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蘭
摘要:將國學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小學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僅能豐富小學課程的內容,也可以促進我國優秀文化在小學階段的傳播,提升文化自信建設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先說明國學與各學科融合的意義,再敘述融合現狀,最后融合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學各學科融合策略
引言: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在小學國學與各個學科有效融合過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
一、國學與各學科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從小學教育教學層面來說,國學教育和小學各個學科的有效融合,不僅踐行了全員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目標,而且有效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實踐意義
首先,國學教育與小學各個學科融合有助于促進國學教育的延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其次,通過深入地挖掘國學教學與各個學科的契合點,不斷地提升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最后,深入推進國學教育與小學各學科的融合教育,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國學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現狀
在《誦讀經典,傳承文化——淺析小學語文國學經典誦讀教學的策略》中,作者提到,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教師有必要運用誦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中也談到,中國歷史上涌現出很多的優秀典籍,現也已成為非常重要課堂教學內容。這需要教師應運用高效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其中,也有諸多文章探討數學、音樂等學科中滲透國學文化的內容,可見國學與各學科的融合,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有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發展。
基于上述敘述情況來看,國學教育主要以語文學科的融合為主,以其他學科融合教育為輔。因此,國學經典還能挖掘更多新的內容。
三、國學與各學科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創建校園國學氛圍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需要充分發揮出校園環境的作用。例如,國旗下講話以及紅領巾廣播站對二十四節氣進行宣傳,讓所有師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或者播放古典的文章吟誦曲目以及專家講座的錄音,不斷加深對經典閱讀名作的理解,讓國學經典成為學生共同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
(二)加強國學小本課程的建設
國學課程應該有自己的課程標準、教學計劃、教科書,而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都是以課程標準來實現的。一方面,學校需要專門設置每周一次的國學興趣班,不同年級分層次上課;另一方面,在各個學科中滲透國學教育。如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適當加入我國古代藝術相關的知識,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優秀戲曲以及雜技知識,深入推進國學教育與小學各學科的融合教育。
(三)開展多樣化的國學教育形式
結合學生們課外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及傳統節日開展國學實踐活動,讓小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如重陽節、中秋節等節日中進行禮儀教育,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實踐中了解國學內涵,將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身體力行于生活中。
數學組老師充分挖掘數學課程中的典型人物或是教學內容,精心策劃數學節活動,通過演講、誦讀和講故事等方式,將學科與國學經典有效融合;美術組教師通過展開國畫、剪紙、泥塑等這些藝術實踐活動,傳遞優秀的傳統文化特色;音樂組教師別出心裁,在迎新晚會上邀請學生們唱革命歌曲等,都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以及傳承。
結論: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開始喜歡國學,將國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也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對國學與各學科融合,以此增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強學生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朱秀香. 誦讀經典,傳承文化——淺析小學語文國學經典誦讀教學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193-194.
[2]楊麗.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品位·經典,2021,(13):164-166.
[3]彭輝. 小學“國學+”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臨沂市河東區長春路實驗小學為例[J]. 現代教育,2019,(04):35-36.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國學與各學科融合的創新探究》,課題批準號:XJK21CJC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