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燦坪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 福建 福州 3661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制造業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自2010 年以來,我國制造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在2023 年我國制造業發展態勢總體穩定,并且該領域的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國家不斷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動制造業提質升級。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 部門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指出,要把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多部門出臺切實舉措推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經過多年的努力,福建省工業總量從全國第11位躍升到第6 位。2023 年以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位居東部地區第1 位。當前,福建省正朝著產業更好、結構更優、動力更強、活力更足的先進制造業強省穩步邁進,先進制造業相關企業法人單位數不斷增加,使得先進制造業競爭力不斷加強。但是,在福建省推動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的過程中,仍存在著制約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亟待研究解決。
縣域發展是福建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根據《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得知,從2022 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收入規模來看,全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平均規模為678.2億元;在福建省83 個縣域中,收入超過2 000 億元的縣域有8 個,1 000~2 000 億元的縣城9 個,500~1 000億元的縣城17 個,150~500 億元的縣城29 個,低于150 億元的縣城20 個。
從表1 可以看出,福建省對于制造業的投資金額不斷增加,并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在2021 年制造業相較2019 年多投入了543.03 億元,且制造業的投入高達31%;批發和零售的增長率相對較低;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在2019—2020 年投資有所降低,但在2021 年有所回升;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占比分別為14%和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看來,該行業人員數量相對比較少,增長率比較高。
表1 福建省制造業投資金額數量現狀 單位:億元
1.2.1 制造業投資金額占比少
產業投資不僅有助于創造或衍生出新的企業,而且可以給現有企業發展帶來動力。同時,新企業的加入可以使得行業產業發展擁有更高的活躍度。目前,福建省先進制造業投資金額正處于發展期,投資金額的增長既有助于推動項目規模擴大,又可以讓單位加大生產技術革新,提高競爭力與發展潛力。此外,福建省根據成本指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指標,對各地市發放科技創新券補助金,以不斷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為先進制造業提供資金資助,積極推動制造業發展。但是,相較于其他省份,廣東省2021 年制造業的投資比2020 年增長了18.7%,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了24.6%,浙江省2021 年制造業的投資比2020 年增長了19.8%,而福建省在制造業的投資金額相較于上一年只增加約5.7%。對比臨近省份,可以清晰看出福建省對于制造業的投資力度仍顯不足。
1.2.2 發展仍以傳統制造業為主
當前,傳統制造業仍在福建省制造業中占主導地位,先進制造業發展規模不大。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 年福建省生產總值53 109.85 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5 078.20 億元,增長5.4%。在該年度規模以上工業的38 個行業大類中,生產總值增長率從高到低分別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40.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7.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5%、汽車制造業增長5.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6.7%。在數字百強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排名中,福建入選4 個地市,但是排名皆在二十名以后。并且,在全國34 個省份中,福建正處于追趕者狀態,在數字經濟活力指數中福建省并沒有任何地區進入全國十強中。因此,可以看出,在福建省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傳統制造業仍占較大比重,人工智能、 “互聯網+” 和大數據方面融合制造業的發展方面仍然不足,利用數字技術帶動制造業發展方面仍未獲得實質性突破。
1.2.3 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不突出
福建省優勢產業不明顯,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不足。以新能源產業為例,擁有寧德時代、星云股份等上市企業,正以引領電池行業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為方向,努力構建產業集群,但是仍處于發展階段,在聚合方面仍存在不足,上下游產業價值鏈不完善,沒有形成足夠強的優勢產業。臨近省份浙江,通過培育 “415X” 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力打造優勢產業。例如海康威視,其公司聚焦于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和智慧業務,構建開放合作生態,為公共服務領域用戶、企事業用戶和中小企業用戶提供服務,致力于構筑云邊融合、物信融合、數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數字化企業,僅在浙江省內就有49 所相關智能家居企業,與其相競。廣東也在積極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例如家電制造業領域,廣東擁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企業,積極構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在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上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兩者結合其自身的實際情況,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優勢產業。省份利用優勢產業,提高自身在該行業的競爭力,擴大自己的知名度,使得帶動其他相關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相對而言,福建省先進制造業規模不足,特色不夠鮮明,萬億級制造業產業亟待培育。
福建省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并在數字技術、軟件等產業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為發展先進制造業奠定良好的產業基礎。鑒于存在上述制約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諸多問題,為推動福建先進制造業發展,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解決。
構建產業集群是建設制造強省、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路徑。發展先進制造業,應當充分利用產業集群所提供的生產要素資源和配套服務,促進政策、市場和技術等互動。通過發展產業集群,提高企業間的競爭和協作程度,提高整個地區或行業的競爭力,一方面,利用產業集群效應來積極帶動當地其他相關產業發展,以有效地提高先進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利用產業聚焦來提高協作網絡,形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提高福建省經濟活躍度。同時打造一個完整的具有福建特色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利用先進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所需各個環節材料以及參與產業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關聯的關系網絡,利用產業鏈所形成的聚合效應來實現先進制造業發展中的各個環節協同發展,形成強有力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鏈,促進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從不同的角度并結合實際出臺配套落實政策,支持先進制造業的創新發展。首先,從產業布局、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及人才保障等多方面提供政策體系支持,強化戰略性新型產業人才培養,做好相關的保障支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建立相關機制體制,激發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地方政府應當處理好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積極營造規范、有序、公平、透明、穩定的營商環境,優化政策工具;此外,堅持精準識別、分類施策,對新興產業或戰略產業中有財務困難的企業予以積極的政策扶持,健全銀行、保險、擔保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并優化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在福建制造業中,新興科技產業占比還較小,傳統制造業占比過大。在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借助科技創新力量,利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 “5G+工業互聯網” 、區塊鏈等重點領域與制造業的跨界融合,改革創新,不斷打造高經濟價值增長、高附加價值增長與高生產效率增長的先進制造業,進行產業再造,整合各類資源,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為目標,促進產業技術更新與流程優化;要多措并舉、加強創新,用科技、創新賦能,下大氣力推動新技術和傳統技藝更廣范圍、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從而更好滿足不斷增長的多元發展需求,不斷提高科技產業化水平。
品牌是消費者有效識別的一大手段,不僅是提供產品,還是產品價值的重要體現。要想讓產業進一步優化提升,就要樹立品牌意識,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購買風險,通過良好的產品質量來塑造品牌。福建省要想打開先進制造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戶,就要充分挖掘福建省當地本身具有特色的優勢產業,加強質量管理,打造屬于當地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效應,不斷促進其產業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發展。同時注重品牌質量,打造高質量、高效率、高創意的品牌文化,通過品牌建設帶動當地的先進制造業發展,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在品牌塑造過程中,還可以深入挖掘福建省文化特色,將文化融入品牌之中,把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品牌設計之中,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文化內涵,助推文化和產業融合發展。
先進制造業代表著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各省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所在。福建省應當正視先進制造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足,要利用政策設計、技術創新等舉措來積極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福建省經濟的改善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為此,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政策設計上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引導與扶持,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在2023 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了《福建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其中一大特點是圍繞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提出實施福建 “強制造” 計劃,要著力打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萬億級支柱產業,并提出到2025 年,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6.5,工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同時,福建省各部門各地市要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營商環境創新改革行動計劃》,全力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 “便利福建” ,全面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共同優化提升,進而為先進制造業營造良好發展土壤,積極推進福建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