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東 喬偉 趙春利 姬榮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邊采油廠 陜西 定邊 718699
定邊油田油房莊地區構造位置處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中西部,行政區位于陜西省定邊縣油房莊境內,為定邊油田最早開發區之一,主力生產層位延93、長4+52。根據錄井顯示及測井資料情況,結合生產實際,該區延9具有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油房莊區作為油田上產、穩產的最有利區塊之一,對其進行地質研究及有利區預測有著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延安組自下而上分為5段即第一段~第五段,自上而下分為10個油層組即延1~延10油層組,其中延9油層組劃分為延91、延92和延93三個亞組。延93位于延9油層組底部,一般發育一個完整的正旋回沉積,具有下粗上細的二元結構,底部分流河道沉積發育,側向上有時相變為泥巖沉積,測井曲線呈箱型和鐘型組合特征。本區該亞組地層厚度一般在10~20m,平均為15.2m。巖性主要為灰白色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或巖屑長石砂巖夾少量粉砂巖及泥質粉砂巖,頂部為泥質粉砂巖、粉砂質泥巖與泥巖互層夾煤線[1]。
研究區延93頂面構造整體呈東高西低的西傾單斜,內部構造簡單,局部發育低幅度的鼻狀構造。延93頂面構造最高點為-104m,構造最低點為-169m,自北向南發育2個微型鼻隆構造,位于研究區總部和南部(見圖1)。

圖1 油房莊區延93層頂面構造面
(1)單井相分析。定探××井位于研究區的中部,砂巖發育較好,反映在延93期的部分時間中,該井處于局部西北物源的主供應水道的主河道上。該井整個延93油層組屬于三角洲平原亞相,由分流河道、洪泛平源等微相類型構成。其測井曲線(SP和GR)主要為低幅箱形和鐘型組合特征[2]。
(2)剖面相分析。在順物源北西-南東向的連井剖面上,延93沉積時期,研究區接受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分流河道發育。砂體在剖面上呈條帶狀延伸,不同砂體呈疊合連片分布,其單砂體厚度大、連通性較好;天然堤及河口壩微相不發育較薄(見圖2)。在垂直物源的北-南向剖面上,延93沉積時期,研究區分流河道砂體在剖面上也呈小規模條帶狀或塊狀分布,其砂體特征表現連通性較順物源方向差;局部地區單砂體沉積厚度薄厚不均。洪泛平原發育較廣,總體砂體厚度薄,連續性差。

圖2 油房莊區延93砂體展布圖
(3)沉積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區延93為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發育分流河道和洪泛平源兩種沉積微相。區內發育多主要發育北西-南東向主干分流河道,以淺灰、灰色中砂巖、中細砂巖為主,自然電位多為“箱狀”、“鐘狀”,分選中等,磨圓度為次棱角—次圓狀。剖面上呈底平頂凸的透鏡狀,顯示充填與垂向加積,具有明顯或不明顯的正韻律特征,側向連續性變差,平面上呈條狀、網狀分布。此外發育多條不同向次級河道,在區域內的多次交匯分叉,洪泛漫灘發育。研究區延93砂體的分布情況主要受控于沉積微相的展布,分流河道展布特征決定了砂體的展布特征,分流河道交叉縱橫,呈網狀分布,側向變化快。主砂體間距2.5~5.5km,砂體寬度0.5~3.8km,砂體厚度2~23.5m,平均5.62m。砂/地比值0~0.95,平均為0.37(見圖2)。
研究區延93主要油藏發育的地方絕大多數為分流河道砂體發育或鼻狀隆起或低幅圈閉發育的地方。油藏往往位于含油砂體的頂部,有一定的油水分異,上傾部位油藏多隨巖性尖滅或側向變致密形成側向遮擋,構造高部位試油往往產量較高。巖性是依然是形成延9油藏的基礎,構造只是圈閉中烴類富集高產的條件,這些低幅鼻褶構造是油氣運移的指向區,往往與儲集相帶相匹配,二者共同構成了圈閉的封蓋條件,在雙重因素控制下形成復合圈閉,控制了油藏的規模及具體形態。因此,油藏類型為受沉積相、鼻狀隆起構造控制的構造—巖性復合油藏。綜合分析認為,該區延93油藏類型為受沉積相、鼻狀隆起構造控制的構造—巖性復合油藏。該區延93油藏底水邊水較為發育,驅動類型主要為彈性水驅[3]。
通過對研究區構造、沉積相、物性、油源等地質研究,以及試油試采、開發程度等資料綜合分析,重點考慮各含油區帶評價結果的指標,建立油氣有利區富集預測分類標準。
Ⅰ類有利區:延93層Ⅰ類有利區處于烴源巖發育良好的區域(大于20m),位于分流河道主體部位,砂體厚度大(大于10m),油層發育,綜合解釋為油層或差油層,砂體物性較好(孔隙度大于10%,滲透率大于1.0×10-3μm2),試油試采達到工業油流的井或者周邊探井的試油效果很好。
Ⅱ類有利區:延93層Ⅱ類有利區處于烴源巖發育良好的區域(10~20m),位于分流河道主體部位或次級分流河道,砂體厚度較大(3~10m),油層發育,綜合解釋為油水同層以上,砂體物性一般(孔隙度2%~10%,滲透率大于0.4-1.2×10-3μm2),試油未達到工業油流的井或者周邊探井的試油效果一般。
Ⅲ類有利區:延93層Ⅲ類有利區處于烴源巖發育良好的區域(小于10m),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主體部位,有一定砂體厚度(小于3m),油層發育,綜合解釋為油水同層或含有水層,砂體物性較差(孔隙度小于2%,滲透率小于0.4×10-3μm2),周邊試油試采未見工業油流[4]。
綜合以上指標,通過分析研究區烴源巖分布、延93儲層的沉積微相砂體展布、砂層頂面構造、物性特征及其油層發育、儲層產能配置關系,對延93油層進行了有利區預測,預測油房莊區延93有利區6個。其中I有利區2個,約1.27km2;II類有利區3個,約4.91 km2;III類有利區1個,約1.54 km2(見圖3)[5]。

圖3 油房莊區延93有利區預測圖
(1)研究區延93位于延9油層組底部,一般發育一個完整的正旋回沉積,頂面構造整體呈東高西低的西傾單斜,內部構造簡單,局部發育低幅度的鼻狀構造。
(2)研究區延93期主要發育三角洲平原的沉積體系。研究區內分流河道展布特征決定了砂體的展布特征,分流河道交叉縱橫,呈網狀分布。主河道砂體厚度大,側向變化快。
(3)研究區延93油藏類型為受沉積相、鼻狀隆起構造控制的構造—巖性復合油藏。該區延93油藏底水邊水較為發育,驅動類型主要為彈性水驅。
(4)預測油房莊區延93有利區6個。I有利區2個,約1.27km2;II類有利區3個,約4.91 km2;III類有利區1個,約1.54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