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翼 舒會芳
[摘 要]金融會計是我國會計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現階段各金融機構開展各類管理活動均離不開金融會計的參與。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會計制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升級,順應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引導金融機構會計管理逐漸朝著多元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诖耍疚膹臅嬓畔⒒纠碚摼C述入手,分析金融會計風險的概念,并探究金融會計管理原則,著重提出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金融會計行業工作辦法,以期保障各類金融信息的精確性,提升日常管理工作質量,及時規避、解決各類風險隱患問題,保證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金融會計;管理;風險管理
0? ? ?引 言
金融會計管理是促進整個金融行業發展、穩定金融市場的關鍵前提,可為金融機構提供實時、精確、客觀的財務及核算數據,并為后續開展管理決策工作提供可靠參考,極大避免了各類金融風險隱患問題的發生。現階段會計信息化的有效落實,在一定程度上為金融會計工作的創新升級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提高了金融會計管理工作難度。因此,在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如何充分激發金融會計管理工作活力、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是各金融機構重點考慮的問題。
1? ? ?會計信息化基本理論綜述
會計信息化實際上就是在現有的會計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在進行會計核算等工作時,可利用相應的計算機軟件對數據進行自動整合、分析,在解放人力資源的同時提升了工作質量及速度?,F階段常見的會計信息化管理模式有MRP Ⅱ、會計電算化等。隨著科學技術的迭代升級,各金融機構的會計管理工作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轉變,為進一步適應各機構的信息化發展趨勢,會計部門需要積極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方法對整個業務流程進行合理管控,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整合、資金調配、信息傳遞的作用,增強金融機構的風險隱患抵抗能力,有效彰顯其社會及經濟價值,推動行業快速發展[1]。
2? ? ?金融會計風險的概念
2.1? ?內 涵
金融會計依據相關計算法則,對資金流通、統計、運營、核算、監督等環節進行信息數據的整合處理,并為后續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參考,保證決策的精確性、可行性、高效性。金融會計風險則是指在金融機構開展生產運營及日常管理工作期間,由人為因素致使核算錯誤,進一步導致決策失誤,或金融機構受到各類主客觀因素影響,使得其信譽、口碑、形象或經濟利益受損的情況。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金融機構落實金融風險管理防范機制,促進金融行業的穩步發展。
2.2? ?種 類
2.2.1? ?規范風險
現階段,大數據、互聯網、5G移動通信等技術不斷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推動了金融會計框架的有效落實,但同時也使得現有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巨變,市場競爭逐漸加劇。面對翻天覆地的市場環境變革,相關金融機構在運營期間會面臨各類風險隱患問題,加之金融會計行業本身具有靈活性與特殊性,其工作規范及指導標準缺乏統一性,與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不一致,存在較為明顯的漏洞,給予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金融產品的種類及數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各類金融活動也逐漸呈現虛擬化、電子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會計工作風險,加大了對金融活動及產品的監管難度,金融工作的潛在風險隱患問題逐漸暴露。
2.2.2? ?核算風險
核算風險是金融會計風險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金融會計核算存在核算方式落后、賬務處理低效、憑證審查松懈、復核監管缺位、約束力度不足等問題,將極大影響金融機構的資金使用合理性,可能出現盜用、騙用、挪用等問題,給金融機構造成極為嚴重的經濟損失。通常情況下,核算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為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需要相關人員主動加強對金融會計工作成效及質量的管理,及時升級、優化現有的核算及監管工作形式。
2.2.3? ?監督風險
監管是金融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當前,我國部分金融機構并未構建、落實高效的監管機制,無法及時發現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導致資金無法追回,造成利益損失,影響金融機構的進一步發展。
2.2.4? ?信息操控風險
