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營是工業大市,工業占全市經濟“半壁江山”,2023 年全市有11 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 強,15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入圍數量均居全省首位。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支高素質企業家隊伍。東營市委歷來高度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企業為尊、發展為要、培訓為基”理念,深入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全面推動企業家培訓提質增效,全力服務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頂層設計,明確職責抓培訓。一是抓好制度設計。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進一步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意見》等一系列辦法規定,為開展企業家培訓提供制度遵循。二是突出政治引領。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企業家培訓的首要內容,列為所有班次“第一課程”,引導廣大企業家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三是壓實工作責任。成立由組織、工信、財政等部門組成的企業家隊伍建設聯席會議,加強對企業家培訓工作的宏觀指導,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家隊伍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切實發揮主管部門企業家培訓職責,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優勢互補的企業家培訓工作格局。四是堅持項目帶動。謀劃實施企業家培養“1121”工程、企業家培訓“351”計劃和新生代企業家培養行動等一批培訓項目,建立全市企業家人才庫,將優秀企業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建立個性化培訓體系,開展高層次系統培訓,帶動引領全市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創新方式方法,多措并舉抓培訓。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和企業家成長需要,靈活采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等方式開展培訓,著力增強企業家培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一是“走出去”開闊視野。圍繞石油化工、橡膠輪胎、有色金屬、石油裝備四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瞄準世界500 強企業和行業頂尖企業,組織企業家赴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和江浙滬等國內先進地區開展對標學習,感悟先進管理理念,幫助拓展國際視野。創新開展“對標學習+雙招雙引”培訓,邀請對標學習地專家學者、領導干部與參訓學員聯合召開“招才引智”交流座談會、“招商引資”推介對接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請進來”授業解惑。開設“東營企業家大講堂”,聚焦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采取開門講座、論壇互動、研討交流相結合方式,搭建高端主題式學習交流平臺。三是“云課堂”充電蓄能。積極推行“互聯網+”教育培訓模式,先后舉辦“精益生產·智能制造”“股權激勵及品牌建設”“雙輪驅動-推動數字經濟穩健發展”等線上培訓13 期977 人次,幫助企業家“足不出戶”學習前沿知識、提升素質能力。
樹立統籌理念,搭建平臺抓培訓。一方面,對內整合資源。2020年9 月,成立全省首家非公黨建學院——東營市(華泰)非公黨建學院,聘請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李建華等一批市內知名企業家擔任兼職教師,堅持“政治立院、紅色傳承、服務發展”目標,面向非公企業出資人、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等群體開展精準培訓,通過思想上“領”、工作上“帶”、文化上“育”,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競爭力。近年來,學院先后開展培訓72 期、培訓企業家等8100 余人次,在推動黨建引領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對外強化合作。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開展企業家培養培訓、分行業組建產業專家智庫、建立互動交流掛職鍛煉機制等方面開展合作,先后組織開展科技特訓營、總裁研修班等精準化專業培訓88 期、培訓4200 余人次,著力打造企業家培訓特色品牌。
通過抓實抓好企業家培訓,為東營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3 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7%,近10 年來首次居全省第1 位;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工業投資增長23.8%,均居全省第3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