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美
摘 要: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性的教育,直接關系到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奥苯逃嫌變旱陌l展規律,而家園共育模式可以在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協調下提高教育效果。對此,在實踐中要讓“慢”教育與家園共育模式充分融合,無形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充分挖掘幼兒對生活和學習的樂趣,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文章主要對“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慢”教育;家園共育;教育質量;品質塑造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1-0078-03
在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中,競爭越來越激烈,部分家長認為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導致孩子在幼兒階段出現過度緊張的問題,長此以往勢必會增加幼兒的壓力,不利于幼兒今后的發展。對此,如何在幼兒教育中放緩速度,在“慢”教育理念下充分融合家園共育理念,探究符合幼兒實際需求的教學模式,是目前幼兒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慢”教育理念
隨著幼教改革的持續深入,教學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一種具有生命力且符合幼兒發展的課程體系,這就是“慢”教育。這是一種日常生活式的教育模式,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影響,讓幼兒在無聲的引導與滲透中學習吸納知識,通過長期的習慣養成達到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目的,而非一味地追求強制性的學習。
“慢”教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主張通過緩慢的、細致的、扎實的沉淀開展教育,通過教育引導的方式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建立成長的自信心等。教育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事業,是一種需要“深耕細作”的關注與養成,幼兒的成長有著自己的規律與周期,在教學中要充分地意識到“慢”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園共育模式
家園共育模式就是家長與幼兒園共同開展幼兒教育,而非單純地通過幼兒園或者家庭開展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幼兒教育中家庭與幼兒園有著共同的作用。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構建的出發點就是合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三)重要意義
家園共育對幼兒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為了提高家園共育模式的教學質量,在實踐中要基于“慢”教育理念,基于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重視協調與維護,構建一個更符合幼兒個體發展的家園共育模式。
1.影響教育質量
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是啟蒙教師,家庭教育直接關系到幼兒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對幼兒的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而在“慢”教育理念下,通過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合作,才可以切實提高教育的綜合質量。在“慢”教育理念之下融合家園共育模式,更符合幼兒成長發展的需求。在教育實踐中構建家庭與幼兒園共育的教學模式,通過協調的方式聯系家庭與幼兒園,增強二者的配合性,通過相同的理念、方式、頻率開展教育教學,形成共同的教育體系,可以為幼兒的成長與學習提供立體化的成長環境,促進幼兒能力的塑造與習慣的養成,有利于推動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
2.有利于信息反饋與溝通
在幼兒教育開展中,家長與幼兒園是合作關系。在家園共育模式下,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與聯系,可以第一時間充分地了解幼兒在不同階段的成長和變化,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家長根據幼兒的實際狀況因材施教,制訂符合幼兒實際需求的教學模式,有針對地開展教學活動。
同時,教師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以及開展中,要充分地融合“慢”教育理念,凸顯引導作用,通過與家長的合作,為開展幼兒教育奠定基礎。
(一)家園共育實時互動化
1.及時溝通,立體開展
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視,在“慢”教育理念下,家長的育兒理念也呈現科學化的變化趨勢,對教育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知。而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活動的同時,要與家長充分溝通,在相互整合、協調之下開展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教育的質量。
對此,幼兒園可以在實踐中基于“慢”教育理念,合理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創建家園共育的新模式,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制訂符合實際狀況的教學模式,根據幼兒變化及時與家長溝通,提高教學的綜合質量。在信息反饋中,教師要對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綜合幼兒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身心發展等多個角度,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2.重視活動,促進發展
很多家長都對子女有一定的期盼,而這種期盼容易導致急于求成等問題,比如跟風給幼兒報各種補習班、特長班,這會增加幼兒的壓力,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這種理念與“慢”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對此,在幼兒教育中,家長也要適當地放慢自己的節奏,避免出現“雞娃”等問題。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應在慢節奏的教育理念下構建家園共育模式,家長與教師及時溝通,了解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與內容,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引導,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目的。
幼兒家長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幼兒親子活動,通過幼兒園與家長的共同努力,充分地了解幼兒的實際狀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這樣則更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
(二)教學活動慢節奏化
基于幼兒視角開展教學活動,更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對此,在幼兒教育中要在課程開展的同時融合“慢”教育理念,具體從活動時間、活動內容以及課程評價三個方面開展。
