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信
【摘? 要】 文章主要以生命教育視角下的平安校園建設實施策略為重點進行闡述,進一步凸顯生命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關鍵部分,長期努力完善平安校園建設,解決校園中忽視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相關問題。文章從創新課程體系內容,樹立生命教育意識;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創建安全網絡體系;加強宣傳教育機制,強化生命安全知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平安校園建設;加強校園內外結合,完善安全防護措施等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不僅為平安校園建設提供全新方向,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生命教育視角;高中階段;平安校園;建設實施
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影響人們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校園安全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同時,生命教育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特別是對高中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生命教育能引領他們了解和珍愛生命,從而共同打造高中平安校園。開展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不僅與學生的健康成長緊密相關,更關乎社會穩定發展,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尤為重要。然而,安全教育并非將學生放在一個安全區域,而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共同建立正確的生命安全意識,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真正在細化管理工作中,加強平安校園建設效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創新課程體系內容,樹立生命教育意識
在高中教育領域中,應試教育成為主導,注意力多集中在知識的習得和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上,缺少對學生生命個體的關注,甚至直接忽視學生是否掌握生存技能,在面臨公共安全事故的時候,學生是否具備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高中學校有必要從教育思想方面進行革新,將生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為學生滲透立德樹人思想,引領更多學生建立生命意識,為創建平安校園奠定基礎。
創新德育校園課程。為加強生命教育效果,有必要全面開展德育工作,確保在系統、科學的前提下,實現“三成”德育。針對高一學生,引領其遵循校園規定,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促使學生更好地塑造自己,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針對高二學生,引領其關注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對自身人格進行優化,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針對高三學生,組織開展“高考”沖刺活動,培養學生形成吃苦精神,為學生的成人奠定基礎。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校本課程,在課程實施中凸顯生命教育特點。針對高一學生開展安全主題活動,為學生重點講解“防溺水安全教育”“防火自救安全教育”等;針對高二學生開展“珍愛生命”主題活動,為其重點講解“珍愛生命,交通安全”等;針對高三學生開展“樂觀”主題,重點為其講述“直面挫折”內容;開展“堅持”主題,重點為其講解“樂觀向上”內容;針對“感恩”主題,重點講解“親恩似水”內容。將教育主題內容分成不同階段,更符合每一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遵循周周有目標的原則,課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第一時間獲取學生參與生命教育、德育的感受。
完善學校安全課程體系。針對生命安全教育設置針對性的課程,將其納入完善的教育體系當中,結合學生發展需求制訂相符的課程內容。安全教育課程開展可以是多元化的,其中融入心理健康課程、消防安全教育課程以及交通安全教育等,拓展學生的安全知識視野,防止在校園中出現生命安全事故。同時,融入生命安全實踐環節,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演練操作,如,消防安全課程中懂得保護生命,并且掌握正確使用滅火器的方法,懂得基本救火方法、逃生方法等。再如,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優勢,為學生模擬不同有威脅的場景,為學生提供更多安全實踐平臺,真正提升生命安全教育效果。
二、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創建安全網絡體系
眾所周知,校園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高中學校創建完善的安全網十分重要,可以此凸顯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這一安全網絡體系應發揮學校校長的引領作用,讓教師從思想上意識到安全責任的重要性,各個處室要負責對應的安全安全網絡模塊。
第一,教務處作為關鍵管理主體,需要對教學過程中涉及的設施、教學用具做好安全管理,對圖書室各個地方進行檢查,確保實驗室、實驗用品的安全使用,保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命安全。
第二,政教處作為主要管理主體,對學生的各個活動負責,如學生晨練、集合等,要關注學生的財產安全以及在校園中的生命安全,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掌握自救方法。同時,要求指導監督人員對學生開展全面安全管理工作,聯合地方防疫部門加強對學生的防病意識,使學生身心處于健康、穩定發展狀態。
第三,建全校園環境管理保衛網。學校辦公室作為管理主體,提升對校園治安管理的重視程度,第一時間做好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加強夜晚校園巡邏的強度,保證校園不發生治安問題,防止出現失竊事件。承擔指導監督功能的校園門衛,應對外來人員做好信息登記,確保校園處于安全狀態。
第四,搭建安全信息網。班主任作為負責班級安全的關鍵人物,可以通過創建安全小組這一方式,發揮小組長價值。小組長對小組中的所有成員進行監督:成員是否有一個良好的聽課狀態,就餐、就寢等是否出現其他問題?重點解決成員之間出現的矛盾問題,第一時間向上反映。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安全責任人,要全面做好對校園的排查工作,每月完成上級匯報工作,并制訂詳細的安全應急預案。
三、加強宣傳教育機制,強化生命安全知識
高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中,學校可以利用校園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營造濃郁的生命安全宣傳氛圍,通過新穎、多元化的內容,為學生傳授豐富的防災減災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一,形成宣傳創新濃郁氛圍。學校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包括傳統的黑板報、墻報,以及校園廣播和校園網站,加強學生對安全知識的了解,促使學生掌握更多自救技能,為自身的安全提供保證。學校要將詳細的安全責任圖進行公布,放在學校醒目的櫥窗中,也可以是防治相關的“消防安全疏散平面圖”,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清楚安全通道具體位置,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可以第一時間判定安全逃生方向。
