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華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超聲室,北京 100070)
患者男,54歲,發現雙側大腿前內側腫物伴壓痛1周;患胃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年余,經外院化學治療(化療)效果不佳。查體:慢性病容,全身淺表區觸及多發輕度腫大淋巴結。實驗室檢查:淋巴細胞計數0.68×109/L,血紅蛋白109 g/L,血小板計數103×109/L,乳酸脫氫酶375.00 U/L,C反應蛋白20.17 mg/L。超聲心動圖:右心內82 mm×48 mm形態不規則中等偏低回聲占位橫跨三尖瓣(圖1A),與右房室壁分界不清,活動度小;雙側股四頭肌內低回聲腫物,結合病史考慮為淋巴瘤轉移。PET/CT:右側胸膜及雙肺內見結節,心臟腫瘤,多發肌肉占位,均伴代謝增高;考慮淋巴瘤多部位浸潤。行左大腿腫物穿刺活檢術;病理:光鏡下見中等偏大的腫瘤細胞彌漫增生浸潤,細胞質淡染,核類圓或不規則,核仁不明顯(圖2),免疫組織化學顯示Bc1-2(約90%+)、Bcl-6(+)、CD5(-)、CD10(-)、CD19(70%弱+)、CD20(90%+)、CD22(90%+)、CD30(-)、CD79a(90%+)、C-myc(20%+)、Ki-67(90%+)、MUM1(+)、P53(15%+),原位雜交示EBERs(-),診斷為(左大腿)DLBCL。最終臨床診斷:胃DLBCL全身轉移。化療1周后超聲示右心腫瘤縮小至71 mm×36 mm(圖1B),雙大腿腫塊縮小;4周后右心腫瘤縮小至22 mm×17 mm,呈高回聲,三尖瓣啟閉恢復正常(圖1C),雙大腿腫塊消失;11周后右心高回聲縮小至7 mm×7 mm(圖1D)。本例報道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免除倫理審查。

圖1 轉移性右心DLBCL超聲心動圖 A.入院后; B.化療1周后; C.化療4周后; D.化療11周后 (M:腫物) 圖2 右心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病理圖(HE,×400)
討論DLBCL是成人常見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結外以胃腸多見,心腔內出現概率極小。心臟淋巴瘤可呈結節狀或球狀向心腔內生長而致心臟壓塞,亦可在心肌內浸潤性生長形成結節或不規則腫塊,造成階段性室壁運動異常,侵犯心包膜可致心包積液,少數可侵犯心臟鄰近大血管。本例病史及左大腿腫塊活檢結果明確,診斷為胃DLBCL全身轉移;化療后右心腫瘤迅速縮小,支持右心腫物為轉移性DLBCL。本例心臟病變具有較典型的淋巴瘤表現,有助于與心臟原發性黏液瘤相鑒別。黏液瘤多位于左心房,以細蒂連于房間隔,活動度較大,邊界清,無心肌浸潤等惡性表現。超聲心動圖可為診斷 DLBCL累及心臟及評估其對化療的反應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唐華查閱文獻、撰寫和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