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進一步強調了“大單元教學”,提倡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把握以“學生為中心”的“大思想”,以某種“大主題”,對相關知識和資源進行整體性整合設計,提出全新的大任務與大問題,進行結構化教學。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背后邏輯,加強學生學習的遷移、應用和創造,進而實現深度學習,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研究中的足球“大單元教學”是指在一學期內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利用24課時,將該學期計劃學習的足球知識和技能進行整體性設計,形成連續性、結構性、專項性的教學內容,來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實施動態分層教學的困境
在初中足球教學中,實施動態分層教學是一個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參與度的良好策略。如,初中階段的男生和女生在體育愛好、運動動機、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個性化指導教學,以滿足不同性別學生的需求。然而在實踐中,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會遇到一些常見問題。
1.分層標準難確定,分層方法較為單一
確定分層的標準是關鍵,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足球技能、體能、興趣等因素,在初中足球男女動態分層走班教學中,確定分層標準是首要難題。分層需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足球技能、體能、興趣、學習態度等多個維度,每個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都有所不同。如何量化這些因素,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分層標準,是一大挑戰難題。在實際分層上,教師主要根據學生的足球成績、技能和興趣進行分層教學,這種分層標準過于籠統模糊,分層方法較為單一,沒有根據學生足球運動素養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分層標準,無法確保分層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教學資源難分配,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教學資源是動態分層教學的重要支持內容。分層教學代表不同層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資源需求。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往往面臨場地、器材、師資等資源有限的問題,教學資源并沒有得到合理分配,幾乎每個層次都具有相同的教學資源,這完全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無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必要的支持。如,技術較好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實戰演練機會,初學者則可能需要更多的基礎技能訓練,但是學校沒有采購足夠的實戰演練教具、提供較多的實戰場地,導致技術較好的學生在分層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拔高式的教學指導。此外,動態分層還要根據學生的動態變化,及時優化分層,調整分層方法和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優分配。
3.學生心理難適應,產生負面教學影響
部分學生認為足球動態分層走班教學就是根據他們的成績進行分班,優等生與優等生同班,學困生與學困生同班,這對部分學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動力產生了負面影響。他們可能會感到羞愧或挫敗,也可能會讓學生之間產生新隔閡,增加同伴間的壓力和競爭感,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動態分層走班教學,進而影響集體精神和班級凝聚力。同樣在性別方面,男女生無論在心理機制、身體技能、已習得的技能等多方面,都不在一個層次,如果強制性將男女生一起分層教學,必然會引起雙方的心理適應問題。
4.教學內容不連貫,不利于學生持續發展
不同層次班級在教學進度、難度和重點上存在差異,動態分層意味著學生可能會在不同層次之間流動,經常出現從一個層次升級或降級到另一個層次。如果層次之間缺乏連貫性,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知識斷層或技能缺口,難以適應新層次教學內容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足球學習能力、興趣、技術發展等綜合素養上的動態變化,設計具有連貫性和邏輯性的教學內容,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學生能夠在不同層次上獲得系統的訓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進行連貫性設計,確保各層次之間的教學內容相互銜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個性支持和精準指導,從而抑制了學生對足球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實現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的持續發展。如果學生長期處于同一個層級,也容易削弱對足球的興趣,降低參與積極性。
二、實施動態分層教學的策略
1.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明確分層教學標準
實施動態分層教學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個體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個人發展的最佳階段實現進步,全面發展[1]。在《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背景下,初中足球的教學目標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目標為指導,基于學生的足球技能、體能、興趣、健康行為、體育道德和學習態度等方面,設計系統性、層次性教育目標,并根據目標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既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還關注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學生在分層時或者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時,不再局限于成績分層的困擾,減輕了他們的同伴壓力和競爭感。
2.系統設計教學內容,確保動態分層連貫
足球大單元教學強調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一個學期內的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性設計,從而保持教學內容的連貫性,不再選擇單個技術、單個戰術進行孤立性、零散性教學,而是將足球運動作為一個整體,挖掘各個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構建城全新的結構化知識體系[2]。實現各項足球技術之間的有效聯結,從“單一技術”轉向“整合鏈接”,確保學生在足球技能、體能訓練、戰術理解等方面獲得系統性的學習和訓練,促進學生全面提高。如,教師根據大單元教學目標,將足球一學期的教學內容,設計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訓練—競賽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針對學生層次將此6個內容的具體要求進行層次化設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動態變化中,進入不同的層次,以此接受適合自己的教學,保持連貫性學習、持續性進步。
3.靈活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在《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背景下,如何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探究,靈活遷移和應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實現創造性學習,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是提升教學趣味性,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足球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探究參與的重要手段[3]。初中足球大單元教學倡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大目標、大任務,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群和系列學習活動,啟發學生由易到難,動手實踐,深度體驗、理解和感受完整的足球運動。因此,教師將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學習計劃,靈活選擇學習方法,如小組合作、研學教學法、項目式教學法、信息化教學法、翻轉課堂、案例講解法等;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視頻分析、技能訓練、比賽競賽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個性需求。
4.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評估學生情況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是分層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進步進行相應的分層調整和個性指導。將大單元與動態分層走班有機結合,能夠充分解放教師的教學時間和精力,讓教師作為教學的旁觀者和指導者,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持續觀察、記錄、分析和評估學生的進步,及時發現學生在技能、體能和態度上的變化。從而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動態調整教學分層,鼓勵學生在達到一定水平后向上一個層次流動,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和動力,激勵他們不斷進步[4]。因此,教師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設計全面、公正的評價體系,包括技能測試、體能測試、參與度和進步程度等,進行定期評價,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步空間,并將結果作為調整分層和教學方法的依據,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資源分配,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在實施動態調整機制時,教師還需要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進步,理解動態分層走班的意義,消除片面負面理解,從而支持和配合分層教學。
5.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是實現初中足球分層教學的重要保障。首先,全面評估足球場地、器材、師資等教學資源,明確不足之處,并進行合理組合、搭配和采購,制訂明確的資源分配計劃,建立一個持續的資源管理和優化機制,確保每個層次的資源充足,實現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其次,還要合理應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法,將抽象難懂的足球知識轉變成靈活生動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參與度,并促進個性化學習。如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課程資料庫,為學生提供課程材料、視頻教程,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媒介實現在線討論和作業提交,使學生在動態分層教學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線上學習內容,提升學習體驗。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跟蹤、記錄、收集和分析學生的練習和比賽等數據,以識別趨勢、優勢和改進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潘玉青.初中體育課堂開展走班制分層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2022(15):152-154.
[2]黃健.初中足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路徑與策略[J].體育教學,2022,42(8):20-23.
[3]李日俊.初中足球分層走班教學現實困境及解決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17):16-18.
[4]李昱達,朱衛東.動態男女分層體育課程設計與策略紓解[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3):221-225.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中學校園足球發展長效機制研究——以廣州市為例”(課題編號:20221401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