在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各類信息技術手段與金融會計工作得到了充分融合,由此就將頻繁出現各類信息操控風險隱患問題,部分金融機構的管理者受到短期利益誘惑,忽視了長遠發展需要,對現有的金融會計信息數據進行違規修改,加之會計審核人員及金融監管人員的疏忽,將出現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問題,導致其對于現有風險隱患問題認識不到位,缺乏有效評估,進一步加劇金融機構的風險危機,經濟損失不斷擴大[2]。
3? ? ?金融會計管理原則
3.1? ?事前、事中、事后統一原則
現階段,金融機構普遍應用全新的會計信息體系開展日常運營活動,其內部會計管理工作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變、優化。在實際業務管理工作中,事前管理主要是指金融機構提前規劃,并制訂科學的工作方案,明確未來一定時期的工作內容、目標。但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現階段部分金融管理人員主要關注事中及事后管理,并未認識到事前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金融機構采取合理手段,落實事前、事中、事后的統一管理,同時在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升級的背景下,通過對原始數據及控制信息進行審核,保證不同環節管理工作的順暢銜接。
3.2? ?內部核算與外部核算統一原則
在現階段會計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條件下,各金融機構需要加強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加強核算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體系的信息整合、處理能力,充分發揮金融會計的督察引導作用。因此,金融機構需要對其內部的債權資產、權益變更等內容進行精確核算,并明確各部門的實際資金流轉狀況,促進金融機構的健康穩定運行。
3.3? ?效益原則
金融機構的工作目標就是實現經濟運營,而落實管理會計工作理念則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因此,各金融機構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期間應重視加強投入成本及獲取經濟效益,明確其適用性及條理性。為進一步優化現有金融工作質量,金融機構積極引進了會計信息化技術,最大限度上減少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緩解其工作壓力,同時可實現對整個金融機構財務數據信息的快速整合分析。由此,在考慮成本的背景下,若總效益高于預期成本,則該業務可行。若總效益低于預期成本,則應重新制定發展規劃[3]。
4? ?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金融會計行業工作辦法
4.1? ?健全金融會計管理體系
對于現階段的金融機構而言,所有人主體虛擬化,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會計監管管理及風險防范工作的落實。由此,在會計信息技術深入應用的背景下,需要金融機構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主動對其內部組織框架進行完善升級,為后續開展內部會計風險防范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需要逐漸引進三級會計核算機制,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及先進核算理念的優勢,對各業務環節的會計信息進行收集、整合,并統一傳輸至專門的數據庫中進行核算處理,自動生成會計報表,為金融機構的增收節支打下基礎,避免出現數據篡改等問題,保證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優化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從根本上減少金融會計風險隱患問題。
4.2? ?優化會計信息披露機制
為順應經濟市場發展趨勢,有效規避各類風險隱患問題,需要各金融機構主動制定并落實標準、可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機制,幫助相關人員及時獲取準確的信息數據,進而有效降低各類風險隱患發生的可能性。首先,應完善現有報表體系,確保金融機構會計數據的精確性、完整性。可對原報表進行豐富,補充內部風險資產數額、資本充足率、風險比率、貸款限額、備付金額度等會計信息,保證金融機構可客觀評判自身運營發展現狀。其次,落實責任制度,防止不法分子因為個人私利隱瞞或篡改核心數據信息。依據現行的會計核算工作準則,全體會計人員需要嚴格遵循各類規章制度,對債權保全、事務變更、籌資成本、資產質量等信息進行定期披露,同時充分發揮責任制度優勢,督促員工主動承擔起金融會計工作職責及義務,積極建立獎懲機制,保證會計風險防控質量。最后,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預期拆放款等業務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管理,保證在第一時間發出風險預警,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方案。
4.3? ?強化機構內部管理工作
一方面,設計合理的運營發展目標及考核機制。金融機構需要始終堅持以嚴格遵守金融行業規定為主要運營原則,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管理考核體系,以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為基礎,以服務客戶為目標,對金融機構的經濟效益進行認真考察,創建集資金管理、會計核算于一體的綜合性考察機制以及經營目標體系,從動態化、前瞻性的角度制定明確、可行的經營目標,避免受到短期利益的誘惑,影響金融機構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將風險管理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以全機構、全體員工、全工作流程為基礎規劃操作風險,掌握不同操作風險概念,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培訓、管理活動,實現職工自身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顯著提高。不同業務部門與崗位的員工需要及時了解操作風險的分類及危害性,做好日常防范,避免由人為操作失誤導致的“欺詐”問題。
