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霖 張桂青


摘? 要: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教學質量及效率主要是以成果為導向作為衡量標準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重點就在于充分滿足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實際需求。體育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意義重大,同時,在普通高校體育教育當中,公共體育不但是基本課程,更是鍛煉大學生健康體質的有效途徑。然而,現階段我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仍有諸多不足之處,當代大學生的體質呈現出不斷降低的趨勢,課程改革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基于此,該文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當中融入OBE理念,對其逆向設計及正向實施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此建立基于OBE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系,并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加以保障,從而為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帶來新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OBE;公共體育;逆向設計;正向實施;嵌入式評估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9-0111-0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s mainly results-oriented as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 the focu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s to fully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exercis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hysique. However,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has many deficienc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physiqu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received the wide attention of college educato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has integrated the concept of OBE into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s researched the rever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eeply, so as to establish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OBE,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guarantee, thus bringing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to our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OB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reverse design; forward implementation; embedded evaluation
所謂的成果導向教育指的是,將學習成果作為目標導向的一種教學體系。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提出了OBE教育理念,經過不斷地發展,在當地教育改革當中成為了常用的一種教育理念。在西方國家及地區,OBE理念因其對教育適用性的反思特性,在不斷的探索及實踐下,其理論體系在九十年代末已然比較完善,繼而被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所認可。我國在2013年6月成為了《華盛頓協議》的簽約成員,自此,也展開了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改革探索。2018年,《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當中所提出的相關教學原則,實際上完全符合OBE教育理念的內涵,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促進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對于課程設計,OBE教育理念提出了反向設計、明確重點、增強預期等基本原則,明確指出,學習成果所涵蓋的內容不限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應用能力,同時,還包括了情感因素。實際上,學生學習就是為了把知識及技能轉化到自身歷程當中,而學習成果實際上就是學生始終擁有的客觀存在的學習經驗。基于最終預期中的學生所獲得的最佳成果,對課程采取反向設計的方式,評價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可操作性非常強。在提倡核心素養教學的背景下,在高校課程體系當中,體育課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學目標更關鍵的一點就在于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項目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思想及健康的體質,而并非只是要求學生通過具體的考核及達到體育項目動作技能的標準。從這一角度而言,根據體育課程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這一成果導向,將OBE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以此促進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設計
(一)? 設計思路
在OBE理念下的課程設計當中,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反向設計及正向實施。在進行課程設計之前,需要對學生的最終實現預期成果進行明確,繼而有針對性地根據預期成果來進行反向設計促進成果實現的相關活動,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此對學生實際實現的成果情況進行充分的掌握。不過,也有學者對此持不同的觀點,如Biggs認為,首先應該要設計出具體的學習評價方式,其次對學習活動進行設計,他認為學生在學習相關內容時,往往都會選擇自認為會被評價的一部分,同時,其還指出,應當要按照預期學習成果的具體分類來設計針對性評價模式,例如,對于陳述性知識在進行評價時,應采取筆試及復述之類的模式,而在對學生的能力情況進行評價時,則應該對相關信息進行綜合之后再評價。所以,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應該要針對預期成果的具體分類及內容,對學習評價方法及內容進行反向設計,在此基礎上,構建最佳學習活動,從而使預期成果能夠更好地達成。相應的,在實施課程的時候,教師與學生以成果為導向,按照所設計的學習活動進行教學和學習,并通過學習活動對最終獲取成果進行相應的評價,將其和預期成果進行對比,從而對學生預期成果的實現情況進行充分的掌握。總而言之,不管是反向設計或者是正向實施,其關鍵就在于要確保預期成果與學習活動及學習評價成為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從而使預期成果最大程度地得以實現。基于OBE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具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二)? 整體框架設計
