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音
冠心病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心臟疾病類型, 對患者的健康安全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之所以患者會出現該種疾病, 受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進而引發患者的血管腔出現明顯的狹窄情況, 心肌會長期處于一種缺氧及缺血狀態中[1]。通常情況下, 中老年人群易發生冠心病, 并且很多患者伴發存在其他基礎性疾病的情況, 不僅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 而且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極易并發高血壓, 且中老年人極易發生,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上高血壓和冠心病均有較高的發病率,之所以會引發該類疾病的出現, 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食不當的食物、生活方式不合理有直接關系[1]。與此同時, 冠心病和高血壓發病期間, 有著類似的特點,均以血管收縮、硬化及痙攣為基礎[2]。通過掌握患者病情情況發現, 由于患者在患病之后會對其自身的代謝造成威脅, 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不適感,而且不利于患者回歸到正常的生活[3]。由此可見, 針對同時發生高血壓與冠心病的情況, 需盡早且及時展開有效的治療措施, 從而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最終促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截止目前, 應用于高血壓并發冠心病的措施可分為多種, 但是仍然以藥物治療為主, 而治療藥物主要為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片, 且多為聯合用藥, 可較單獨用藥提升治療效果?;诖? 此次研究從本院選取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計78 例展開分析研究, 對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 選擇78 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9 例。觀察組:女20 例, 男19 例;年齡最小47 歲, 最大76 歲, 平均年齡(63.5±5.7)歲。對照組:女21 例, 男18 例;年齡最小46 歲, 最大79 歲, 平均年齡(64.3±6.1)歲。兩組的基線資料相比無較大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有關診斷標準;②患者治療依從性良好突出;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且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研究對象并發存在精神障礙;②治療不依從患者;③合并重要臟器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單獨應用氨氯地平(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13236, 規格:5 mg×7 片×5 板/盒)治療, 用法用量為:口服, 1 次/d, 用量為5 mg/次, 一共治療6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407, 規格:10 mg)治療, 用法用量為:口服, 1 次/d, 用量為10 mg/次,一共治療6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血壓水平、血脂水平、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率、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
1.3.1 血壓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 包括收縮壓、舒張壓。
1.3.2 血脂水平 評價指標涵蓋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
1.3.3 療效判定標準 經治療后癥狀徹底消失, 舒張壓下降>10 mm Hg, 心絞痛減少>10%, 即顯效;經治療后癥狀顯著改善, 舒張壓下降≤10 mm Hg, 心絞痛減少≤10%, 即有效;不滿足上述標準, 即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3.4 并發癥發生率 并發癥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障礙、乏力、頭暈, 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總例數×100.00%。
1.3.5 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 應用ESCA 評價患者治療前后自我護理能力, 評分和自我護理能力呈正比。應用QOL 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 評分和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壓水平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比, 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 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水平對比( ±s, mm Hg)

表1 兩組血壓水平對比( ±s, mm Hg)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 bP<0.05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154.25±31.75 122.23±10.74ab 100.24±9.56 87.58±9.86ab對照組 39 154.26±33.15 137.69±12.56a 99.86±9.03 95.86±8.05a t 0.001 5.842 0.171 5.447 P 0.999 0.000 0.864 0.000
2.2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 觀察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對照組,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 ±s, mmol/L)

表2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 ±s, mmol/L)
注:與對照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 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甘油三酯觀察組 39 3.06±0.36a 1.54±0.14a 1.51±0.21a 1.54±0.14a對照組 39 4.14±0.74 1.25±0.13 1.87±0.16 2.03±0.06 t 8.196 9.479 8.516 22.09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2.5 兩組ESCA 及QOL 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ESCA 及QOL 評分對比, 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 觀察組ESCA 及QOL 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兩組ESCA 及QOL 評分對比( ±s, 分)

表5 兩組ESCA 及QOL 評分對比( ±s, 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 ESCA 評分 QOL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102.35±9.65 123.45±12.63a 44.23±4.65 57.56±6.13a對照組 39 101.65±10.63 108.23±10.65 44.16±5.02 48.52±6.22 t 0.304 5.753 0.064 6.465 P 0.762 0.000 0.949 0.000
當前, 受我國老年化問題日益嚴重的影響, 高血壓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 高血壓合并出現冠心病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通常情況下, 冠心病會對患者健康安全產生嚴重威脅, 屬于心臟疾病之一。在中老年人群中, 發生冠心病的幾率較高, 由于老年人的年齡本身比較大, 基礎性疾病比較多, 當患有冠心病之后, 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的危害比較大。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是比較常見的類型之一, 在中老年人當中有較高的發生率, 十分不利于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由此可見, 針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 人口也逐漸向老齡化發展, 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 長時間的治療使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弱, 患者容易出現隨意停藥、多吃或少吃藥物的情況, 使得患者血壓得不到控制, 進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冠心病在患病之后會促使患者的心肌處于一種缺血及缺氧狀態中[5]。目前, 由于高血壓合并心臟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 沒有根治該種疾病的藥物, 導致患者疾病預后治療效果不顯著, 從而導致患者的病情呈現出惡化發展趨勢, 導致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以進一步的加重, 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致死風險[6-8]。
通常情況下, 臨床中收縮壓高于140 mm Hg或舒張壓高于90 mm Hg 的情況稱之為高血壓, 在部分高血壓患者中, 會出現器官器質性病變, 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其中冠心病則是常見的高血壓合并癥, 與動脈粥樣硬化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因素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9,10]。高密度脂蛋白指標有利于血管內皮下產生的斑塊回縮,繼而可保護血管壁, 最終降低心腦血管等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11,12]。由此可見, 通過檢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往往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測作用。目前, 在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治療時, 應用最為常見的藥物為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片, 其中, 氨氯地平片對患者的血壓水平能夠起到控制作用,抑制了患者的動脈收縮, 可維持平滑肌松弛, 降低外周阻力, 提升心肌血流量, 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減少動脈壁中積累的脂肪量, 改善動脈硬化[13,1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血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ESCA、QOL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應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具備顯著突出作用效果, 安全性高, 較單一用藥方案,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脂和血壓水平, 促進患者心功能改善。
綜上所述,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應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具備顯著突出效果, 安全性高, 建議廣泛應用于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