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珂
(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5)
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對經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金融體系的每一次演變和創新都會促進社會經濟發生質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金融業摒棄了原有的信貸配給制度,實行市場化的利率體系,改善了企業的融資狀況,迎來了經濟的跨越式增長。然而,經濟快速增長在促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首次提出,中國經濟將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將從粗放式增長模式轉向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模式。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踐行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的綠色金融將發揮重要作用。發展綠色金融可以使資源要素向綠色產業傾斜,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綠色金融是金融體系從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斷演進的結果,也是適應和引領當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果。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的地位。
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梳理、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和統計數據分析等方法,以陜西省為例,對綠色金融對工業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首先,通過對綠色金融和工業經濟綠色發展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明確研究背景和意義。其次,對陜西省近年來出臺的綠色金融政策進行詳細解讀和分析,了解政府對綠色金融發展的規劃和支持措施。再次,通過案例研究和統計數據分析,探討綠色金融對工業經濟發展結構的影響方式和程度。
研究結果表明,綠色金融在促進工業經濟綠色發展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對陜西省的工業增長值進行分析,發現陜西的工業化總體上已邁進工業化中期階段,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產業結構不夠優化、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包括加強政策引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完善監管機制等。
綠色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將環境保護納入其業務決策中,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具體來說,綠色金融通過為綠色產業提供優惠的信貸政策、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服務,引導資金流向環保產業,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工業綠色發展則是指在我國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重能源節約、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同時加強企業環保管理,提高企業環保意識和能力。
近年來,陜西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發展。陜西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陜西省 “十三五” 金融業發展規劃》《關于深入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陜西省政府加強了對綠色金融的組織領導,建立了由省政府領導擔任組長的綠色金融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省的綠色金融發展工作。陜西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以更好地滿足綠色產業發展的需求。加強政策扶持:陜西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綠色金融發展給予政策扶持,如對綠色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等。陜西省加強了綠色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了綠色金融的專業化水平和服務質量。
陜西省作為中國的一個內陸省份,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以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本文將從陜西省綠色金融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現狀的角度進行分析。
陜西省在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是積極的。近年來,陜西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關于深入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時,陜西省的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探索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和社會的綠色發展。
陜西省的工業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增加值持續增長。2022 年,陜西省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3 158.3 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如圖1 所示。

圖1 2022 年陜西省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然而,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制約了陜西省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陜西省需要采取措施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而綠色金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
為了研究陜西省綠色金融的發展與工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本文選取四個指標進行灰色關聯分析。對于衡量綠色金融方面的指標的選取,本文選用綠色信貸來表示陜西省綠色金融的發展程度,并選擇兩個指標來對綠色信貸進行評價:
1)綠色信貸占當年貸款總額的比重,即綠色信貸占比,這一指標反映了陜西省對環境保護的正向支持;
2)高耗能產業利息支出占比,該指標反映了綠色信貸對高污染產業的逆向控制。這兩個指標基本上能夠反映出陜西省目前綠色金融規模和發展情況。其次,對產業結構指標方面的選取:本文將選取輕工業、重工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分別成為輕工業占比、重工業占比。四種指標總體呈現平穩的發展趨勢,輕、重工業占GDP 比重指標在2014 年后呈下降的趨勢,是由于 “十二五” 陜西省提出產業轉型升級;綠色信貸占比指標在2018 年大幅度上升是由于陜西省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各金融機構大力拓展綠色信貸業務所致。高耗能產業利息支出占比發展趨勢總體平穩,沒有太大變化趨勢。
綠色金融通過提供資金和金融服務,支持企業的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綠色金融通過提供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服務,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企業進行綠色生產和轉型升級。綠色金融支持企業進行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企業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和環保水平。綠色金融通過支持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陜西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和阻力,導致一些政策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實施。這可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執行機制、監管和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盡管陜西省的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進行了一些創新,但總體來說,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仍然不夠豐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可能是由于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夠深入,缺乏專業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缺乏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盡管陜西省的工業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但仍有部分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一些企業缺乏環保管理措施和設備,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2022 年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47 700 萬t,碳排放量相較2021 年下降了2 300 萬t,占比總排放量的0.2%,基本持平。這可能是由于企業缺乏環保意識、環保管理知識和經驗,或者是因為環保投入成本較高,企業無法承擔。
雖然陜西省的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傳統產業對環境的影響較大,而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發展還不夠充分,需要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這可能是由于政府對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支持還不夠充分,缺乏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同時也可能是由于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發展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資金投入,企業無法獨立承擔。
政府應加強對綠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引導,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投入力度,并加強監管和考核,確保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同時,應建立完善的政策執行機制和監管考核機制,確保政策的有效執行和效果的達成。
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應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企業和社會的環保意識和能力。以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為例。2021 年,該銀行綠色金融客戶數人數為1 300 戶左右,而到了2022 年,這一數值上升至1 600 戶,表明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面對這種情況,有必要進一步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質量。具體見圖2。

圖2 2020—2022 年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綠色金融客戶人數
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開展環保知識培訓、宣傳活動等方式,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認識,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
政府和企業應加強環保管理和監管力度,提高環境治理水平。同時,應加強環保宣傳和教育,提高企業和社會的環保意識和能力。政府可以加強對企業的環保監管和管理力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處罰,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行為規范性。
政府和企業應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大對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應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和環保水平。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加大對新興產業和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和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綠色金融在陜西省工業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提供資金支持、促進技術進步、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環境污染等措施,綠色金融能夠推動陜西省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當前陜西省綠色金融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標準化金融體系、環保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因此,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和完善基礎設施,推動陜西省綠色金融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