現階段,我國的普通高等院校對體育課程的開設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大一、大二的體育課程為必修課程,需達到144學時,而大三、大四及以上的體育課程為選修課,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基礎的科學鍛煉方式及技能等,要熟練地掌握兩項以上的體育項目,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鍛煉習慣。根據OBE教育理念的內容,從宏觀角度而言,在設計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整體框架時,必須要將上述目標進行轉換,使其成為最終預期學習成果;而從中觀角度而言,應該要把最終預期學習成果進行更加詳細的劃分,有針對性地納入到每個學期的預期學習成果當中;在此基礎上,將學期預期成果落實到具體的體育項目課程當中,也就是說,不管學生所選擇學習的項目課程為哪一種,都可以保障目標的實現。從微觀層面而言,將OBE教育理念作為導向來對具體課程進行設計,從而確保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整個體系及所有課程都是以OBE教育理念為導向所設計而成的,以此構建出環環相扣的一個循環體系,使課程設計更加系統和完整,并且,使教師的課程設計更加靈活,這樣一來,不但能夠防止出現各階段各門課程之間的沖突,對學生的同水平能力進行反復的培養,做無用功的情況,同時,還可以在學習各種項目之后,對各個項目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從而促進公共體育課程最終預期目標的達成。基于此,本文對OBE理念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整體框架進行了設計,具體如圖2所示,從這一框架可以看出,教師和學生能夠非常直觀地了解到最終成果及目標實現的方式和途徑,對于課程的具體安排及詳細情況非常明確,從而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微觀層面上,由課程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習的預期成果,根據課程設計具體的評價方式,并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學習活動。在這一框架下,學生的課程選擇更加的多樣化,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參與到感興趣的項目學習當中,且能夠獲得一定的預期成果。
(三)? 預期成果設計
以往,各高校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文件,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了相應的課程目標。而OBE概念則是注重學習的結果,也就是說,從學習中了解到了什么?能做什么?在完成四個學期以上的公共體育課后,學生必須具備哪些知識、技術、技能、能力及養成的習慣。根據Biggs等的看法,在原來的教學目標中,“模糊”的詞語如理解、了解、掌握等,要用可衡量的、容易判斷的詞語來表達。比如,在知識方面,這門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動作”,而在最終的期望中,可以把它形容為“具備了能夠支持他們科學地進行兩項運動的基礎知識”,并分解到學期的期望成績時(第一個學期),或“可以列舉出三個能幫助他們保持跑步的小技巧”。前一階段的期望結果說明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遍性,以便指導不同學期、不同項目的課程設計;下一階段的期望結果應該更為明確,能夠讓教師和學生清楚地了解學習任務的目標,不僅要明確學習的意義,還要有明確的學習結果。如此,在學期中,預期的最終成果及各專案課程預期成果的描述,都應該逐步地往下逐步細化。對于一個綜合的結果,例如運動習慣的培養,一般是“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然后改為“每周至少三次以上的體育鍛煉”,并將其分解為“一學期跑完150公里或一年內參加足球社團活動40次以上”。所以,重新編寫的期望值可以幫助我們對學生的真實表現進行評價,也可以判定他們與期望值之間的差異。
(四)? 學習評價設計
在設計成果的時候,對結果的“可測量”提出了一個明確的標準。評估的目標是,通過對學生的真實成績進行測量,明確地認識到學生在完成了所設計的學習活動之后,所獲得的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從而為后續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依據。基于OBE理念,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學習評估應該涵蓋期望的內容,其評估方式也會因結果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一個期望的結果可以通過幾個學期的課程來完成。這個邏輯可以判斷一個人在完成了整個公共體育項目的學習后,有沒有達到預定目標,而更多的是以學生的學習經驗的成果為依據。所以收集學生們學習經歷的各個證據尤其重要,而在特定的學期課程層次上,既要記錄各類證據,又要針對不同的期望結果采取不同的評估方式。
(五)?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是學生在制定學習評估的內容和方法后,為實現預期的成果標準而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高期望”與“拓展機遇”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造最多的學習活動,使其達到自己想要的學習成果。以上的課程結構(圖2)為學生在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上的教學活動提供了直觀的路線圖。在宏觀上,學生在四個學期內順利地完成了各種課程的學習,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在微觀層次上,老師按照中觀察階段的期望值,結合特定的教學計劃,設計個別課程的學習活動,從而達到學期的預期成果。成果為導向的優點在于,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實現同樣的目標,只要將學習行為與預期的學習成果進行對應,就不需要被固定在一種形式上。下面是關于學習活動設計的例子。例如,為了達到“學習兩項終生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的目標,本課程在宏觀上有多個專案可供學生自由選擇,并透過課程說明及其他有關文件,清楚地指出,每四個學年內,學生至少要選修兩門以上的運動。以下是一個可供參考的設計實例:為了使新入學的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專業學習,在本學期開始時就開設體能訓練課程;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開設了選修課,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兩門課;第四個學期將會有一個專項社團,讓同學們可以選擇以前所學的科目來加深他們的學習。這種設計不僅使學生從基本功到專長的難度提高,同時也能使學生掌握兩種體育項目并有一定的時間積累。在“提升技能掌握,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這一主題上,每個學期的課程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強烈建議把課后活動融入課程體系,與有關的運動社團合作,把學生的課余鍛煉、競賽等活動融入到課程中,大大擴展了課程的時間和空間,形成了“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共同促進了技能的提升和習慣的培養。中觀層次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修課,使他們更容易達到預定的目的。
二?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實施策略
