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韓迅 白建立 關午軍 WANG Yue HAN Xun BAI Jianli GUAN Wujun
vivo 全球總部是集辦公、研發、生產、居住等功能于一體的超尺度、綜合性、世界級企業組團。以打造“最美花園式園區”為目標,遵循vivo企業文化,彰顯自然、質樸、簡潔、樂享的設計理念,從人性尺度出發,采用自然生態連接各建筑組團,有機串聯各功能區,探索通過園區景觀塑造提升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軟實力,打造大灣區獨特的“景觀地標”。
景觀設計;產業園;企業組團;花園式園區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產和傳播方式均發生改變。決定科技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制造水平,更多地取決于產品背后的企業文化吸引力、企業認知、市場定位、資源與能力體系、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綜合軟實力。
代表企業形象的園區景觀是綜合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景觀可直接反映企業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發展水平。而良好的園區景觀可提高空間使用率,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甚至成為企業名片,擴大企業影響力、促進區域增值,進而提升城市風貌。
項目位于粵港澳大灣區。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設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還要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vivo(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為民營企業,前身“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東莞市長安鎮成立。品牌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目前已進駐60余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覆蓋約4億人。企業廠區原以租賃的形式分散在各處,功能各不相同。隨著灣區蓬勃發展和vivo企業不斷成長,建立自己的廠區,提升廠區工人、研發人員、企業高層的辦公環境,塑造企業形象極為必要。項目所在地被河道及市政道路劃分為A、B、C地塊,占地面積約50hm2(見圖1,2)。

1 vivo全球總部總平面

2 vivo全球總部鳥瞰效果
在眾多科技企業園區案例中,蘋果總部與亞馬遜星球園區景觀最具代表性。蘋果總部位于美國圣弗朗西斯科,其為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該園區景觀將互動交流區、劇院、室外劇場等功能區置入高密度森林,為員工提供思考、學習、放松、交流的空間(見圖3)。位于美國西雅圖的亞馬遜星球秉承著人類天生渴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理念,將建筑與景觀融合,員工可360°感受熱帶雨林的植物氣息,園區內有來自世界各地400余種植物4萬多株(見圖4)。

3 蘋果總部鳥瞰

4 亞馬遜星球內部空間
vivo源于古拉丁語,本意表達對凱撒、屋大維等英雄功績的崇敬,是元老院前聚集的羅馬公民拋出鮮花時情不自禁發出的“帷幄爾”的歡呼聲。因此,具有中心性、凝聚力、舞臺現場感的空間可彰顯vivo品牌內涵。vivo每個字母均被賦予了含義:第一個“v”代表vigor,意為活力的、動感的;“i”代表individual,意為個性的、獨特的;第二個“v”代表victory,意為成功、勝利;“o”代表originality,意為獨創性、創造性。具有沉穩、理智、準確意向的藍色成為企業的標準色。vivo產品設計體現出品牌文化,外觀以簡潔、精致、內斂風格為主,使用功能強調合理、直接、便捷、有效。
解讀vivo品牌的企業文化,以自然為基底進行全區景觀設計,將具有標志性的幾何圖形“v”與“o”轉換為景觀語匯植入園區。A、B園區主入口存在貫穿兩個地塊主要建筑的軸線,軸線上的塑形草坡簡潔有力,呈高低起伏變化,對稱的“v”形草坡和波浪形草坡與周圍環境互動,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觀空間,軸線最終消隱于花園中(見圖5)。

5 幾何形態景觀空間
園區主入口軸線起點為高1.5m的vivo藍色Logo,由無邊界鏡面水池襯托(見圖6)。主樓簡潔優雅,其與元素“o”相似的橢圓形環抱形成巨大的綠色庭院,彰顯中心性和凝聚力,是訪客和員工停留駐足的室外花園(見圖7)。綜合樓方形中心庭院是極具舞臺現場感的場所,采用“v”與“i”形式語言打造彈性空間,人們可在此聚集、停留、休憩、思考、冥想甚至表演,寓意vivo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在草坡末端,形狀與高差變化塑造出伴有跌水的林蔭下沉空間,供人們駐足休憩。穿過斑駁的樹影,景觀軸線向園區內延伸至波浪形草坡(見圖8)。各具特色的景觀空間順次展現,與建筑空間有機融合,直至末端的vivo PARK。

6 vivo藍色Logo

7 主樓綠色庭院

8 波浪形草坡
vivo PARK是園區的預留用地,其具備疏朗自然的風格特征(見圖9)。多彩的植被、和緩的流水在此處融合,vivo藍跑道貫穿始終,山頂的清水混凝土“o”形園亭細節完美,姿態輕盈,形成花園的核心(見圖10~12)。

9 vivo PARK

10 vivo藍跑道

11 從vivo PARK回望中軸線
在功能設計方面,以便捷、舒適、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設計目標。設計團隊認為vivo應擁有屬于自己的城市聚落。《雅典憲章》提出的現代城市功能四要素——工作、居住、游憩及交通,均包含在園區內。
在此聚落中,A、B、C地塊間根據不同使用人群和功能服務劃分了一系列空間場所,其各自保持獨立性。員工上下班、用餐、交流、辦公、運動、會議、聚會、休閑、科研等均在此處形成閉環。同時各地塊間相互呼應與補充,具有秩序感和節奏感。完備的連廊(橋)系統將3個地塊主要建筑進行串聯。在連廊上設置綠化和休閑瞭望空間,既能遮陽擋雨,又創造出立體的線性公園。員工往返于宿舍區與辦公區或廠房時,在物理空間與心理感受上均可獲得良好的通勤體驗(見圖13)。

13 連廊(橋)系統
在材料選擇方面,清水混凝土、原色竹木、天然露骨料混凝土、礫石等材料通過精細化設計,呈現自然的簡約之美。通過與施工團隊通力合作,反復試驗試色,成功運用清水混凝土制作景亭、景墻、坐凳等景觀小品(見圖14)。清水混凝土既是結構又是裝飾,通過對結構和造型的嚴密推敲、線腳的精細化設計,使得該景觀小品既簡約又充滿細節。

14 清水混凝土景觀小品
在植物選擇方面,因地處沿海,土壤鹽堿化、淤泥土質的積水問題及常年臺風的侵襲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經多年實踐經驗可知,秋楓、盆架樹、小葉欖仁、小葉榕、鐵冬青、鳳凰木、荔枝、羊蹄甲等植物能較好適應當地氣候變化,而蒲桃、人面子、香樟、藍花楹、南洋楹則被排除在推薦名單外。
自2014年開始,通過自然環境的營造、企業文化語匯的提煉、多重功能的建立與連接,A、B、C地塊陸續建成,vivo城市聚落已具備相當規模。繁冗的功能設計最終呈現出簡約而達意的空間觀感及便捷而舒適的使用感受。動能澎湃的粵港澳大灣區正成為年輕人心向往之的創業熱土,科技企業的景觀設計探索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