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彬(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 南京 211166)
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智慧體育”應運而生?!爸腔垠w育”是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的支持下,以計算機、移動終端等為媒介,通過智能運動設備,在信息獲取、處理和應用方面的一種全新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借助“智慧體育”來開展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使高校學生能夠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忽略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信息技術的融入,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此外,通過信息技術還能實現體育課堂的有效管理。如利用信息技術對體育課程進行線上管理和監督等,能夠有效避免體育課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從而保證體育課程順利進行。
體育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通過體育教育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當前教育改革下,在體育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相結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將信息技術與體育教育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和評價,同時還可以利用視頻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而且還能夠促進其心理素質的提高,這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教學理念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在新時期背景下,信息技術已逐漸滲透到高校體育教育中,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智慧體育建設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應結合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體育鍛煉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信息化元素,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使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對體育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從課程設置方面來看,體育教育內容與其他課程的設置具有很大的不同。在普通高校中,體育教育課程主要是由理論課和實踐課構成,在理論課中,主要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在實踐課中,主要是讓學生對體育教育知識進行應用。所以在普通高校中,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很少能夠看到對其他課程的運用。但是由于高校學生學習任務比較重,學習壓力比較大,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高校教師會選擇一些內容進行講解和練習。雖然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講解和練習。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也很少能夠看到學生對于體育教育知識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對于體育的需求。所以在高校教育中,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另外要對高校學生進行全面評估,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教師在上課時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個人能力進行授課和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很好地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一種被動式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課堂教學產生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講解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也就是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將自己放在一個權威的地位上,在課堂上不會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而是一味地講授理論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另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一種填鴨式教學方法,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在這種單一教學方法下,學生往往對理論知識不能夠理解和掌握。在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采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很容易讓學生對體育產生厭惡心理,也就不利于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另外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很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在大學體育教育過程中一般會采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在實際中由于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過于復雜和繁瑣等問題,也導致教師使用起來不方便。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目標不明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體育教育的目標設置不夠全面、合理,無法突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點;其次,高校體育教育目標設置過于籠統,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如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平時都是在學習文化知識,而忽視了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效果;最后,部分高校體育教育目標設置與現實脫節,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有的教師設定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教學目標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鍛煉身體、提高體質的要求并不高。因此,這一目標很難實現。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內容與時代脫節,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是20 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并且沒有與時俱進。比如,在教學內容中,多是一些與傳統體育相關的知識,如武術、羽毛球、乒乓球等。而現代社會對于體育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僅要有扎實的身體素質,還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教學內容落后于時代發展。目前許多高校并沒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仍是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這樣就造成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不能與時俱進。當前我國社會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大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高校體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傳統模式下進行教學,要將社會發展需要納入教學中來。最后,高校體育教育應充分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代大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然而目前高校體育教育中存在著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脫節、體育課內容單一等問題。
在“智慧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創新,對于高校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借助“智慧體育”來開展高校體育教育,能夠對高校學生的學習狀態、身體素質等進行準確把握,對學生的體育知識進行學習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實現高校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其次,“智慧體育”可以對學生的運動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與管理,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例如,在“智慧體育”背景下開展籃球訓練時,高校可以通過“智慧體育”來對學生運動時產生的身體數據進行記錄,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同時,還可以通過“智慧體育”來實現籃球訓練效果評估和反饋;最后,借助“智慧體育”來開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智慧體育”背景下開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時,教師可以借助“智慧體育”來建立多個班級QQ 群、微信群等交流平臺,從而實現高校不同班級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智慧體育”來搭建多樣化的交流平臺,讓不同班級之間能夠互相了解彼此之間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成果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智慧體育運動”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和拓寬學生視野。
“智慧體育”背景下,高校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現代化,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首先,高校要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為體育教學提供有力支持。多媒體設備可以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信息形式融入教學當中,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高校要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優勢,為體育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在開展足球比賽時,高??梢岳镁W絡信息技術優勢進行模擬比賽,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足球比賽的緊張氛圍和激烈程度;最后,高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養。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執行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化素養。
一方面要積極學習先進的網絡知識和技術,掌握更多實用的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理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信息素養。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還要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技能。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視頻、圖片等形式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時,往往只重視身體素質的提高,忽視了學生體育意識與運動能力的培養?!爸腔垠w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應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與創新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信息,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智慧體育平臺為學生提供籃球視頻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觀看,或者利用平臺上的游戲功能組織籃球比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籃球技能。在開展“健美操”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智慧體育平臺為學生提供健美操教學視頻。這樣既可以豐富健美操教學內容與形式,又能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與處理。在練習太極拳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網絡平臺上其他太極拳練習視頻,讓學生感受太極拳文化。教師還可以將網絡平臺上的其他運動視頻進行整合處理,將不同運動項目融合到一起進行講解、分析與評價,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
在智慧體育建設背景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需求,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是體育教育的主體,也是智慧體育建設的主要實施者,其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引入到體育課堂中。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比如,在教授籃球運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籃球比賽中所使用的籃球技術和戰術等。通過多媒體設備能夠將復雜的信息清晰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籃球比賽的整個過程。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一些經典的籃球戰術和訓練方法制作成視頻和圖片等形式進行展示,讓學生能夠在觀看視頻和圖片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方法來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興趣。
智慧體育的建設,需要構建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智慧體育課程體系的作用,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首先,要明確課程體系的建設目標。高校體育教育中,課程體系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主要途徑。在智慧體育建設背景下,高校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將學生視為核心主體。在構建智慧體育課程體系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構建教學資源庫。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搜集到的學生需求和反饋,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其次,要科學制定課程體系內容。在制定課程體系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體育學習特點等因素,科學地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智慧體育建設背景下體育教育發展趨勢和教育理念等因素。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將不同層次學生在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納入課程體系中來;最后,要完善課程評價體系。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在知識儲備、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來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和考核標準。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體育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考核。通過構建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學生體育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智慧體育建設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發展。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育模式應積極應對新形勢、新要求,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構建“智慧體育”新型體育教育模式,為提升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