1.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時間
在“慢”教育理念下,要根據幼兒成長規律以及作息時間合理地安排課堂活動時間。如果時間過于緊張,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幼兒探索精神的發展,而通過設置“時間段”的方式開展幼兒活動,則可以避免時間過于精確產生的問題。在這個時間段中,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活動,賦予其靈活性的特征。例如,在幼兒大班的戶外活動中,活動主題是“自制遮陽棚”。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內容,設置不同的時間段,給幼兒充足的時間思考材料、支撐以及設計等相關問題。只有時間充足,幼兒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放緩速度,才可以給幼兒充足的空間去探索。在“慢”教育理念下要遵循幼兒發展的規律,使幼兒呈現自然成長的狀態。幼兒根據主題內容和要求,自己設計規劃、探索分析、開展游戲,增強了幼兒的游戲體驗,也給幼兒“試錯”的充足空間,不僅僅可以鼓勵幼兒用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也充分地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在整個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與其他幼兒合作、交流以及探索,養成自主合作、積極分析以及不怕失敗等良好的品質。
2.優化活動內容
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綜合質量,多種現代化的教育模式應用日益廣泛,而家園共育模式融合“慢”教育理念,在潛移默化中通過引導、滲透的方式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緩解快節奏生活環境帶來的壓力,更符合幼兒的生長規律。幼兒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慢節奏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中適當放緩節奏,有效地培養幼兒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幼兒教師在傳授數字知識的過程中,要避免過早地引導幼兒學習加減法,而是通過簡單的問題,讓幼兒了解數字,知道在什么生活場景中會應用數字。通過設置不同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例如,教師在分發水果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水果,如橘子、蘋果和草莓,然后提出問題:“小朋友們,我們現在可以看見幾種水果?”“我們每個人分別拿一個橘子、一個蘋果,一個草莓。”“那我們手里現在一共有幾種水果,吃掉一個草莓之后,大家還剩下幾個水果呢?”通過設置這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幼兒了解數字,認識數字,也為幼兒今后的數字學習奠定基礎。
這種循序漸進的問題設置,可以給幼兒充足的空間進行思考與分析,可以激發幼兒的思考能力。通過日常的生活場景設置問題,更符合幼兒的實際狀況。這種學習模式緩慢且有節奏,讓幼兒在參與中獲得愉悅的心情,更加有利于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
3.放慢評論,促進共同成長
幼兒教師教學的重點不是教學技巧的應用,而是理性思考,在教學中融合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的教育。教師應在“慢”教育理念下優化課程內容,適當地放緩教學速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對幼兒教學進行客觀的評價。在評價時不僅要分析結果,也要重視過程,關注幼兒理解、思考、聯系、建構以及問題處理、應變等綜合能力。
對此,在實踐中要基于“慢”教育理念,制訂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這樣則更符合教學實際需求。在此種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應更注重幼兒的過程評價,在幼兒活動中不過度地干預,通過支持、幫助、引導的方式開展評價,與幼兒共同參與、共同感知、共同體驗、共同反思,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
(三)幼兒活動回歸本真化
在“慢”教育理念中,課程教學的設置應基于幼兒的角度展開,慢中求實,慢中求真,通過不同的情景設置,探究符合幼兒發展的節奏。在這種有節奏的教學環境中,幼兒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有足夠的空間去合作,通過自己不斷地探索、試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探索中將經驗轉化為知識,逐漸形成完善的課程體系。
在“慢”教育理念下,幼兒自身節奏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多數幼兒都有愛玩的天性,對身邊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奇的東西都有摸索、探索的欲望,教師與家長應予以正確的引導,適當地放緩教育幼兒的節奏,通過符合幼兒的方式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僅有利于幼兒發散思維的形成,也有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慢”教育理念下,家園共育教學模式更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教師與家長要深入研究“慢”教育理念,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形成更有價值的教育模式,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在“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的探索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要綜合現代化教育理念,基于幼兒視角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構建一個強聯系性的教學體系,通過立體化的方式開展同頻教育,充分地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教師與家長應基于“慢”教育理念,明確共育的方向與內容,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支持,組織開展共育實踐活動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一個完善、系統的共育模式,達到全面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目的。
(責任編輯:劉婷婷)
[1]徐嫣.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實踐的優化路徑研究[J].家長,2023(18):111-113.
[2]褚圣楠.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的創新論述[J].當代家庭教育,2023(06):39-41.
[3]劉鑫陽.“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34):25-26.
[4]陸文.“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9):1.
[5]張淑琴.“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分析[J].名師在線,2021(04):10-11.
[6]印云.“慢”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家園共育模式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6(4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