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醋

教育孩子是該雞娃還是該躺平呢?在兩者之間,Vita選擇了“出圈”。Vita當過學霸,高中之后卻因排名一落千丈失去了學習的熱情,還差點抑郁。當媽后,不想重蹈覆轍,她決定換種方式教育孩子。
成為媽媽的第二年,我決定帶孩子出國旅居。
那還是疫情期間,孩子出生后幾乎很少有機會去外面,總待在家里對孩子的成長實在不太好。思慮再三,帶孩子走出家門成了我那年的目標,我希望可以帶他去一些國家,看看除了家里之外的風景。更關(guān)鍵的,我自己也需要一段放空自己的漫長“流浪”,去思考如何給孩子一個更快樂更放松的成長環(huán)境,不讓他重復(fù)我當年的焦慮。
我小學和初中在北京讀書,十六歲前,我學習成績都是年級前幾。然而中考后,我轉(zhuǎn)學去到上海的高中,那所學校有很多學霸,我也不再名列前茅。“不能再當?shù)谝幻钡木薮舐洳睿屛耶a(chǎn)生非常深的挫敗感。
比這更糟糕的,是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并非真的熱愛學習,我意識到自己對知識完全沒有熱情。不止我,我們班也有些曾經(jīng)學習很好的同學,上高中后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學習了。
那種糟糕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我的整個高中,至今還影響著我。直到現(xiàn)在,我在準備托福考試時,仍然會有一種“被迫學習”的恐懼感。
面對環(huán)境的壓力,憑我一己之力確實無法扛得住。但我可不可以想辦法離開這個環(huán)境,去保護孩子本能的喜歡?這是我決定帶娃旅居的最大意義。
我們目前去過7個國家,泰國和英國是生活過很長時間并上過幼兒園的國家。
我對幼兒園要求不高,有一個安全、開心的環(huán)境就可以。
記得剛到泰國時,兒子因為聽不懂泰語有點不適應(yīng),我想讓他在泰國上幼兒園,他會非常抗拒。我沒有勉強,又帶他在曼谷和清邁玩了一段時間。
機緣巧合,國內(nèi)好多家長想了解清邁的國際學校,受他們所托,我?guī)鹤犹叫A水數(shù)匾凰鶉H幼兒園,回來后兒子竟然主動說他特別喜歡那所學校,想去。我很開心,申請了幼兒園面試,沒多久就收到入學通知。
事實證明,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對的。
兒子對清邁幼兒園的喜歡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上幼兒園不久,學校迎來泰國潑水節(jié)的超長假期。那段時間我們?nèi)チ笋R來西亞和新加坡,本以為假期玩了這么久,兒子會抗拒回學校,結(jié)果開學那天,他起床特別早,拉著我第一個到了教室,在教室墊子上蹦跳了好久。
我們遇到的泰國老師很好。老師總給孩子們表揚和鼓勵,放學后,班主任還會和每個家長講孩子當天的情況,幼兒園有個在線平臺,會實時給家長上傳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的視頻,以及很詳細的文字介紹。讓我覺得這樣的環(huán)境對孩子來說是安全的、健康的。
在清邁生活半年后,我的英國簽證辦了下來。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我又帶兒子去了英國。
與清邁的國際幼兒園不同,英國沒有國際幼兒園,只有公立和私立,在伯明翰市中心租好房子后,我給兒子選了一所很普通,但離家很近的私立幼兒園。
比較好的地方在于,英國90%的幼兒園都有一個政策:三歲到四歲的小朋友,每周可以免費上學十五個小時。如果家長辦了英國的長期簽證,孩子又滿足年齡和上學條件,就可以享受這個政策。現(xiàn)在我兒子每天上學四個小時,每周上學四天,每周只需要交一個小時的學費。
兒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會說很多“吃吃喝喝玩玩”的事情。有一天他說幼兒園有個小朋友沒有來,跟家人住帳篷去了。我聽著很搞笑,但我能感覺到他是真心喜歡去幼兒園。
他從沒有因為去幼兒園哭鬧過,反而每天都很開心,這是最讓我欣慰的。
雖然孩子在幼兒園很開心,但我們目前很難在一個國家完全定居。
我的英國簽證到明年夏天就要結(jié)束,最近我在準備美國的留學申請,如果成功,就可以在美國待更久一點。很多人聽說我們的經(jīng)歷,都會勸我“娃這么小,別帶他出去折騰了。”但其實我兒子并不覺得折騰,他反而特別喜歡出去玩,不會覺得累。
小孩適應(yīng)能力比大人強,每次去其他國家,我需要一周多才能適應(yīng)時差,我兒子不到兩天就生龍活虎了。而且這兩年到處旅行,我發(fā)現(xiàn)本來就性格外向的兒子,現(xiàn)在變得更加外向。對他來說,只要有差不多年紀的孩子,無論在哪個國家,不管是否認識,他都很主動熱情與他們打招呼,很開心的玩在一起。
也有人覺得我自己帶孩子太累,建議我交給老人帶,我沒有同意。在帶孩子方面,我有自己的執(zhí)著。孩子從小就是我一個人帶,對我來說,一個人帶孩子沒有什么困難。很多時候,我都在努力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確實也成長很快,并且很懂事。
大概六七個月的時候,我就把他放在餐椅上,讓他學會抓著飯“自主進食”,吃多少由他自己說了算,讓他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情。
一歲之后,他突然很愛吃東西,可以自己拿著勺子吃很多。現(xiàn)在他不僅知道自己喜歡吃什么,也知道我喜歡吃什么,而且對各種水果、蔬菜和肉都不挑食。
在興趣和學習方面,我很少干預(yù)他,做的最多的就是鼓勵。半個月前,他每次畫畫都會畫出框外,他很著急,自責自己畫不好。這時我就會勸他“你不用著急,你才四歲,我四歲的時候一個字都不會寫。”后來他自己又去研究,最近畫畫寫字已經(jīng)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從兒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就在和他溝通。
比如我們要走路去一個地方,出門之前,我會問他“我們大概要在外面走十多分鐘,你要騎滑板車還是走路?你可以帶滑板車,如果不帶滑板車,覺得累的時候,媽媽可以抱一會兒,但你也要自己走一會兒。”這樣他會思考,不會無理取鬧。
比如我們說好去一個游樂場,卻發(fā)現(xiàn)游樂場關(guān)門了,他很失落,我就會和他解釋“這個事情媽媽沒搞清楚,我們先換一個地方玩,下次再來這好嗎?”只要和他聊清楚,他都會理解。
現(xiàn)在兒子四歲,已經(jīng)像個大人一樣很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我批評他批評的不對了,他還會糾正我,甚至會表達他自己的不滿,說“我現(xiàn)在很生氣”,我覺得這樣很好。
我認為,想要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愛,家長首先就要放棄一些“規(guī)章制度”,允許孩子“野蠻生長”。
最近的每天,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后,我會到附近的咖啡館開始我的工作。環(huán)境特別舒服,在那坐一天,邊喝咖啡邊寫文案,好像回到了上學寫作業(yè)的時候。
這就是我想要帶娃體驗的生活,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