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在滇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認為,云南要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找準立足點,抓牢著力點,扎實推進綠美鄉村建設行動,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千萬工程”始終從農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尊重民意、維護民利、強化民管。代表委員們認為,要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基本立場不動搖,上下同心、目標同向、干群同力,進一步撬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齒輪”。
白永康說:“無論是種樹、植草、栽花,還是清雜、除污、去亂,只要村黨總支一聲招呼,群眾立馬響應。”“通過‘掛職幫扶干部+村干部+群眾’模式,干部更加熱情地服務群眾,群眾越發積極地支持干部,干群關系變‘鐵’了,鄉村振興工作攥成了‘一個拳頭’。”白永康建議,進一步厘清政府干和群眾干的邊界,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實現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

鳳慶縣勐佑村
楊鈺尼認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和美鄉村要圍繞“共”字發力,做好“同”字文章。要強化引導激勵,科學謀劃一批“以獎代補”實事項目,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模式,不斷激發黨員干部群眾“共同締造”內生動力;要做好融合賦能,結合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農文旅融合發展等工作,持續挖掘契合點,積聚動能、示范引領、點綠成金,更好地守護文化根脈、留住記憶鄉愁,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成為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
“千萬工程”造就了浙江萬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宜居宜業鄉村,關鍵就在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代表委員們認為,必須緊密結合各地實際,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加快補齊治理短板和弱項,集中力量抓好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推動和美鄉村建設串點成線、連線帶片、集片成面。
金瑞瑞說:“‘一刀切’,‘切’不開希望的田野;‘大呼隆’,‘呼’不出美麗的鄉村。”“比如農村污水治理,要統籌考慮是否靠近縣城、鄉鎮集鎮,是否位于環境敏感區域,是否居住零星分散等情形,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又如農村垃圾治理,要在深入調研和學習示范地區經驗的基礎上,為不同類型的農村地區提供可選擇的垃圾處置技術和分類模式,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龔健梅認為,和美鄉村建設不是搞千村一面、千村一色,應當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相適應,同當地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具體到建設過程中,依山者要巧借山形顯山之挺拔、厚重,傍水者要善用水勢彰水之靈動、秀美,如此展現千姿百態、萬種風韻,實現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致。此外,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充分考慮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分類有序推進,真正把為民利民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紅河哈尼梯田(紅河州委宣傳部)
“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浙江保持戰略定力,創造了接續奮斗不停歇、鍥而不舍抓落實的典范。代表委員們認為,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回答好由“外在美”向“內在美”,“一時美”向“持續美”轉變的課題,推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再提升,讓更多群眾共享鄉村振興紅利。
王陸芬說:“有的地方農村垃圾和污水‘兩污’治理工作做得不夠扎實,與漂亮的民居、暢通的道路、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不甚匹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顏值,讓游客對當地的印象打了折扣。”她認為,結合農村發展實際穩扎穩打,一以貫之推進鄉村振興重點任務落實,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再向新的目標奮進,不斷積小勝為大勝。要緊盯“兩污”治理等重點工作,探索推進“低成本、易管護、可持續、效果好”的治理模式,確保各治理項目不但建得好,還能用得好、管得好。
李依媧娜認為,要強化黨建引領,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基層,突出品牌助農、科技強農、生態惠農,推進富民興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踐中,要把改善村容村貌與發展生產、壯大產業、富裕農民結合起來,形成疊加效應。“以鄉村旅游發展為例,要統籌考慮群眾增收、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需求,上下聯動、常抓不懈,努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讓群眾的錢包越來越鼓。”李依媧娜表示。

牟定縣牌坊村(楚雄州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