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邢 華
在外界眼中,他傳承父輩基業,有著令人羨慕的起點和平臺,是“企二代”;在業界眼中,他擁有高學歷及海歸背景,兼具全球化視野和國際化專業能力,在企業創新方面有天然優勢,是“新生代”。
“很多人認為我是‘企二代’‘富二代’,其實我是‘拼二代’‘創二代’。”山東利蒙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恩昊這樣定位自己的角色。他說,在父輩的基業上,干得好是應該的,干不好則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
利蒙藥業創辦于1993 年。當年開辦藥廠,源于求醫問藥過程中的一次機緣巧合。那時候,劉恩昊的奶奶得了尿毒癥,他的父親到處求醫問藥,跑了大半個中國,最后是山東一位教授開出的中藥,治好了劉恩昊奶奶的病。劉恩昊介紹說:“我父親特別高興,就想著將這款中藥做成準字號產品,推廣出去,造福更多患病百姓,由此創辦了藥廠。并且,我家祖輩就曾從醫為生,這也算是家族的傳承了。” 從最早的中成藥單一提取,到發展為集保健品、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生產等多元化業務并重的濟南市著名生產企業,利蒙藥業已經走過了30 多年的發展歷程。
在父輩創業氛圍中長大的劉恩昊,腦海里有太多關于企業的記憶。劉恩昊比企業“年長”3歲,從小耳濡目染,不管是上學路上的每日途經,還是假期里的入廠兼職,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審視著這家烙著家族印記的企業。
作為家族企業的“同齡人”,劉恩昊在中國海洋大學讀完大三后,前往英國攻讀管理學本科和碩士。彼時,接棒父親,帶領企業奔跑下一程,由此基本篤定。在英國讀書的三年里,劉恩昊絲毫不敢松懈,他通過兼職代購,借機調研當地主流保健品、化妝品等市場,以此對照自家產品的優劣勢,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和經營理念。
劉恩昊說:“到英國學習管理學,主要是了解和掌握西方的商業理論和思維方式,然后用于自己企業的運營管理。”他在實踐中發現,自家企業在品牌打造和市場推廣上還有很大的不足。為此,回國之后,他沒有直接回到家族企業,而是進入北京一家初創高端礦泉水產品公司擔任商務總監。為期兩年的實戰,不僅成功讓他負責的產品占據了市場的一席之地,還積累了豐富的營銷經驗。劉恩昊告訴自己,他堅持的品牌和營銷理念是可行的,2016 年,他正式進入利蒙藥業。
“其實,進入其他企業也好,服務家族企業也罷,最重要的都是做事,施展才華、釋放潛能,在企業發展中獲得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在劉恩昊看來,接棒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
為了進一步釋放產能,擴大公司生產能力,完善產品類型與結構,利蒙藥業計劃在 2017 年建設現代化廠區。“前期的工作做好了,建廠的事兒就交給你了。”劉恩昊的父親是個敢于放手的人,說完這句話,就把建廠的工作完全交給了劉恩昊。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占地 50 畝的新生產園區,將在劉恩昊的督導下盡快投產和運營。
接下重任后,劉恩昊馬不停蹄投入繁重的工作當中,從選址到組建,從落成到生產,他不記得自己來回奔波了多少里程,熬過了多少個艱難的日夜。最終,利蒙藥業在濟南商河成功選址并投入1.13 億元建設成現代化廠區,建設了3 萬余平方米的大型生產基地、中藥種植基地以及中藥博物館等項目,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生產設備和 2 萬余平方米的十萬級標準凈化車間,所有產品均已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認證。這是利蒙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劉恩昊企業生涯的濃重一筆。
在藥廠里建設中藥種植基地,是劉恩昊的思路。他表示,客戶來的時候,不能只讓他們看生產屬性,還要請他們了解一下企業的文化屬性。為此,中藥種植基地里的石斛、黃芪、丹參、枸杞等中藥材,全部是從貴州、寧夏等原產地拉過來的,包括土壤。劉恩昊說:“我們進的藥材,都是經過嚴格把控的,都能溯源到原產地,不合格的絕對不收。中藥種植基地會給客戶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讓他們對我們的產品更有信心。”

劉恩昊,山東利蒙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濟南市青年民營企業家商會副會長,濟南市工商聯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山東省民盟新階層總支三支部副主委,獲得“民盟山東省委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把自己做好,把客戶做強,是劉恩昊做企業的宗旨。在行業多年,他了解到個別企業通過不道德的行為,提高產品的利潤。對此,他深惡痛絕,他說:“傷天害理的事情,咱干不了。我們本著自己的良心做藥,嚴把質量關。雖然企業發展得不是那么快,但是比較穩。”他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他相信當客戶需要時,第一個會想到他。
作為一名“90 后”,劉恩昊的作息卻和老年人相似,每天晚上九點半睡覺,早晨五六點起床,非常規律。他每天早晨7 點半到單位,7 點50 準時開會,調度一下當天的工作。他愛好讀書,特別推崇稻盛和夫的《活法》。他說,這本書闡述了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以及人生應有的狀態,教給你生活的哲理、工作的干法等。他的讀書習慣,帶動了家人,他的愛人也跟著他一起讀書,并時不時地交流一下心得體會。他還把這個習慣帶到了單位。每個周一,他會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每人一本書,和大家一起讀,激勵員工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去學會感恩、學會助他利他,掌握美好人生的基本條件等。
因為從小的耳濡目染,劉恩昊對父輩管理企業的理念熟稔于心。他說,父親一直強調外企的管理是靠制度,在中國則要考慮感情——“要讓管理有血有肉,充滿人情化,更要具備一個企業應該有的擔當與責任,永遠把回饋百姓與社會放在首位。”父親的言行在劉恩昊心中烙下了印記,也讓他深刻地領悟到,企業不僅要具備市場競爭力,更要扛起承擔社會責任的大旗。
作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山東省保健行業突出貢獻先進單位,在追求利蒙藥業創新發展之余,劉恩昊始終秉承著企業擔當和大愛精神,積極擁抱慈善公益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劉恩昊花費近千萬元購買設備,帶領企業全力生產口罩、消毒劑等物品,通過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天使健康專項基金和山東天使健康救助聯盟的協調,向幾十家單位分批次捐贈了大批消殺物品。“企業不僅以逐利為目標,更應該加入對社會福祉的考量,利蒙藥業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理應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多年來,劉恩昊不僅帶領著利蒙藥業誠信經營、開拓創新,成就了行業先鋒,還用實際行動彰顯著新一代年輕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縱覽劉恩昊的成長經歷,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子承父業,同樣經歷了初代民營創業者所經歷的艱辛和不易。與父輩企業家相比,劉恩昊是互聯網化新商業文明時代的原住民,掌握時代脈搏跳動的節奏,更易懂得新時代的消費者訴求。劉恩昊憑借豐富的經歷和開闊的眼界,在行業日趨精細化和垂直化的場景下,為利蒙藥業尋找著更科學有效的發展新路徑。他不僅建立了利蒙藥業自己的小程序,用于自有品牌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還積極拓展淘寶店鋪以及阿里巴巴生產企業訂單承接等,從多方面拓展了企業的業務渠道,為利蒙藥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面對發展機遇和挑戰,年輕人應遵循古法而不拘泥于陳舊,傳承精髓更創新于發展,同時,還有父輩在后面做風險控制。可以說,新生代的銳氣和老企業家沉穩結合,更容易讓企業突出重圍。”面對利蒙藥業未來的發展,劉恩昊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