周,派特靈組臨床有效率為94.0%(47/50),CO2激光組臨床有效率為84.0%(42/50),液氮冷凍組臨床有效率為80.0%(40/50),3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8,P=0.025),CO2激光組與液氮冷凍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19,P=0.532)。見圖1、表1。

圖1 派特靈治療跖疣(A:病理檢查,HE染色,10×10;B:病理檢查,HE染色,10×40;C:跖疣治療前;D:跖疣經派特靈治療后4周復診;E:跖疣治療前皮膚鏡檢查;F:跖疣經派特靈治療后12周復診皮膚鏡檢查)

表1 3組跖疣患者治療結束后4周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12 周,派特靈組臨床有效率為88.0%(44/50),CO2激光組臨床有效率為78.0%(39/50),液氮冷凍組臨床有效率為72.0%(36/50),3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93,P=0.031),CO2激光組與液氮冷凍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021,P=0.328)。見表2。

表2 3組跖疣患者治療結束后12周臨床療效比較
派特靈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12 例患者出現局部皮損灼熱和疼痛感,6 例患者出現用藥局部皮損輕度紅腫,予以復方多粘菌素B 軟膏外用后好轉。CO2激光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15 例患者出現局部皮損淺表糜爛、延遲愈合,予以碘伏和復方多粘菌素B 軟膏外用后好轉。液氮冷凍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16 例患者出現患處大皰、部分血皰,予以常規消毒、針刺放液后,輔以復方多粘菌素B 軟膏外用后好轉。所有患者不良反應出現后均不影響治療療程。
跖疣是發生于足底或/和足趾的尋常疣,是皮膚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由HPV 感染所致,引起跖疣的HPV亞型主要包括 HPV-1、HPV-2、HPV-4、HPV-27、HPV-57 等,與引起尖銳濕疣的HPV 亞型不同[1,9]。足部外傷、摩擦、受壓以及足部多汗等均為跖疣的發病誘因。跖疣臨床表現一般為足底或足趾受壓部位的圓形、邊界清楚、表面高度角化粗糙的皮損,周圍可繞以稍高增厚的角質環,數目不定,時間經久后往往聚集成群融合成片。患者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隨著疣體的增長變厚可有不同程度疼痛、壓痛[1,6,9-12]。
跖疣的臨床傳統治療方法有多種,如液氮冷凍、CO2激光、微波、局部注射平陽霉素等藥物、外用高濃度水楊酸或冰醋酸等藥物、直接手術切除等,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2-6,13]。吳棟杰等[14]采用5 種不同方法治療頑固性跖疣,治療2 個月后結果顯示:CO2激光聯合局部注射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 有效率可達94.00%,單用CO2激光治療有效率明顯降低(78.00%),而單用局部注射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 有效率更低(44.00%),液氮冷凍也有一定臨床效果(56.00%),而外用氟尿嘧啶軟膏療效最差(有效率僅為32.00%)。對于多發跖疣患者常存在治療后反應大、愈合時間長、易致瘢痕愈合、合并感染等不良反應。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復發率低的跖疣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有學者嘗試溫熱療法、光動力治療、阿維A 聯合光動力治療、中藥浸泡聯合光動力治療等方法治療跖疣,取得一定效果[15-23]。
派特靈是近年來應用于治療HPV 感染的純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鴉膽子油、大青葉、苦參、金銀花、五倍子、蛇床子、黃芪等多種中藥。該制劑具有強滲透性、可以迅速穿過表皮細胞間隙到達表皮基底層。派特靈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難治性尖銳濕疣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效果[17-23]。派特靈可能通過可干擾、阻止HPV-DNA 的合成,并可誘導細胞凋亡,同時腐蝕、剝脫角質、凝固破壞HPV感染角質細胞,促進跖疣皮損表皮細胞脫落[23-30]。
本研究采用外敷派特靈、CO2激光治療以及液氮冷凍治療,在治療結束后4周和12周隨訪,觀察臨床療效。結果顯示:不管在治療結束后4周還是12周,派特靈外敷、CO2激光治療、液氮冷凍治療對跖疣均有效,但派特靈明顯優于CO2激光治療、液氮冷凍治療。
綜上所述,純中藥制劑派特靈治療跖疣具有一定的優勢,可同CO2激光治療、液氮冷凍治療一樣,作為跖疣治療的新方法、新手段廣泛應用于臨床。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志謝感謝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術公司陳佳瑩、王慧女士在操作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
作者貢獻聲明劉苑玲:醞釀和設計試驗,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陳文藝:醞釀和設計試驗,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吳雪琳: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胡燕卿:采集數據,獲取研究經費,指導,支持性貢獻;Yaqoob Muhammad Danish: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劉康興: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