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浩

黎 青/圖
千秋偉業,人才為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人才建設發展,要求各地組織部門從多方面入手,全力以赴答好“后繼有人”新考卷。
“全方位”謀劃,人才選拔突出“廣泛性”。組織部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需求為切入點,以發展為落腳點,以創新為突破口,切實把人才集聚到發展第一線。要創新人才引進模式,研究探索用柔性化、彈性化的方式廣納人才,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探索“候鳥式”聘任、“巡回式”服務等模式引進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同時,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交流機制,積極引進海內外高精尖人才,聘請專家教授進行分領域指導交流,以更寬廣的胸懷和最大誠意,主動出去招人才、打破常規引人才、放眼海外聚人才,形成匯聚天下英才的“磁吸效應”。
“全鏈條”提質,人才培育突出“自主性”。人才工作基礎在培養,難點也在培養。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組織部門要著力構建更為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共性和個性的知識和能力短板,構建體系化、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通過專題培訓、考察活動、人才交流等多元化形式促進人才加速成長。想進一步練好內功,就要將人才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上鍛煉,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夯實基礎能力、提升專業水平。
“全角度”識別,人才考核突出“精確性”。真正做好人才工作,關鍵是要人適其崗、以崗鍛才、人崗互促。“生材貴適用”,人才使用中要揚長避短、化短為長,組織部門要對人才進行動態管理,以用人單位實際需要為主,結合個人所學專業和個人特長,為人才“量體裁衣”,安排相應崗位。要建立以政治表現、能力素質、工作業績等為核心的全面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全力以赴為人才松綁,全面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將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滿意的人才選拔出來、使用起來。
“全環節”服務,人才保障突出“關懷性”。要營造濃厚氛圍,充分宣示愛才之心。組織部門要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打破阻礙人才成長進步的條條框框,給人才提供更多的機遇。高品質打造宜居人才公寓,率先落實生活補貼、提供住房保障,完善配套機制,優先解決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問題,讓人才“后院”其樂融融。利用互聯網搭建平臺,聚集人才資源,實現人才共享,發揮人才的集聚效應,鼓勵其“帶土移植”,將團隊、技術、項目帶入本土,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和團隊加入,助推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篆刻作品欣賞

修遠

躬行

凌云
吉 濤/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