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花
2021年,遇見小黃鴨(重慶)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一度發展到2 000多家門店,沒想到卻倒在了2024年的春天。
2024年2月26日,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發布公告,對遇見小黃鴨(重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黃鴨)、遇見果之旅(重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果之旅)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立案偵查,并已經對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2月28日,《商界》雜志記者實地探訪了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在案件受理大廳靜待半小時。在此期間看到來人絡繹不絕,十之有九都是來報“遇見小黃鴨”案件。從他們與民警的交談聲中,不時聽到投資金額3萬元、20萬元、40萬元等聲音。
而后《商界》記者與投資人暢談,并加入到他們的維權群里,獲得了一手的信息。而在與律師的交流中,一場隱蔽性強、迷惑性高、受害范圍大的局,正慢慢鋪開。
在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門口,圍了一群裝修工人,他們聲稱自家公司為遇見小黃鴨裝修店面,從2023年9月開始,就被拖欠裝修款。其中一位裝修公司員工蔣飛(化名)告訴記者:“我有3個月,總計63萬元的裝修款沒有拿到。”
另外,投資人曾俊凱也表示:“去年6月底,在朋友的介紹下我投資了20萬元,預計開店6家。但此后3個月,我的店遲遲沒有落地,公司也不給退款。”
遇見小黃鴨的投資者李先生也告訴記者:“我們投資的遇見小黃鴨門店,每個門店都有‘收銀系統,它會跟投資人手機上的‘遇見小黃鴨微信小程序數據同步。投資人可以隨時在微信小程序上查看門店營業額和訂單,以及分紅情況,賣一單分一單,按營業額來分錢。每天結算,投資者可以隨時提現。”

似乎一切經營都公開、透明,但李先生補了一句:“因為我沒有參與門店的實際運營,我并不知道這個小程序上的各項數據是否真實。只是我投資得早,在2022年投資了20萬元,10個月后回了本。”
實際上,遇見小黃鴨的爆雷,早在社交平臺上有預警。自去年12月開始,在抖音平臺上搜索“遇見小黃鴨”,就出現了許多維權視頻,內容涉及欠薪、鬧事等問題。一些視頻中,員工們表達了對公司拖欠薪資的不滿和維權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2月18日,遇見小黃鴨還曾發布開工通知,并附上董事長熊億川簽名,抄送至全國省市子公司。如果按照熊億川所稱已經開出2 000家門店,每個店吸收資金40萬元左右計算,涉案金額應該在8億元人民幣左右。
重慶仁慧律師事務所牟琴瑤律師告訴記者:“如果遇見小黃鴨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成立,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將被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遇見小黃鴨的法定代表人為袁林,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注冊時間:2021年10月12日,股東為兩個自然人:熊玲(持股90%)、袁林(持股10%)。目前已經顯示經營異常,涉及多起訴訟。熊玲還在50家企業中任職,包括遇見小黃鴨各省分公司、有限合伙企業、中潤天澤等多個公司。
公司官網顯示,遇見小黃鴨是一個創新的實體互聯網企業。其主營業務為休閑鹵味、時尚飲品(果茶)和甜點,稱其精準地滿足了95后和00后對于多元化、健康和社交的需求。
熊億川曾稱,2021年4月份在南昌正式上線第一家遇見小黃鴨店鋪。通過新穎的共享門店方式從小程序互聯網端向外招商。憑借自身的影響力,同時也靠產業的優秀配置,僅用時2個月就開出了116家門店。此后一路前進,截至2023年8月,遇見小黃鴨在全國已有2 000多家店鋪。
這個速度,讓傳統的鹵味連鎖店望塵莫及。
除了快速鋪店,在2022年,熊億川還在重慶墊江高新區落地遇見小黃鴨西部食品工業園區,號稱占地200余畝,投資近8億元。建成后總使用面積18萬平方米,年產值高達20億元。22條速食生產線,可供應云貴川渝湖南湖北五省一市近5 000家門店。
2023年5月11日,在《墊江日報》報道中,遇見小黃鴨中央廚房西部食品產業園一期投產。據了解,遇見小黃鴨中央廚房西部基地項目于2022年7月與墊江高新區簽約,落戶墊江食品加工園,總投資8億元,分3期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0億元,解決近2 000人就業,創造稅收3 000余萬元。
當時遇見小黃鴨營銷總監李戈稱:“遇見小黃鴨墊江工廠一期工程投資8 000余萬元,已順利投產,目前可實現年產值9 000余萬元,稅收200余萬元,可供應西部地區1 500余家門店。遇見小黃鴨門店數量已達1 200余家,力爭今年實現門店數量突破4 000家,實現集團公司產值20億元,并提交北交所IPO流程,力爭在2024年完成IPO所有流程掛牌成功。”
如今,伴隨遇見小黃鴨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些報道顯得有些變味。
說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遇見小黃鴨之前的門店經營模式成為一大關注點。
遇見小黃鴨在宣傳資料中,稱其為全托管經營模式,門店由總公司負責統一經營和管理。包括門店的選址、裝修、房租、設備采購、系統的搭建、工商注冊、廣告投放,以及產品的研發、生產、運輸、銷售,和員工的招聘、培訓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公司來做。合伙人只投資和分紅,做甩手掌柜。
宣傳資料還詳細介紹了具體的門店投資結構:每家門店由遇見小黃鴨總公司占股51%,12位合伙人整體占股49%。該12位合伙人中,1位合伙人代表投資金額為4.98萬元,持股5%,另外11位合伙人需各投資3.28萬元,分別持股4%。但是要想成為合伙人代表,就要去拉人頭或者自己買斷6個人頭出資額,至少要拉6個人,有些區域要拉12個人才能成為代表。
遇見小黃鴨門店的分紅模式是:按門店日流水分紅(不是分凈利潤),即拿出門店營業額的58%,根據合伙股東所持股比例進行分配,天天結算。合伙人代表則會比普通合伙人多出每日營業額2%的管理提成。
另外,為了打消投資人對經營持續性的顧慮,遇見小黃鴨還設計了兩個兜底的方案:保證每個店至少經營3年;門店連續3個月日流水低于1 500元可一年免費遷店兩次。
警方公告后,遇見小黃鴨是否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成為關注的焦點。
對此,重慶仁慧律師事務所牟琴瑤律師表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成立,需同時具備下列4個條件:(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許可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通過網絡、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信息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四)向社會公眾及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記者調查發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旗下“商業特許經營信息管理”網站上,未能查到遇見小黃鴨公司的備案信息。而查詢甜啦啦、蜜雪冰城等連鎖加盟公司,則有備案信息。
目前,如果按照遇見小黃鴨公司所稱已經開出2 000家門店計算,一個門店在遇見小黃鴨公司不出一分錢的情況下,單是12個合伙人就出資了41.06萬元。按照2 000家門店計算,涉案金額將達到8億多元。而具體的真實受害人數和涉案金額,尚待公安部門進一步披露。
牟琴瑤律師表示,“根據我國法律,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一)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二)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500人以上的;(三)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遇見小黃鴨公司真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上億元,就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但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在偵查收集信息的階段,遇見小黃鴨以及人員將投資人、供應商等各方欠款還清,事情就還有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