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冰燕 蔣昕晨 張濤 朱海軍
收稿日期:2023-09-04
基金項目:江蘇省林業科技創新與推廣[LYKJ(2020)25、XYLYKJ(2020)],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CX(22)2027]
第一作者簡介:姜冰燕(2001-),女,本科生,主要從事薄殼山核桃育種與培育技術研究。E-mail:15603759659@163.com
*通信作者:朱海軍(1981-),男,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薄殼山核桃育種與培育技術研究。E-mail: 20070016@jaas.ac.cn
摘? 要:【目的】為了解國內薄殼山核桃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為薄殼山核桃未來研究提供一定參考。【方法】利用文獻計量方法對近10年(2012—2022年)CNKI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數據庫的中文文獻進行研究,比較分析了年度發文量、作者發文量、主要發文期刊、主要發文機構、論文被引用頻次、高頻關鍵詞分布等。【結果】1)近10年是薄殼山核桃發文量快速增加到相對穩定的時期,與產業快速發展到相對穩定的趨勢一致;2)國內薄殼山核桃研究的熱點是育苗和豐產栽培技術,果實品質的研究逐漸增加;3)國內薄殼山核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總發文量占全國的50%以上。【結論】我國薄殼山核桃研究仍處于產業需求的初級階段,主栽品種和栽培加工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目前仍然沒有具市場地位的國產品種,缺乏成熟的區域良種配置組合,缺少成齡園標準化的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導致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和動能嚴重不足。
關鍵詞:文獻計量;薄殼山核桃;研究現狀
文章編號:2096-8108(2024)02-0060-04? 中圖分類號:S664.1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
Research Status of Pecan Based on Bibliometrics
JIANG? Bingyan1,2,JIANG? Xinchen1,3,ZHANG? Tao1,3,ZHU? Haijun1,3*
(1. Institute of Pomolog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14,China;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China;
3.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Horticultural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Nanjing Jiangsu 210014,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ecan in China and provide a guidance to pecan research in the further.【Methods】The published papers in the database of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CNKI) from 2012-2022 based on bibliometrics were studied, yearly published papers, authors, jounrals, facilities, citation frequency and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were analyzed. 【Results】1)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ast decade has a tendency from rapid increase to relatively stabl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pecan industry. 2) Most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seedling cultivating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ng techniques, with more research on fruit quality published in resent years. 3) Research facilities on pecan distribute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with a total papers accounting for over 50% of the country.【Conclusion】Pecan research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dustrial demand, the main cultivars, cultivat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heavily rely on foreign countries. Currently, there is still no domestic cultivar with market status, lack of mature regional cultivar combinations and standardized cultivat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ture orchards, leading to a serious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and momentum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words:bibliometrics; pecan; research status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h.) k.Koch]為胡桃科山核桃屬落葉喬木,又稱美國山核桃、長山核桃、碧根果,原產于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著名干果、高檔木本油料、優良硬質闊葉木材和園林綠化樹種[1]。我國自19世紀初引進種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主要作為材用和綠化樹種栽植[2];隨著堅果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和我國對木本油料產業的支持,2010年以后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栽培面積達8萬hm2(120萬畝)以上,產業初具規模[3]。
