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燁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低碳經濟背景下,傳統汽車制造業加快了綠色轉型步伐。依托數字化、服務化和綠色化深度融合,汽車制造業將綠色理念植入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數字技術賦能、服務鏈環延伸,成為汽車制造業謀求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1-3]。
本文選取汽車制造業跨界綠色轉型的典范企業B 股份作為案例研究對象,按照綠色轉型路徑、綠色轉型績效的邏輯思路,由表及里,科學把脈剖析汽車制造業借助綠色轉型實現跨越成長的有效路徑,在豐富相關研究的同時,為汽車制造業實現綠色轉型提供有益的借鑒。
汽車制造業作為我國傳統支柱性產業,具有較強的政策導向性,易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歷經40 多年發展,汽車制造業趨于成熟。同時,粗放型的產能擴張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轉型成為傳統汽車制造業破冰發展桎梏的科學路徑,通過積極有序地推進數字化、服務化與綠色化有機融合,將新能源植入汽車制造產業,加快數字經濟、綠色技術與汽車制造的一體化發展,汽車制造業邁進新的戰略機遇期,涌現出一大批綠色轉型的成功典范。
汽車制造業的綠色轉型升級進程持續加速,其潛在的動因包括行業、政策等多個層面。一是 “雙碳” 政策與環境規制相繼出臺,傳統燃油車因高污染、高排放,市場空間持續收縮。二是 “國補” 政策的驅動,清潔、低碳和環保成為綠色出行的重要標準,新能源汽車備受市場青睞。三是智能化浪潮縱深推進,搶抓戰略機遇期,依托智能化、綠色化融合打造新的增長點,跨界轉型成為彎道超車、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4-5]。
B 股份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自研能力卓著,具備三電領域的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品牌享譽度高、市場份額較大。依托綠色轉型,B 股份扎實推進 “零碳工廠” 建設,補齊綠色產品矩陣,實現了價值鏈的一體化綠色升級。為此,本文綜合轉型路徑、轉型績效兩個視角對案例展開系統剖析,為加快汽車制造業綠色轉型提供有益的借鑒。
“雙碳” 政策與智能化浪潮為汽車制造業謀求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利契機,B 股份積極有序地推進傳統汽車制造與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有機融合,圍繞研、購、產和銷多個價值鏈環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展開全系升級,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B 股份基于綠色價值鏈的轉型路徑分析
由表1 可知,B 股份多點發力,針對價值鏈進行了全方位、多舉措的綠色優化與變革。
1)研發環節:加速全產業鏈布局、構筑綠色產品矩陣,依托技術創新與垂直整合優勢,有序推進 “去燃油” 戰略落地。
2)采購環節:嚴選綠色供應商、優化智慧采購系統,著力打造綠色供應生態圈、提升采購流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3)制造環節:厚植 “零碳園區” 建設,借助智能化技術節能降耗、強化資源回收利用,降本增效綠色智造。
4)營銷環節:樹立綠色品牌形象、完善綠色儲用閉環,持續加大 “純電動車、儲能電站、充電樁” 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力度,提升新能源駕乘體驗,穩固新能源領導者的地位。
當前,B 股份實現了全鏈系的綠色化建設,并開始朝著更高水平的數字化、服務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
伴隨B 股份綠色轉型的持續推進,運營管理所產生的財務、非財務績效有了顯著的改善,綜合績效可以通過財務、市場以及環境三個視角進行分析。
2.2.1 毛利穩步增長,研發趨向激進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技術密集度高,綠色轉型驅動大規模研發創新,核心技術的加持讓車企產品差異化優勢更為顯著,如圖1 所示。

圖1 B 股份綠色轉型財務績效分析
由圖1 可知,B 股份近5 年的毛利率呈波動上升態勢,整體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同時,研發費用占比處于高位且不斷增長,集團的綠色研發策略趨向激進。一方面,囿于新能源車補政策、國六排放標準的 “雙重擠壓” ,燃油車市場空間收縮。B 股份厚植綠色研發,依托垂直整合優勢,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通過轉型實現彎道超車,新能源汽車業務成為企業持續盈利的增長點。另一方面,B 股份為了鞏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地位,加速新能源全系產品矩陣建設,持續加大綠色研發投入,新增專利授權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隨著技術轉化應用、附加值提升,產品溢價與毛利率有了顯著提升。期間,為了緩解研發資金壓力,B 股份展開了大規模的綠色債券融資,為穩健推進綠色轉型提供了堅實保障。
2.2.2 股價大幅上揚,市場信心高漲
新能源汽車是近年來資本追逐的熱點,伴隨著綠色轉型的推進,營收業績與組織聲譽向好向善轉變,車企的市場業績也會明顯提升,如圖2 所示。

圖2 B 股份綠色轉型市場績效分析
由圖2 可知,B 股份近五年的股票價格大幅增長,市凈率呈現波動上升態勢,綠色轉型收獲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一方面,B 股份持續深耕綠色新能源多年,動力電池技術儲備雄厚、優勢卓著,先后斬獲聯合國新能源獎、扎耶德未來能源獎,樹立了 “綠色、創新、擔當” 的良好企業形象,行業美譽度較高。另一方面,B 股份綠色轉型進程相較行業競爭對手更快,截止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100%,動力系統與產品矩陣布局基本覆蓋主流市場,營收盈利表現相當穩健,整體優于同行業車企,資本市場對其的投資信心持續高漲。
2.2.3 三廢排放走低,環境績效卓著
相較于其他績效,綠色轉型最為直觀的成果評價標準是 “節能降耗” ,通過將綠色理念植入價值鏈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車企的環境績效,如圖3 所示。

圖3 B 股份綠色轉型環境績效分析
由圖3 可知,B 股份近5 年的 “三廢” 排放強度持續走低,集團整體的減排效果非常顯著。一方面,B 股份依托綠色研發,實現了全產業鏈轉型升級,確立了涵蓋 “新能源車、儲能電站和電樁” 完備的新能源生態閉環,并積極開發云軌、云巴服務,便捷廣大民眾綠色出行。截止2022 年,累計減少約1 200 萬t 碳排放。另一方面,B 股份持續加大環境投資、設備升級,先后實施43 大項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通過強化能源管理,集約化生產制造,有效控制能耗與 “三廢” 排放,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政策支持是新能源汽車成功轉型的關鍵。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技術、資金密集度大,轉型面臨多重挑戰,搶抓政策幫扶,能夠為車企提供資金、技術方面的有力支撐,紓解運營壓力。另一方面,保持對行業走勢、政策風向的敏銳,順應產業引導,能夠有效提升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汽車制造跨界彎道超車的成功幾率。
綠色融資是緩解新能源車企實現綠色研發、技術創新的重要舉措。一方面,積極開展綠色融資,發揮綠色債券用資成本較低的優勢,降低車企財務負擔,加快綠色轉型項目落地進程。另一方面,科學制定規模適當的科研計劃,及時補足產品矩陣短板,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平衡持續研發與盈利增收間的關系,控制車企的運營風險。
綠色轉型并非單一車企的改造升級,離不開價值鏈上下游聯盟伙伴的有機協作與配合。一方面,加大與供求兩端企業主體的合作,深化彼此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聯合攻關、市場預測將綠色升級推向更高水平。另一方面,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發揮學研機構的技術優勢,厚植尖端人才培養、關鍵技術共研,有效提升綠色轉型車企的核心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