第二,開展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強化技能掌握。教師組織學生共同參與活動,調動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其動手設計生命安全宣傳圖片。也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共同創建一個板報,板報的主題內容為“加強應急避險意識”,之后將不同小組的板報進行評比,選出學生喜歡的一組,邀請小組成員介紹板報的核心內容,不僅為更多學生傳遞安全知識,也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運用效果。
第三,學校成立以高三學生為關鍵的志愿隊伍,加強對交通知識的宣傳效果,為傳遞更多安全內容,告誡更多學生懂得遵循交通規則,確保出行安全。學校定期開展“校園安全日”,邀請專業的安全輔導員,與學生進行溝通,為學生解決在文明交通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示范等方式提升校園安全教育力度。
第四,結合不同節日,組織豐富的安全活動,針對高中學生已經形成的自我思考意識,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獲取體驗和感悟,取得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例如,三月開展學雷鋒活動,鼓勵學生學習榜樣精神,形成熱心助人思想;五月開展“心懷感恩”勵志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進一步對學生人格進行完善,深化生命教育效果。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平安校園建設
從心理學角度剖析,學生個人的意志直接影響到學生行為,而心理情況是決定健康的關鍵因素。在高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占據同樣重要的地位,卻常常被教育工作者忽視。學生心理特征也是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部分,因此,學校需要提升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創造安全的校園環境,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學生開展心理主題活動等,促使學生可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內心,進一步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
首先,建立心理健康機制。設置專業的心理健康課程,為學生建設個人心理檔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情況實施動態化監督,注重對學生心理危機情況的預防工作,及時分析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杜絕由心理問題造成的惡性事件。創建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建設對應的監控體系,豐富高中學生心理干預體系。
其次,創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共同創建課內和課外協同發展趨勢,加強教育和指導的協同性,針對問題學生,開展個體輔導、電話溝通,也可以采用網絡疏導的方式,一方面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想法的平臺,另一方面對學生的信息進行保護,以心理輔導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服務。
最后,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效果,組織學生在健康月、宣傳周開展對應的活動,為學生普及豐富的心理健康內容。定期組織學生心理健康測試,提前掌握學生心理動向,提前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效防止學生出現心理扭曲現象,造成嚴重后果,為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五、加強校園內外結合,完善安全防護措施
平安校園建設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學校在發揮自身力量的同時,還需整合社會和家庭多方力量,共同創建安全應急保障,提升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障效果,共同建設更堅實的安全保護力量。
一方面,學校應與當地民警密切合作,強化重點預防工作。邀請專業警員為學生傳授法律知識,通過實際案例解析,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法律、尊重法律,從高中階段就形成一定的法律思想。針對一些“問題學生”,民警可以通過“幫扶”活動,清楚學生的思想發展趨勢,第一時間對不正確的行為表現進行遏制。在每學期假期來臨之前,開展專業的安全講座內容,要求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并且遠離危險區域,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
另一方面,學校需與家長建立緊密聯系,確保安全教育落實。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優勢,為每個班級創建聯絡網,隨時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更新,保證教師和家長之間隨時聯系,全面掌握學生在家庭中的實際情況、真實表現,是否在生活中嚴格遵循安全原則。每一個學期邀請家長走入校園,開展應急演練活動,創建更多豐富的安全主題內容,在家長和學校的合作中,為學生帶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不管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教師和家長都要緊密聯系,共同維護學生的安全,強化安全思想,提升生命安全預防能力,共同為平安校園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六、結語
綜上所述,安全教育已成為校園工作的重點,若沒有生命,一切皆無從談起。因此,高中學校在構建平安校園的時候,有必要落實預防思想,做好監督工作,將人人有責思想進行滲透,創建多元化生命安全教育機制,發揮學校的教育責任,承擔生命安全教育責任,種下生命教育的種子,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志明,周懋怡. 基于高質量平安校園建設的網格化管理探析[J]. 才智,2023(31):109-111.
[2] 陳顏紅,施朝陽. 積極心理資本與校園安全感的耦合研究:以“平安校園”建設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為例[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10):57-59.
[3] 慕博華,毛斌,劉安,等. 基于“大平安”理念的高職院校高質量平安校園建設研究: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03):31-34.
[4] 陳首珠,姚舜天. 以自我革命精神指引平安校園建設[J]. 平安校園,2023(04):66-71.
[5] 張璞. 平安大校園建設視域下家校的溝通[J]. 新課程導學,2023(29):1-4.
[6] 曾艷,李愛勇,鄧建玉. 示范中學的“安全經”:郴州第六中學平安校園建設工作紀實[J].湖南安全與防災,2022(11):54-55.
[7] 顏陣陣,李慧穎,李朦. 平安校園建設背景下校園欺凌現象成因及規避策略探究[J]. 平安校園,2022(09):50-52.
[8] 黃發宜. 平安校園建設視角下的高校安全教育探討[J].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4):129-131.
[9] 陳小兵,鄧大斌,嚴東. 構筑“五位一體”校園安全網,深化平安校園創建[J]. 職業,2020(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