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還提出了跨學科的語文教學主張。這一語文教學主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鏈接其他學科的課程資源、素材。筆者認為,語文跨學科教學應當根植于學生的經驗之中,要融入、滲透學生的經驗,利用學生的經驗,豐富學生的經驗。這里的經驗,包括了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經驗,也包括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大教學觀”。對于學生的跨學科語文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學科視域”下的跨學科學習,二是“生活視域”下的跨學科學習。這兩個層面的跨學科學習,都統(tǒng)一于學生的經驗之中。跨學科教學應當基于學生的經驗進行,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經驗。
源于學生的經驗是語文跨學科教學最鮮明的特質。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教師要給學生打造一種經驗性的物型場域、心理場域,讓學生置身經驗場域中積極主動地觀察、思維、想象。立足于學生的經驗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跨出去”,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語文。
比如,教學《落花生》一課,教師必須充分應用學生的學習經驗,一方面是種植花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初步了解花生的種植過程;另一方面要融入《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相關內容,將“體面”等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筆者將“體面與做人”作為跨學科教學的結合點,設置了這樣的問題: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生活中有沒有不講體面而對別人有好處的人?生活中有沒有既講體面又對別人有好處的人?這樣的研討,既能深化學生對“花生”品格的認知,同時又能引導學生超越對“花生”品格的認知。為了豐富學生對“花生”的認知,筆者引入了《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我參與,我奉獻》一課的相關內容。跨學科課程的引入,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讓學生不僅認識到了“做人”的道理,更體會到“默默奉獻、不慕虛榮”的高尚品格。
教師將《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的相關內容等引入語文跨學科教學之中,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富有思想性、人文性、教育性。
教師進行語文跨學科教學,不僅要基于學生的經驗,更要巧借學生的經驗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從經驗中汲取素材和資源,還可以引導學生從經驗中借鑒方法,濡染情感。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就語文教語文”“就語文學語文”的固化、封閉格局,在教學中融入學生的經驗。
比如,教學《草原》一課,筆者在教學中就融合了多學科知識。首先,借助信息科技從網絡上下載與草原相關的視頻,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形成基于個體經驗對草原的認知。其次,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適度、適時引入相關學科的課程資源。如在引導學生解讀課文中描寫“草原小丘”的一段話時,筆者就讓學生結合美術學科中學習的“水墨畫”知識,體會文本中的“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引導學生暢談“渲染”“勾勒”的內涵。在教學中,筆者還讓班上學習過美術“國畫”創(chuàng)作的學生,現(xiàn)場表演用宣紙、水墨和色彩等進行“渲染”,用毛筆、宣紙等材料進行“勾勒”。學生通過“渲染”“勾勒”進行創(chuàng)作,深入了解“渲染”“勾勒”的區(qū)別,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描寫草原所用語言的精準、精妙。學生發(fā)現(xiàn),渲染往往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效果,能夠形成一種意境,而勾勒就是讓畫中的事物邊界更加清晰,卻不能讓畫面形成一種意境,進一步體會草原的美。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入多學科資源、素材,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要賦予學生一雙跨學科的眼睛,讓學生從多學科視角理解語文學科內容。
語文跨學科教學能打開學生的經驗時空,豐富、拓展和延伸學生的經驗過程。教師實施語文跨學科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跨出”,更要引導學生“跨回”。跨回,就是要讓學生的跨學科語文學習回歸語文本體,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跨學科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跨學科語文學習搭建平臺,提供學習支架。
比如,教學《松鼠》一課,筆者引入了《科學》學科中介紹松鼠的一些知識,并且以課件展示了松鼠的介紹,強化學生對松鼠的認知。在豐富學生對松鼠的感性認識之后,筆者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教材的文本,將語文要素也就是說明文的說明方法作為引導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這樣的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語文課文的內容、文體。
跨學科語文教學注重增進學科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統(tǒng)整“學科視域”與“生活視域”,要求教師的語文跨學科教學要根植于學生經驗。在實施語文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經驗,回歸學生的經驗。只有讓學生的經驗與學生的語文學習無縫對接,才能讓學生在語文跨學科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
總之,跨學科語文教學應當合理選擇相關的教學內容,用合適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跨學科設計,加強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學情分析,讓跨學科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在跨學科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激活學生的跨學科課程學習經驗,另一方面要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跨學科自主學習,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