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秀 雷樹仙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辦 云南 麗江 674100)
為扎實推進全縣玉米高產創建工作,落實科技增糧措施,在濤源鎮實施了玉米萬畝高產創建示范推廣項目,現將項目情況總結如下:
1.1 工作安排。成立玉米高產創建項目實施領導小組,項目組成員和技術員負責項目落實和項目實施的具體工作,項目技術指導負責技術措施的落實和具體實施。
1.2 項目落實情況及任務目標。濤源鎮玉米萬畝高產創建示范推廣項目落實在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單產相對穩定的7 個村委會,其中保和村委會1 500 畝、沿江村委會2 000 畝、甘莊村委會1 500 畝、西安村委會1 000 畝、太極村委會1 000 畝、嘉禾村委會1 000畝、上六村委會2 000 畝(其中卜塘小組500 畝連片定為核心示范區)。通過統一配套的種植管理技術,核心示范區目標產量達到700 kg 以上,其它萬畝高產創建區目標產量達到600 kg 以上(水澆地),每年畝增產50 kg,共增糧500 t。
2.1 選用優良品種。結合濤源鎮生產實際,2023 年該鎮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主推品種為云瑞4 號、云瑞8 號、尋單7 號、中單808、路單8 號,其中核心示范區主要品種為尋單7 號、中單808、路單8 號。
2.2 落實主推技術要點
2.2.1 施足底肥,合理密植。根據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每畝施農家肥1 500 ~2 000 kg、磷肥50 kg 和復合肥30 kg(約占復合肥施肥總量的40%)作為底肥。采用單行單株種植,株距25 ~30 cm,行距65 ~70 cm,畝株數3 500 ~5 000 株。葉片緊湊型及半緊湊型可以適當密植,大穗型品種及土壤肥力較高的水澆地可適當稀植。
2.2.2 肥水管理。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澆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必須進行灌溉。進入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達到地表見濕不見干,滿足玉米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開花期、灌漿期對水分的需求,特別強調要澆黃皮水,不要過早停水,以保證活稈成熟,增加粒重。5 葉期定苗后結合灌水及時追肥,畝施高氮復合肥(N∶P∶K=17∶17∶17)15~20 kg,約占施肥總量的20%;抽雄前10 ~15 d 結合灌水每畝追施高氮復合肥20 ~30 kg,約占施肥總量的40%,追肥方法以條施或穴施為宜,施后覆土。
在玉米的各個生育期農技人員進村對種植戶進行標準化田間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共培訓3 期,培訓200 人次以上。要求種植戶進行標準化種植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學管理。為了保證糧食安全,病蟲害防治使用的化學農藥統一要求為高效低毒的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施用無污染的肥料。
核心示范區平均理論產量666.14 kg/畝,代表面積500 畝;萬畝示范區理論產量622.62 kg/畝,代表面積9 500 畝;萬畝示范區外常規栽培理論產量613.88 kg/畝,代表面積17 500 畝。核心示范展示區平均實收產量698.96 kg/畝,代表面積500 畝;萬畝示范區展示平均實收產量634.46 kg/ 畝,代表面積9 500 畝;常規栽培區平均實收產量629.75 kg/畝,代表面積17 500 畝。根據理論測產和實收測產結果,500 畝核心示范區中,150 畝理論單產在700 kg 以上,達到并超出了700 kg/ 畝的目標產量。350 畝理論單產在700 kg 以下(550 ~670 kg),未達到目標產量;280 畝實收測產在700 kg 以上,220 畝(631.72 kg/畝)未達到目標產量,500 畝核心示范區平均單產(698.96 kg/畝)未達到目標產量,是由于拔節抽雄期和授粉灌漿期遭受較大風災致玉米倒伏造成,玉米倒伏率達70%~100%,嚴重影響玉米結實率,造成20%~40%的產量損失。萬畝示范區的理論測產平均單產和平均實收產量都達到了600 kg/ 畝的目標產量,其中2 060 畝山地玉米由于中后期干旱而影響結實率,未達到目標產量。
5.1 核心示范區玉米抗倒伏措施不強,以致生長期2次大面積遭受風災造成嚴重減產,以后應引起重視,統一選用抗倒伏品種,增施磷鉀肥,加強中耕培土,以增強玉米抗倒伏能力。
5.2 項目配套物資供應太晚,不利于項目實施。應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在作物生長期內供應項目配套物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