由于我國薄殼山核桃系統性科研起步較晚,仍然存在自主選育品種匱乏、栽培技術研發滯后于生產需求的矛盾。近年來,相關科研單位圍繞育苗、品種特性、栽培等開展研究,突破了繁殖技術難題,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生產要求仍有較大差距[4-7]。因此,為全面梳理掌握我國薄殼山核桃科研的進展,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統計方法,從年度發文量、作者發文量、被引次數排名前10的文獻分布等角度,對薄殼山核桃領域近10年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統計分析,以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指導。
1? 材料和方法
1.1? 數據源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數據庫為統計源,數據源僅包括中文文獻,檢索將“薄殼山核桃”作為主題的文獻,獲取國內研究數據源。
1.2? 檢索方法
選取專業檢索方式,輸入SU=‘薄殼山核桃,時間范圍選擇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1.3? 數據分析
共檢索到2012年—2022年薄殼山核桃相關文獻750篇,其中包含學術期刊、學位論文、訪談、通知、廣告、會議、成果等文獻,全部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作者、來源、發表時間、作者單位等數據導出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年度發文量分布
近10年發文量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總體發文量趨勢分兩個階段,2012年以后發文量快速增加,從2012年的28篇增長到2013年的72篇;2014—2022年為相對穩定階段,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60~80篇,2019年以后,年發文量相對平穩,年均在80篇以上,這與產業的發展周期相吻合,近10年來也是薄殼山核桃科研快速發展穩定的階段。
2.2? 作者發文量分布
對第一作者發文量進行檢索分析,共檢索到第一作者71位,分別發表1~49篇論文,其中發表1篇論文的有24人,占總文獻量的33.8%(見表1),發文量最多的前8位作者見表2,共發表論文297篇,占總發文量的39.6%,表明薄殼山核桃研究團隊比較集中。
發文量前3位的作者分別是李永榮(49篇)、彭方仁(47篇)、翟敏(38篇),人均30篇以上,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涉及新品種的培育、生理特性及栽培管理技術、基因克隆與序列分析等。
2.3? 主要期刊發文量分布
對主要發文期刊進行統計,結果見表2,發文量前10位期刊均在10篇以上,共發表229篇,占總發文量的33.9%;排名前3的期刊分別是現代農業科技、浙江農林大學學報、南京林業大學學報,其中現代農業科技發文量45篇,占前10位期刊發文量的19.7%,占總發文量的6%。
2.4? 主要發文機構分布
對發文機構進行統計,發文量居前10位的機構如表3所示,共發表論文453篇,占總發文量的60.4%;發文量排名前3的分別是南京林業大學(98篇)、浙江農林大學(73篇)、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62篇)。其中高校4所、研究院所4所、推廣機構1個、企業1個,形成了比較好的“高校院所+推廣機構+企業”的技術研發推廣結構。
被引次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對該領域的關注度和論文的質量。薄殼山核桃研究論文被引用頻次排名前10的論文情況如表4所示,前3篇論文分別發表在林業科技開發、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和浙江農林大學學報,被引頻次分別為150次、63次、53次,主要涉及產業現狀與發展策略、品種生物學特性、果實組分等方面。
2.5? 高頻關鍵詞分布
對所有文獻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排名前20的高頻關鍵詞如表5所示。其中,排名前3的關鍵詞分別是薄殼山核桃、山核桃、美國薄殼山核桃,主要內容涉及到育苗(68次)、育苗(49次)、果實品質(23次),說明我國薄殼山核桃研究領域和內容主要集中在這幾方面。
3? 結論
本研究利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對2012—2022年間我國薄殼山核桃領域發表的750篇論文進行分析,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近10年是薄殼山核桃發文量快速增加到相對穩定的時期,與產業快速發展到相對穩定的趨勢一致。
2)國內薄殼山核桃研究的熱點是育苗和豐產栽培技術,近年來關于果實品質的研究逐漸增加。
3)國內薄殼山核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總發文量占全國的50%以上。
4)我國薄殼山核桃研究仍處于產業需求的初級階段,主栽品種和栽培加工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目前仍然沒有具市場地位的國產品種,缺乏成熟的區域良種配置組合,缺少成齡園標準化的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導致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和動能嚴重不足。
隨著我國耕地非糧化和非農化政策的實施,薄殼山核桃栽植面積趨于穩定,如何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果實品質是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低產園改造提升技術、農林復合模式技術成為亟需解決的關鍵技術;隨著勞動力日益短缺和成本上升,機械化生產是必然趨勢,應加快相關機械設備的研發和機藝融合的研究;果實貯藏加工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的關鍵,應加強果仁、食用油、微囊粉油、蛋白飲料等產品的研發攻關。
中文致謝
參考文獻
[1]? 董鳳祥,王貴禧.美國薄殼山核桃引種及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 ZHANG R, PENG F R, LI Y R. Pecan production in China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5, 197:719-727.
[3]? ZHU H J. Challenges for the expanding pecan industry in China [J]. Pecan South, 2018, 51(9):16-23.
[4]? 彭方仁.美國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林業科技開發,2014,28(6):1-5.
[5]? 李永榮,勒棟梁.薄殼山核桃果用林產業發展思考及栽培關鍵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15,29(1):1-4.
[6]? 仲磊,董筱昀.江蘇薄殼山核桃和油用牡丹發展現狀與對策[J].江蘇林業科技,2018,45(3):46-50.
[7]? 張計育,李永榮,陳智坤,等.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果業信息,2021,38(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