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慧
新課標強調構建學習任務群。針對習作教學,統編教材借助單元要素,通過講讀、自讀與單元習作等方式進行落實。從實際教學來看,不少學生缺乏習作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借助項目化,通過構建相應的學習任務群,創設生活情境,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在統編教材中,學生核心素養主要通過單元要素,借助相應的語用訓練進行落實,借助單元教學進行整體推進。
比如,教學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貓》,針對第二小節前三句,教師可以結合課后習題進行項目習作訓練。
師:同學們,認真讀一讀第二小節前三句,說說重點描寫了貓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生:這三句話不僅寫出了貓老實的特點,還寫出了它貪玩的特點。
師:是的。我們在讀這三句話時,頭腦里就會聯想到作者那種對貓無奈且喜愛的神情。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的人或小動物,也具有這種矛盾的雙重性格。
生:我家也有一只小貓,有時非常乖,有時卻非常調皮,老繞著我的腳跟玩耍。
生:我的妹妹也非常調皮,經常搶我的玩具,玩壞了也不賠,我卻非常喜歡她。
生:我家有一只小狗,它非常可愛,如果我不帶它出去玩,它就會汪汪大叫。
師:我們來設計一張個性化的名片,把你熟悉的人,或者身邊熟悉的小動物介紹給同學們,要盡可能突出人或動物的雙重性格,寫出矛盾的特征。大家可以參照課文第二小節前三句話的樣式,前兩句寫一種特征,后一句寫一種特征。
(學生自由練筆,設計具有雙重性格特征的個性名片)
這一項目化習作訓練,主要是基于單篇習作進行的,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主要是基于讀,借助多種形式朗讀,著重體會文本的寫作特點;第二個步驟,立足于寫,通過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從文本到生活,在喚醒他們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推進項目化習作訓練,幫助他們落實單元要素,發展語文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進評價與展示環節,組織他們進行自評與互評,鼓勵他們進行“大表白”,著重突出優點,激發寫作興趣。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重新建構知識體系,而且還能在項目化習作訓練中鍛煉語用能力。
相對而言,統編教材雖然每個單元都單列習作訓練,但是該習作卻與本單元緊密相連,將單元要素內化過程具體化。針對單元習作,教師不應人為割裂習作與單元之間的聯系,而是從單元導讀開始,結合講讀、自讀課文,以及學習園地,有針對性地滲透單元習作訓練,借助項目化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從句到段,再從段到篇章,通過觀察實踐、交流創作、展示分享等形式,內化單元要素。
比如,教學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人文主題為“作家筆下的動物”,單元要素為“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該單元的講讀課文主要編排了老舍的《貓》《母雞》和豐子愷的《白鵝》。該單元的習作要求,不僅僅寫動物,而且還要抓住特點寫出情感。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單元習作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化習作訓練。
師:我們將在“班級之家”微信平臺上開辟“我身邊的小動物”專欄,陸續刊登你們的作品。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理一理該單元的課文是怎樣描寫小動物的,也來寫一寫身邊的小動物。
生:學習《貓》一課后,我了解到作者寫貓具有雙重性格的方法,打算寫一寫我家的小狗。
師:針對貓的雙重性格特點,你可以學習老舍的寫作方法,嘗試運用“說……吧……的確……可是”這一句式,相信你一定能夠寫出小狗的矛盾性格。
生:在《母雞》一課中,我們重點學習了對比的寫作方法,作者利用對比的方法表達了自己對母雞的贊美之情。我準備利用對比的寫作方法,寫一寫我家的倉鼠。
生:《白鵝》一課重點寫出了大白鵝的“高傲”。作者是從大白鵝的叫聲、走路的樣子、吃相等方面進行描寫的,在結構上采用“總分”的方式,還采用了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在習作中,我準備采用“總分”結構進行仿寫。
教師圍繞項目任務驅動,指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寫作訓練,最后給習作配上插圖。如有可能,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里分享各自的寫作心得,鼓勵他們說一說重點借鑒了哪篇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寫作。
習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集中體現了學生的語文知識與水平,而且還能打破學科限制,將學生積累的各科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針對習作訓練,教師不能局限于語文學科,而應具有跨學科意識,站在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的高度,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化習作訓練。
比如,教學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師可以隨文穿插跨學科項目化習作訓練,設計“我眼中的爬山虎”的主題活動,鼓勵學生搜索資料,借助手抄報、名片設計、朗讀等形式進行多元展示,引導他們在語文、生物、美術等學科之間,進行融合寫作。
1.朗讀。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經典段落,讀一讀,找一找描寫爬山虎腳外形的句子。
2.觀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觀察爬山虎的腳,說一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攀爬的。
3.扮演。學生用自己的動作演示爬山虎腳的攀爬過程。
4.制作。學生嘗試用手抄報介紹爬山虎,配上合適的插圖。
5.訓練。學生采用自己熟悉的文體,比如科普文或者童話,寫一篇有關爬山虎腳的文章,重點寫出“攀爬”的特征。
不同的活動方式,涉及的知識點是不同的。針對這些跨學科項目化習作訓練,教師不應刻意引導,而應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完成習作。
總而言之,統編教材習作教學項目化的具體路徑還有很多。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認真研讀教材,站在學生發展的高度,對習作教學內容進行統籌整合,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