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徐工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協同研發數字化平臺(PLM系統)項目啟動會在徐工汽車技術中心召開。
徐工汽車擁有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重卡制造單體工廠,是江蘇省唯一國有自主品牌、唯一同時擁有傳統燃料及新能源雙資質的重卡企業。
新經濟時代,為在市場深度競爭中持續高質量發展,徐工汽車擬利用PLM系統升級契機,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效率發展的統一,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因2021—2022年疫情等原因,研發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嚴重逾期,為最快速度完成平臺上線,徐工汽車技術體系組建了“研發數字化平臺建設(PLM系統)”青年突擊隊。
干就完事了
楊寧是徐工汽車研究院科技管理中心一名研發管理工程師,是PLM系統項目青年突擊隊負責人。剛接到任務時,楊寧感到責任重大,任務緊急,需要盡快組織和動員所有隊員,激發大家的意愿和動力,共同完成任務。
這支青年突擊隊普遍比較年輕,平均年齡29歲,都具備積極向上、勇于拼搏、敢于創新的性格特點。接到任務時,都有一股子“干就完事了”的拼勁兒。
楊寧第一時間召集隊員們討論溝通,明確了任務目標和任務內容,確定各個環節的工作安排和分工。
整個團隊對這項任務的完成很有信心,一方面是團隊成員綜合能力和專業性具備,另一方面公司業務優化積累到一定程度,信息化轉型是水到渠成的事。再者,圍繞這項任務,高層領導十分重視,公司各級資源充分向項目傾斜,全力保障項目順利開展。
在本次PLM系統建設中,徐工汽車成立了以公司分管領導為核心的項目推進團隊,各研發體系研究院、部所選派資深研發工程師作為系統關鍵用戶,全程參與系統業務調研、方案設計、實施、系統測試、系統推廣和運維工作,從而形成了決策快捷、覆蓋全面、以點帶面的項目推進組織。“這為系統成功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楊寧說。
但困難依然是存在的。項目與產品開發進度需要同步保障,既要保證訂單產品開發和交付,又要完成歷史產品數據整理、導入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困難是在復雜、多樣的業務場景下,需要制定適配的系統方案,合理安排隊員工作,迅速響應,才能有效完成工作。
在公司層面,面對較多的市場緊急開發需求,研發部門的人力資源一時間無法全面兼顧,公司決定在放棄一部分訂單的情況下,也要力保研發信息化建設項目不受影響。
因為項目交付時間很趕,突擊隊員們的上班時間從早八點到晚上九十點鐘,是正常狀態。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24小時連軸轉。
一次,在臨近交付的時候,隊員們發現項目方案有缺失的地方,必須對整個方案進行修正。當時,修正方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在系統上打補丁,另一個就是重新升級一套系統。前一個方案簡易、省時,后一個方案費力、耗時。最終,為了交付一套高標準、高要求的系統,隊員們放棄了打補丁的方式,選擇升級整個系統。這種做法,可以理解為需要把前面的工作再重新做一遍。
為了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整個團隊24小時輪流上崗,保證人員輪番休息,但系統不停。一些核心工作人員甚至每天18個小時都在崗。
去年端午節,正碰上升級最關鍵的幾天,隊員中幾個核心的工作人員,三天端午假期全部在公司加班,晚上都沒有休息,一直盯著系統。
隊員中有兩三名隊員家在徐州外地,原本打算趁端午假期回去探親,趕上工期緊,就放棄了休假,全力投入工作中。直到后來,系統平穩上線,才補休了假期。
勇于拼搏,敢于創新
在PLM系統建設項目成立和執行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決策,如項目立項的決策、項目執行中的階段評審、項目變更的決策等。
為此,團隊建立了高效的決策機制,所有項目組成員集中辦公,每日工作總結、每周召開項目例會、定期向公司決策層匯報項目進展和項目風險,并將以上方法固化,形成了整體項目推進的工作機制和決策機制,實現了小問題日清日畢,一般決策項每周關閉,遇到重大風險決策項快速上升、快速決策的有效管控。
在項目初期方案階段,研發業務部門提出設計軟件由CATIA V5升級為CATIA V6的重大項目變更需求,從需求確認至可行性調研分析,并最終由公司辦公會討論決策通過,經過了系統論證、測試驗證、行業調研、競品對標、成本分析等階段,將項目變更風險逐一排查關閉,整體方案重新決策調整,實現了項目方案的快速變更。
“這些方案的實施,便是我之前對這個任務的完成比較有信心,我們必定成功的理由。”楊寧笑著說。
這個項目加深了楊寧對于組織管理和項目策劃的理解,他了解到在組織大型項目的時候,理念方向相當重要,需要策劃方案的具體實現過程和預期結果,并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資源調配。
這個項目也為一直專注于技術研發的楊寧拓展了職場新視角,提供了新思路。在實踐中,他與來自不同專業、不同性格的同事們多次進行深入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團結合作,最終取得了項目成功。
基于PLM系統的研發管理提升項目實施以來,徐工汽車產品研發效率提升30%,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快速訂單需求響應,新產品交貨周期平均縮短35%,配置型訂單響應周期縮短50%以上,市場競爭力大幅增強,有效推動了經營目標的達成。2022年,在商用車市場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徐工汽車在新能源板塊、出口板塊非公路板塊逆勢增長,新能源重卡更是實現了累計銷售2788輛、同比增長323%、持續領跑行業的亮眼業績。
全程參與這個項目,讓楊寧及這個年輕的技術團隊認識到國內在工業軟件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巨大差距,“智改數轉”網聯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管理雙效提升的重要路徑。未來,他們都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參與更多轉型項目積累知識和經驗,為行業創新發展挑起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