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山東省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電商講師團自2020年成立以來,一直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兩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緊跟電商發展最新趨勢建設新媒體電商課程體系。2023年1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首屆涉農職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名課名師”資助項目;在培訓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應用PBL項目教學模式,調動學員能動性,提高實戰能力;線上線下相結合,建設線上教學資源,開設“剪映-短視頻編輯”線上公益訓練營,彌補線下培訓學時短、實操開設不足的缺陷。一系列的探索創新有效提升了培訓效果,線上訓練營模式已在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實現復制推廣。
一、新媒體電商課程體系設置
新媒體電商課程體系總學時64學時,其中思政課(綜合素養課)8學時、理論課24學時、實踐課32學時。
1.綜合素養課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開設“高素質農民思政教育”與“習近平三農論述-鄉村振興戰略解讀”兩門思政課,幫助學員厚植學農愛農務農興農情懷,堅定服務三農理想信念,肩負興農報國使命,讓學員從認知、認同、內化、踐行到傳承,真正成為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2.專業技能課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科學設置新媒體電商培訓授課內容,“新媒體電商——后電商時代的轉型升級”作為知識普及性培訓課程,幫助學員了解農村電商發展最新趨勢、涉農電商全渠道等內容;“賬號運營與開店流程”“短視頻拍攝與編輯”“直播流程與技巧”等課程,以提升實操能力為主要目的。延伸開設“農技短視頻怎么拍”課程,指導農民學員參加“來抖音學農技”項目。
3.能力提升課
開設“農產品市場營銷”“農產品品牌創建”等能力提升課,改變以往電商培訓“重電輕商”情況,完善電商營銷知識體系。
二、PBL項目教學模式應用
為彌補線下學時短、實操開展不足的缺點,“農技短視頻怎么拍”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課中實施線下4學時,課后提升3周線上訓練營??茖W設置教學目標,指導教學有效開展。
教學模式
為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調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實戰能力,課中實施采取PBL項目教學模式。課前農村電商團隊集體備課,確定項目的主題、任務和目標,并討論制定具體要求和評估標準。
確定項目任務:制作1條出鏡講解的農技短視頻。任務拆解:任務1形成出鏡講稿,任務2拍攝視頻素材,任務3剪輯制作視頻。
制訂項目計劃:將學生分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3項任務的初步計劃制訂,并進行小組人員分工。
進行項目實施:先講授農技短視頻和賬號運營知識,然后分組完成“形成講稿-拍攝視頻素材-剪輯制作視頻”三個任務鏈的教學和實操。
項目檢查評估:分組展示制作的視頻,教師從講稿、拍攝、視頻三方面給予點評,給出修改意見。
項目總結延伸:項目完成后,由教師指導學員修改完善視頻并發布,指導部分基礎好的學員參加抖音中視頻計劃。
以上教學流程打造了項目實施的整體實戰情境,充分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員的實戰能力。
2.采取多元化任務考核方式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多元化任務考核,參與度考核包括賬號定位發言和視頻討論發言,占比40%;結果考核包括講稿和制作好的視頻,即實操部分占比60%。相比于傳統的單一指標考核方式,多元化任務考核可以綜合考慮多個指標和維度,更全面地評估不同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
3.課后提升采取簡化的項目教學模式
課后提升開設3周線上訓練營,制作19節視頻微課作為線上教學資源,發布至今日頭條、抖音平臺。
與課中實施相比,學員不再分工合作,而是獨自完成視頻的拍攝制作。每節課均是發布作業要求、完成視頻作業、班級群內點評、修改完善發布4個環節,3周完成15次作業。訓練營結束時會有一次總結檢查評估,根據作業優秀次數占比評選優秀學員。
三、教學創新與實施效果
農村電商團隊成立以來,承擔2021年全省農民創業培訓7期、2022年全省新型農民創業培訓8期、鄉村好青年網絡電商培訓2期、沿黃九市“網絡營銷能手”培訓“團隊帶班”任務,2200名學員參加培訓;開設“剪映-短視頻編輯”線上公益訓練營9期,920名學員參加。
1.開設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的線上訓練營
訓練營包括學員招募、分班、破冰、開班、學習、結業6個環節,建立訓練營微信群,學員招滿后分班,每班20—30名學員,班主任建立班級小群。
由于高素質農民學員整體學歷層次偏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自行觀看視頻微課、直播課學習效果不佳,提供學習支持服務確保培訓效果。為提高答疑互動效率,班主任在班級群內指導學員開展學習、完成視頻作業。訓練營大群開展破冰、開班儀式、結業儀式,并展示優秀作業。
自2021年5月至今,已開設9期線上公益訓練營,總計920名學員參加培訓,學員多來自山東,安徽、河南130名學員參加。前7期訓練營為普通的短視頻拍攝與編輯訓練營,結業率在70%以上;第8期、第9期為農技號專題訓練營,要求拍攝出鏡講解的農技短視頻。由于高素質農民學員沒有團隊,需要使用支架進行自拍完成作業,難度較大,結業率不足50%。
參加完訓練營后能制作包含標題字幕、講解字幕和說明性字幕的出鏡講解農技短視頻,拍攝清晰穩定,這種質量的短視頻才能支撐賬號的良好發展。
2.訓練營模式可復制可推廣
臨沂市蒙陰縣優秀學員王善海,在縣農廣校的支持下復制“剪映-短視頻編輯”線上訓練營模式,指導50位蒙陰學員學習短視頻編輯技能。沂水縣優秀學員王春英,是一位山東農聯站長。2021年參加完第1期“剪映-短視頻編輯”訓練營后,已在農聯站長群體中開設3期訓練營,指導200余位站長掌握了短視頻編輯技能。
山東省蓬萊市農廣校教師趙麗蘭參加了第6期訓練營,掌握剪映-短視頻編輯技巧后,已在蓬萊開設兩期訓練營,76名學員參加學習。安徽省蚌埠市農廣校組織30名學員、河南省信陽市農廣校組織100名學員參與訓練營。
3.PBL項目教學模式提升實戰能力見成效
剪映-短視頻編輯訓練營學員普遍開通了多個平臺賬號,以抖音、快手居多,視頻號開通上升較為明顯。賬號定位以帶貨號、農村生活號和農技號三類為主,三類占比超過80%。帶貨號最多,其次為農村生活號,農技號排第三。
短視頻質量是影響賬號漲粉和帶貨量的重要因素,高質量的短視頻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觀看和點贊,進而提升賬號的曝光和關注度。參加訓練營后學員短視頻質量提高,普遍實現漲粉,漲粉1000以上占比15%;帶貨金額1萬以下占比60%,1萬—10萬30%,100萬以上3%。
多位學員實現流量變現,臨沂市平邑縣學員李棟賬號定位花卉苗木種植管理、聊城市陽谷縣學員高洪良賬號定位小麥種植管理,均為規范的農技號,參加抖音中視頻計劃實現流量變現,平均單條視頻流量收益300元。
作者單位:臨沂市農業科學院(臨沂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