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今年清明前,江蘇南通發布公告,禁止在全市范圍內制造和銷售冥幣紙錢、紙扎實物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引起輿論反彈,該市民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身陷旋渦。
一個地方禁止什么東西,或者強推什么事物,引起人民群眾不滿,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單從南通此事出發,為了行政目的而將舉國通行的法律未予明確否定的民俗習慣定義為“封建迷信”,表現了雙重傲慢。一重是權力傲慢,不可商量;一重是理性傲慢,明顯有懷疑人民群眾集體智商的傾向—這是輿論旋渦真正的起源。
國務院發布的《殯葬管理條例》有“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的表述,但冥幣紙錢、紙扎實物并未被明確定義為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如果權力是謙抑的,照顧公共利益的,那么禁止行為的前提應該是從上位法取得明確的合法性,而且上位法應該盡量是全國性的。
封建迷信不能被隨意定義和根據自身立場進行有選擇的具體化。面對生與死,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習慣表達方式,尤其是死亡,因為它是個體至大之事,不管社會如何演化,也不可能完全將之納入科學軌道。封建迷信的對立面是科學,但科學本身其實已經在百年辯駁中承認了自身在這些領域有局限性。認定封建迷信,雖然目前沒有精確的法律(事實上也不可能做到),但它應該在法律邏輯上可接受。法律邏輯其實是簡明的,那就是行為本身是否損害公共利益,或危及他人自由權利和生命財產安全。
從歷史經驗看,封建迷信活動很可能大面積損害公共利益。一個典型例子是孫策殺于吉,無論朝野、家人如何強烈反對,孫策都要消滅于吉,就是因為于吉裝神弄鬼的行為籠絡了大批信眾,已經危及公共秩序,無法妥協。而在現代社會,世界各國都對邪教無法容忍,或者嚴格限制其活動范圍,也是同樣的道理。封建迷信活動也很可能危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典型表現是生病不求助醫學,而相信符咒、跳大神,導致人財兩空,如果蔓延開來也會成為極大的社會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官員沉迷封建迷信活動,其目的在于升官發財,不問蒼生問鬼神,會導致一系列的公共利益損失,這種情況在落馬官員“事跡”通報中并不鮮見。
但在社會領域,殯葬或者祭奠活動中使用冥幣紙錢、紙扎實物,只是一種儀式,它確實無法科學,但也不損害公共利益、不危及自身或他人自由權利和生命財產安全。它是一次性的,人們并不在喪葬或祭奠之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天天燒紙”;它解決的是心靈問題,這種問題的解決純然出乎個體內心標準,怎樣才算“對得起先人”,沒有科學判斷。如果引發山火,那是管理問題,也是另一個法律問題。
可能正因如此,南通才從污染大氣的角度引入一點理由,顯得科學一些。而這一點更加無力,倘若把污染問題無限擴大到生活領域,人能做的事情就很少。這不是抬杠,讓我用馬克思的話來解釋這個道理吧,他說,如果一種東西的不完善是反對另一種東西存在的理由,那么,人根本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因為不僅人本身是不完善的,而且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爸灰腥魏我环N活動范圍由于這種不完善而不應當存在,那就是說,其中沒有一種活動范圍是有權存在的,就是說,人根本沒有生存的權利?!瘪R克思這段話從哲學上真正講清楚了自由和權利的意義。
還真有抬杠的人,而且為數不少,他們說,儀式為什么一定要燒紙?其實沒有人說過一定要,相信在南通也有人不燒紙。但做菜不一定要用味精,不見得就要禁止生產和銷售味精吧。這樣的反駁,連詭辯都算不上,因為詭辯也講究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