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 吳丹平 劉江 羅亞和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中小學體育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這無疑對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尤其是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背景下,合理采取各種方式和路徑加強對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力度,使其更好地適應時代需求,是當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的目標需要。
四川省第一屆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于2023年11月成功舉行,成都市代表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此之前,成都市于2009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2屆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青羊區都有不錯的表現。不僅如此,自2011年第一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舉辦以來,每一屆四川省代表隊內均有青羊區體育教師的身影。經過十余年的備賽、參賽實踐探索,并結合地方實際不斷更新完善,構建了符合區域特色的體育教師技能大賽結構體系,通過“以賽促培、以賽代練”形式,培養了一批綜合型體育教師人才。目前為止,全區有35名體育教師成為中小學校級干部,50余名體育教師成為市級以上骨干教師,為四川省學校體育發展書寫了青羊樣本。
一、層級競賽,彰顯全員參與
為聚焦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和更好服務體育教師專業成長,青羊區根據《成都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優化完善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的通知2023-2024(發)》和《四川省第一屆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的通知》(以下簡稱《基本功大賽》)的精神和旨要,在總結以往“單一賽課”“主題研訓”“技能賽訓”等活動的基礎上,對技能大賽優化完善。結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專項水平發展的教師,進行了教師團隊建設模式探索,創新性地設立了“青新杯”“青菁杯”“青卓杯”等不同層次的技能大賽,通過三年一輪回,不同層級的技能大賽讓教師有充分的準備時間,減輕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負擔,加強測試內容深度,拓寬參賽教師廣度,分批次系統培養一批優秀新任教師、骨干教師和卓越教師,同時也為參加省、市體育教師技能大賽做好準備。
在本屆四川省教師基本功大賽中,青羊區依據2023年舉行的“青新杯”體育教師技能大賽成績,選取了2名26歲以下參賽教師,并參考以往青羊區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成績,選擇了2名38歲及以上教師,共同參與四川省第一屆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成都市選拔賽,其中2名教師經過層層篩選,最終代表成都市參加省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二、理論測試,補強教師短板
在本屆四川省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教學設計環節,全體參賽教師隨機編排座位,按小學、初中、高中(含中職)各學段教學要求和課程標準,在3小時內,按規定格式撰寫完成指定年級和項目(田徑、體操、武術、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新興體育)的一個“大單元”教學計劃和本單元計劃中任一課次的課時教學計劃。在以往青羊區的體育教師技能大賽中也包含理論測試內容,主要包含教學設計撰寫、課程標準解讀與學科表達。教學設計撰寫及課程標準解讀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對以身體練習、實踐教學為主的體育教師而言,這正是他們的短板。為了能在既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參賽任務,參賽教師需要在賽前做充足的準備,從學習和理解課程標準、熟悉教材,到搜集素材、搭建課堂框架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反復考量,最終才能呈現出一份規范合理,實用性強的優秀教學設計。
以往體育教師參加技能大賽時常忽略對課程標準的解析與理解,因此,結合《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組織體育教師進行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一直是青羊區體育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
在青羊區的體育教師技能大賽中,課程標準解讀占總成績的20%,賽前10分鐘,每隊各學段派一人抽取題目,進行10分鐘的準備,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但不得翻閱相關資料;解讀團隊每個學段至少4人(可以跨學段),1人主持,交代解讀內容與要求并負責本隊的解讀銜接;1人主解讀,陳述觀點與做法;1人評析,指出亮點、闡述問題及思考;1人結尾,進行總結性闡述。這就要求所有參賽教師對課程標準有深入透徹的理解,不僅要能找出問題、抓住亮點,還要善于總結、準確記錄、敢于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在10分鐘的時間中將所選內容進行清晰透徹的解析。體育教師經過以往在青羊區教師技能大賽中的歷練,面對此次省賽大單元教學設計的考核項目才能更從容應對。
三、專項技能,凸顯教師素養
本屆四川省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分為個人項目和團隊比賽,其中個人項目包含專項運動技能(籃球、足球、排球、體操、田徑)和體能[引體向上(男)/雙手正面投擲實心球(女,2kg)、立定跳遠、1000m跑(男)/800m跑(女)];團隊項目包括隊列隊形和武術套路。涉及項目多樣,內容豐富。青羊區一直以來重視培養教師的“一專多能、教技雙修”,不僅要對自己所修專項精通,也要對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內容中各項運動技能廣泛涉獵。在青羊區以往的教師技能大賽中,專業技能比拼包含規定項目(三大球、田徑、體操)、選修項目(小球類、中華傳統體育項目、新興體育項目等)、團隊項目(隊列隊形、武術套路等),著力體現教師綜合素養。規定項目和選修項目既有助于增強教師教學基本功,又給予教師展現自己特長的機會,讓專業更加精通、短板及時補齊。團隊項目由教研組或片聯組集體完成,充分考驗了教師的編排能力、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為了更好地增強體育教師專項技能,全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學科名優教師的帶領下,先后成立了科研中心組、教學中心組、活動與競賽中心組(籃球聯盟、足球聯盟、排球聯盟、武術聯盟、體能聯盟、啦啦操聯盟等)。每周五上午為體育與健康學科集體教研時間,除了區域的統一教研,各聯盟還會開展規定項目和選修項目的技能研修、裁判學習、課例教學、分組對抗賽等。每學期聯盟之間會有2~3次的互通學習,每學期期末開展全區中小學體育學科總結會,按照學校、集團、片聯組、教齡等形式分組進行相應的展示和比賽。通過這些舉措,體育教師形成了學習和比賽的共同體,積極參加到繼續教育中,取長補短,增強了專業自信和運動技能的發展。
四、課堂教學,彰顯區域特色
課堂是體育教師最主要的育人陣地,教學能力是最核心的專業素養。體育教師技能大賽雖然暫時沒有設置教學展示環節,但技能、體能的提升,以及對課程標準的更好把握,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青羊區要求教師緊跟課程改革步伐,結合自身實際教學情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優化課堂教學,積極構建青羊區“三態好課”(圖1)。從教學計劃制訂和課堂教學的實施,要求教研組集體備課,中心組定期抽查,充分關注學生差異,做到分層、分類、分區,真正讓每一名學生受益,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形成健康行為,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近5年來,全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各類教學展示活動中多次獲獎。通過這些活動,培養了大批優秀體育教師,有效促進了本區體育課堂教學高質量發展。
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大賽是教師自我展示、擴寬視野、豐富教學手段方法、更新教學觀念的重要平臺,是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培養的重要抓手,對教師適應課程標準要求、加快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價值。通過比賽實踐,也客觀反映出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師技能大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從參賽人員的選拔模式、比賽項目內容的設置、比賽組別劃分和組織形式等方面入手,進一步使比賽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要切實讓體育教師在比賽中有所得、有所獲,達到“以賽促培、以賽代練”的應有之意。切忌將技能大賽演變為教師的一項負擔,體育教師作為技能大賽主體,不能只為“應試”,背離了展示、溝通、學習的初衷,而要端正參賽態度,將備賽過程中汲取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內容運用到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當中,讓自己提升,讓學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