再合理的課程體系設計、管理體系與資源保證相配套,如果課程目標不能在課堂上實現,那么它就失去了其意義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按照課程體系的要求進行教學,或是沒有達到培養目標的能力,這都會對學生的學業目標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實施前的審核、實施過程的評估,以及后續的不斷改善,都是 OBE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 制定明確的教學評價體系原則
評估手段服務于整個課程系統,是實現課程目的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實現學生學業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如何從OBE的理念與方法中找到適合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目標的評估模式,使其達到預期的成果,是當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明確教學目標。教學評價和成績考評都是基于課程目標,明確的課程目標,以便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
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分解。只有將課程目標有效地分解為一個合理的學期成果,將其分解為若干階段的學習成果,再將其分解為班級的學習成果,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價系統,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評估。課程評估更側重于學生的精神狀態和能力的表現,例如在訓練動作技巧時的專注度、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團隊合作、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及時的反饋是持續改善評價體系的根本。評價標準的制定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和成績,能否客觀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 應用崁入式的教學評價
嵌入式評估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評估,以反饋學習的效果,從而使課程體系更加完善,達到課程的培養目的。在OBE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通過對學生體育健康知識、運動基礎、身體適應能力和體育社會情緒進行評定,從而為分層教學提供基礎。OBE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嵌入式評價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估,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或者是對學習成績的階段性成效進行評估,也就是形成性的評價,由美國學者斯克里文在《評估方法論》中首次提出。歐美的一些學者也相信,在“教與學”的活動中,可以利用其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測,從而及時地解決問題和缺陷,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目前,我國學者們認為,形成性評估的關鍵是要不斷地進行教學評估,發現問題所在,并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改善現有的教學方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 制定可行性的培養目標
在OBE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以學生為本”的作用,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和能力提高情況,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教師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的特點,采取分層的方法,對每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以確保他們的持續發展。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又能實現教學目的。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知識在不知不覺中被理解和掌握。要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掌握所需的技能,培養出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使學生的體質得到持續改善。
三? 結束語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基本目標,不僅讓學生在運動中掌握一兩種運動技巧,更是在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能力,可以說,這是在OBE理念的基礎上,對大學生提出的“畢業要求”。在此基礎上,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應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終身體育意識,包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堅韌的性格、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能力,使之成為一種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因此,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產出導向,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堅持以OBE理念為基礎,不斷探索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并為其做出實踐,在提高大學生體育素質的同時培養社會所需的卓越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占魯,馮嘉誠,龔建林.基于OBE理念的“大體育”教學體系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3):122-125.
[2] 游永豪.OBE理念指導下體育統計學線上線下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改革[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39(5):49-51.
[3] 徐風華,程思慧.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積分》課程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20(18):126-129.
[4] 柯勇,左樂,黃博,等.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課程目標與內容設計的關鍵策略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0,35(2):163-168.
[5] 唐煉,楊潔.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9):85,87.
[6] 孫麗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問題及改革策略[J].學校體育,2020,10(10):171-172.
[7] 劉上郭子,郭曉靜.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體育公共課程探討[J].發展與創新,2020,5(10):242-243.
[8] 李麗.基于OBE理念的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世界,2020(1):156-157.
[9] 陳超.OBE模式導向下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