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恒 戈振凱 邱婧然 朱海濤 郝新才 王佰靈
湖北醫藥學院藥學院,湖北十堰 442000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指出“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等方式建設高素質中醫藥人才隊伍”[1]。中醫藥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中醫藥人才、立德樹人的使命,在中醫藥學各類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刻不容緩。
中藥藥劑學是湖北醫藥學院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蘊含中醫藥思維、家國情懷、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工匠精神、批判性精神等豐富的思政資源[2-4]。本文將結合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需求,重塑課程目標、優化課程思政內容、完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在傳授知識、能力培養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中藥藥劑學成為培養優秀中醫藥學人才的陣地。
湖北醫藥學院中藥學專業立足湖北,輻射周邊,人才培養注重“懂中醫、精中藥、強應用”,培養具備中醫藥思維和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具有傳承中藥學理論與技能,能夠為秦巴片區中醫藥產業發展服務的優秀中醫藥學技能型人才。中藥藥劑學是聯結中醫與中藥的橋梁,與藥品生產和臨床用藥密切相關,課程目標設定應兼顧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5]。見圖1。

圖1 中藥藥劑學課程目標圖
中藥藥劑學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蘊含著“辨證論治”“方-證-劑”對應“天人合一”“整體觀”及“藥輔合一”的中醫藥思維,思政元素見表1。

表1 中醫藥思維培養的思政元素
中藥藥劑學具有璀璨輝煌的歷史,通過設置經典重現、中醫傳統制劑方法、傳承與創新三大板塊,增強學生文化自信,熏陶家國情懷,思政元素見表2。

表2 家國情懷熏陶的思政元素
將科研成果引入教學,實現科學研究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實踐外延到“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杯、校企合作項目及畢業課題等,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思政元素見表3。

表3 創新能力鍛煉的思政元素
藥學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健康息息相關,要求藥學工作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正向引導和反面教導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思政元素見表4。

表4 職業道德培養的思政元素
中藥藥劑學是實現制劑現代化的關鍵課程,內容突出理工科與醫學結合,應注重“大國工匠”精神的塑造,思政元素見表5。

表5 工匠精神塑造的思政元素
通過創設情景或鼓勵質疑,幫助學生建立批判性思維,思政元素見表6。
在“中藥調劑”章節,設置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分別扮演藥師、患者和醫生,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更好地理解藥師的職責,增強職業認同感[20]。如通過“半夏厚樸湯”的調劑,鍛煉學生中藥調劑分劑量的方法(等量遞減、逐劑復戥),加深對劑量重要性的理解。“旋覆代赭湯”中旋覆花的“包煎”調劑,讓學生學會含特殊中藥處方的調劑,樹立科學嚴謹的調劑態度。通過“爐甘石洗劑”特殊使用方法(使用前搖勻),增強醫患溝通能力[21]。
揮發油類藥物如艾葉揮發油、丁香揮發油等,不便制成液體制劑,多對其進行固體化[22]。將學生分成2~3 人一小組,通過頭腦風暴,獲得可行性解決方案(如制備成包合物、微囊等中間體或軟膠囊、滴丸等劑型)[23]。在難溶性藥物的劑型設計、不良嗅味藥物的矯味等內容上,亦可借鑒該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24-25]。
引入具有警示性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如膠囊劑講授結合“毒膠囊”“梅花K”事件,引導學生規范使用原輔料。注射劑講授結合“欣弗”事件,引導學生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程進行藥品生產。通過“娃娃寧泡騰片導致患兒死亡”的實例,講述泡騰片服用切勿“囫圇吞棗”,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用藥理念。
散劑制備時“等量遞增法”的混合智慧,保和丸制備時“手工泛丸”的技能鍛煉,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山楂丸煉蜜時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避免被電爐燙傷。同時,如實、規范地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態度。
納米乳講授時,結合文章《白藜蘆醇納米乳制備與體外質量評價》(《沈陽藥科大學學報》),分析偽三元相圖的應用;熱熔法制備栓劑時,結合文章《小兒柴胡退熱栓的制備及質量標準研究》(《中國藥業》),闡釋注模應迅速、一次完成、多注等要點,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能力,促進教學和科研的良性互動。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導師引領,悉心指導,成功申報無醇黃酒系列產品開發、天然植物精油驅蚊貼的研發、中藥助眠產品的開發等項目,提高了創新創業的思維和能力。
在片劑分類講授時,設置問題:“胃仙-U”制劑設計成多層片的目的是什么?啟發學生思考,樹立“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氣霧劑講授時,讓學生思考:“氣霧劑,噴一下就完事兒了嗎?”歸納氣霧劑使用方法,樹立合理用藥理念。
一是明確機制。深入學習貫徹《湖北醫藥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以制度加強保障。二是多措并舉,加強課程思政質控。通過修訂大綱、集體備課、試預講等,保證課程思政的質量。三是督導反饋。通過隨堂聽課,及時交流等,提高課程思政的效果。
課程思政實施后(2019 級中藥學專業)與實施前(2018 級中藥學專業)比較,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從67.3 分提高到80.1 分;優秀率從3.8%提高到40.0%,及格率從76.9%提高到95.0%。學生認真進行實驗,大山楂丸、丹參注射劑、小檗堿片等制備合格率增加。
近3 年,學生參與申請發明專利3 項、發表科研論文20 余篇,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7 項、省級12 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項,十堰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1 項,“創青春”“軍創杯”大賽三等獎3 項。
學生實習實訓時,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嚴格按照SOP 操作、規范記錄,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體現良好職業素養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團隊形成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 門,獲批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 項,獲評課程思政“示范個人”1名,獲“湖北醫藥學院第一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1 項。
教學團隊推進了中藥藥劑學“課程思政”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德育水平。今后在課程思政建設時,應關注以下幾點:一是思政特色案例庫建設,按思政元素側重點重構課程為“跬步千里篇”“經典重現篇”“科技賦能篇”“遇見未來篇”“循規蹈矩篇”“七情在心篇”,找準切入點,挖掘更多思政資源。二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通過“內引外培”策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形成過硬政治素質;多措并舉,通過集體備課、示范課、教學比賽等,發揮集體智慧,練就精湛育人能力。三是優化思政環境建設,優化創新創業及實習實訓環境,打造課崗對接、校企融通、課內外結合的全過程育人的良好環境。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