4.4? ?提高機構人才自身素養
第一,加強財會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落實誠信辦公理念,杜絕作假賬等違規違法行為。第二,重視財務培訓。財務管理是現階段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會計工作涉及多個領域,因此,相關人員除了需要掌握本專業知識之外,也需要主動掌握經濟學相關理論,深入分析經濟管理工作辦法的先進性。從專業的角度解釋經濟現象,通過分析數據波動規律判斷金融機構的運營問題,并深入分析其具體成因,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第三,財務人員需要主動適應金融市場發展變化新形勢,并積極參與其中,提升自身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解鎖更多理財技能,滿足現階段的金融崗位工作需要。第四,各金融機構需要主動開展文化宣傳及講演活動,利用公眾號、客戶端、短視頻等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培養復合型、專業化、高素質人才。
4.5? ?落實會計信息安全體系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軟硬件建設工作是保障系統穩定運行、落實風險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從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部分金融機構為減少資金投入或本身資金運轉困難,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軟硬件建設工作,造成設備、技術無法滿足全新經濟社會發展時期金融機構的運營需要。對此,各金融機構需要創建較為完善的會計信息安全體系。其一,應加強對現有金融信息軟件的研發力度,積極與當地信息技術研發機構及企業開展深入合作,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創新。其二,各金融機構應當綜合自身實際建設目標及業務能力做好雙系統、關鍵設備的迭代升級,實現軟硬件的配套建設,推動會計信息管理體系的有序運行。在擺放大量電子終端設備的區域,可加裝防電磁干擾、持續電源、防輻射等裝置,提升信息傳輸的穩定性、精確性。對于內部硬件系統,金融機構則需要定期組織專業維修管理人員對全部計算機進行科學管理及修護。其三,充分凸顯電子化、現代化會計管理工作優勢。在現階段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會計工作已經逐漸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為進一步提升對計算機系統的使用及創新,避免人為及外部因素對整個系統造成影響,可創建金融會計信息預警機制,并針對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隱患進行提前預警及分析,對整個信息數據收集、整合機制進行監管,實現會計核算與預警機制的有機結合,通過核算數據錄入信息,可幫助預警機制及時找出可疑數據,并第一時間進行反應,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有效降低系統的運營風險系數[4]。
5? ? ?結 論
綜上,在會計信息化迅速發展的影響下,整個金融行業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同時也加大了金融會計管理風險。由此,相關金融機構需要從健全金融會計管理體系、優化會計信息披露機制、強化機構內部管理工作、提高機構人才自身素養、落實會計信息安全體系等方面入手,綜合自身實際發展需要及經濟發展趨勢,從源頭處提升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及抗風險能力,打造適宜金融行業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推動會計信息化轉型、升級,推動金融行業的均衡、健康、穩健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曹悅.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金融會計管理[J].今日財富,2022(6):76-78.
[2]李書婷.信息化背景下商業銀行金融會計風險研究[J].財會學習,2021(35):80-82.
[3]孟瑞雪.信息化背景下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財經界,2021(22):147-148.
[4]李復銀.信息化背景下醫院會計管理的風險防范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2):51-52.
[收稿日期]2023-07-24
[基金項目]2023年永州市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專業升級背景下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yzzyjy2023066)。
[作者簡介]魏翼(1979— ),女,湖南永州人,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會計、大數據與會計;舒會芳(1983— ),女,湖南懷化人,碩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大數據與會計、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