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兒童抱怨“膝蓋好疼”或者“腰背不舒服”時,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他們只是在經歷“生長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并不太在意。但是,兒童關節疼痛需要警惕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家長應及時帶兒童就醫,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長。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關節炎只是成年人才會發生的問題,但是兒童也可能患上關節炎。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持續關節炎(典型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發生在16周歲以下,關節腫痛癥狀持續6周以上,具有慢性滑膜炎的臨床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關節變形、畸形,甚至關節活動功能的喪失。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發病機制復雜,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通常認為是某些因素誘發導致免疫系統部分喪失區別“外來”和“自己”細胞的能力,因而破壞自己的關節成分。
關節腫痛與活動受限:關節腫痛與活動受限是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顯著標志。家長可通過“一看二摸三動”早期發現異常:“一看”關節腫脹與步態異常,“二摸”皮溫與壓痛,“三動”檢查關節活動度。對于年幼兒童,若活動意愿驟減,需警惕關節問題。
發熱: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常伴有持續發熱、乏力、皮疹及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熱應引起家長高度重視。
皮疹: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可能出現淡紅色斑丘疹,全身多發,皮疹呈圓形或類圓形,發熱時皮疹更為明顯,熱退后減少或消失,即常說的“與熱伴行”樣皮疹。此外,銀屑樣皮疹亦是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重要特征之一。
眼睛癥狀: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還可以累及眼部,并發葡萄膜炎,可出現眼紅、眼痛、畏光、視力下降等癥狀,嚴重者可造成失明。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診斷需要醫生獲取多方面的信息綜合判斷。醫生會詳細詢問癥狀、病史并進行全面的體檢,包括血液檢查,如血常規、血沉、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影像學檢查,如X線片、超聲或磁共振成像,以評估關節的損傷程度;需排除感染相關的關節炎、惡性腫瘤、其他自身免疫或自身炎癥性疾病、累及關節的遺傳性疾病等。
由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確切病因不明,目前沒有明確的預防措施。然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增強運動、注意保暖和控制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降低患病風險。
增強運動:兒童應增強運動,多做些戶外運動,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起到預防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作用。
注意保暖:盡量避免受風、受潮、受寒,因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者在發病前或復發前都有受涼、受潮等病史。春天雨水多,是關節炎的多發季節,因此兒童關節部要注意保暖,不要穿濕衣服、濕鞋、濕襪子等。夏天不要貪涼,空調不要長時間直吹,不要過多攝入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感冒。被褥要勤曬,特別是感冒后要及時進行治療。天陰下雨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者病情會加劇,這時候應減少外出。
控制飲食:飲食要清淡,營養均衡、搭配合理,盡量避免飲用碳酸飲料。會加重患者病情的食物,如高脂肪類海產品,以及過酸、過咸的食物,兒童應盡量少食用。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并含有多種膳食營養素,可增強抗病能力,預防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診治時機的延誤、隨訪管理不規范等有可能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視力受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在??漆t生的指導下堅持持續、規范用藥,定期復查,切勿擅自停藥或減藥。
目前尚沒有任何特殊的藥物能治愈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關節疼痛等癥狀,提高患兒生活質量,保護關節和臟器。疾病初期可單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有助于控制發熱等全身癥狀,減輕關節疼痛和炎癥,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或使用糖皮質激素控制全身炎癥和關節癥狀??癸L濕藥物,如甲氨蝶呤可改善滑膜炎,防止或延緩關節結構破壞。
合理的運動可以改善肌肉質量、提高骨骼健康,并在心理上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應當鼓勵患兒適當運動,選擇適宜的運動類型。
關節活動范圍練習:包括主動鍛煉,如彎曲和伸直肘部;利用設備輔助,如手部在球上滾動以改善手腕活動范圍。
伸展運動:瑜伽或普拉提是提升身體柔韌性和伸展能力的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游泳、快走、跳舞、騎車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幫助控制體重,并在控制疼痛、改善睡眠和情緒上發揮積極作用。
飲食建議:紅肉、鹽及過量熱量攝入可能具有促炎作用,因此建議患者清淡飲食,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日常功能鍛煉:出于對疼痛的恐懼或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往往懼怕運動。較少的體育活動可導致骨量減少、功能喪失和殘疾,適度訓練可改善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的身體素質、生活質量和功能能力。建議處于疾病穩定期的患兒進行日常功能鍛煉,推薦慢跑、游泳等關節負荷小的運動。
心理支持: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常因關節功能障礙和行為問題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應給予患兒更多關愛和心理支持,可以通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病友互助微信群等方式幫助患兒排解心理壓力。
當兒童出現疑似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通過規范診治,選擇合適的藥物,可改善患兒的長期預后;同時在生活細節上,也要多加注意,避免疾病的惡化,促進患兒重回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