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璀

摘 要:清代玉山子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完美的比例和構圖、富有詩情畫意的題材以及獨特的審美風格而被視為藝術品。文章旨在探討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以及對其藝術價值的評價,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體現在崇尚自然與和諧、追求文化內涵與意蘊、重視題跋與鈐印、以德治玉與儒家思想以及詩情畫意與藝術審美等方面。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藝術評價表現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藝、生動逼真的造型、富有詩情畫意的構圖、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歷史與藝術價值的結合等方面。通過文章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和對其藝術價值的認知,從而深入探索文人階層的審美思想和藝術評價標準。
關鍵詞:文人階層;清代玉山子;鑒賞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34
0 引言
清代玉山子作為我國文人階層雅好之一,在文人心中享有極高的鑒賞價值。玉山子作為一種瑰麗的玉石,以其稀有性、藝術性和文化內涵,成了文人們追求和欣賞的對象。在這些文人筆下,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玉山子的鐘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本文將淺談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探索他們對這一美好事物的獨特理解和審美觀點。通過這個話題的探討,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文人階層的審美情趣和其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角色。
1 清代玉山子藝術價值
清代玉山子是清代玉器的一個重要類別,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不僅代表了清代玉雕藝術的精髓,也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1.1 精湛的雕刻技藝
清代玉山子的雕刻技藝堪稱一絕,其技法包括圓雕、淺浮雕、高浮雕等,每一種技法都運用得非常出色。雕刻時,清代匠人們先將玉石表面進行精細的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如鏡,然后再進行雕刻。在雕刻過程中,藝人們巧妙地運用各種刀法,使玉山子的每一個細節都十分精致。此外,清代玉山子的磨工也十分出色,每個角度都經過精心打磨,使玉山子整體呈現出晶瑩剔透的美感。
1.2 完美的比例和構圖
清代玉山子的形狀和尺寸都經過精心設計,使其具有完美的比例和構圖。在玉山子中,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等主題,都能被巧妙、和諧地安排在一個整體中。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的考慮和設計,使得整件作品比例勻稱、線條流暢、層次分明。
1.3 富有詩情畫意的題材
清代玉山子的題材非常豐富,其中許多都是富有詩情畫意的,這些題材既有傳統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也有現代的風景、人物等。每一個題材都有深刻的寓意和內涵,讓人們在欣賞玉山子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翠雕人物山景山子(圖1),清,高16.1厘米,長24.7厘米,寬1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翠玉質,帶翠玉玉皮顏色。山子上圓雕人物山景,一面利用翠色的深淺表示色澤的不同,采用深雕、凸雕等技法琢出山景,山間有溪流、松樹、石階路和亭臺。兩老人立于亭前交談,一童子肩扛小鋤及花籃隨后。另一面保留了玉皮的顏色,琢成山石、松樹、流水、飛鶴與雙鹿等紋飾。此器既有玉皮的黃色,又在翠綠中含有白色,綠白分明,黃綠相間,色彩鮮艷。全器構圖合理,景物比例適當,透視感強,是非常珍貴的山形陳設品。
1.4 獨特的審美風格
清代玉山子的審美風格獨特而多元化,既有莊重、典雅的傳統文化韻味,也有簡潔、明快的現代感。這種獨特的審美風格使得清代玉山子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融入了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藝術的獨特追求。
2.1 崇尚自然與和諧
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崇尚自然之美、追求和諧之感,認為一件優秀的玉山子作品應以自然為主題,通過精湛的雕刻技藝呈現出自然界的各種形態和意境。作品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形象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同時,作品的布局、線條和色彩等要素應和諧統一,營造出一種自然天成的美感。文人階層還強調在玉山子的創作過程中,應遵循自然規律、尊重材料的天然特性,以達到“巧奪天工”的藝術效果。此外,文人階層還崇尚玉的自然之美。他們認為,一塊上乘的玉石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具有天然的美感和價值。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文人階層會仔細觀察玉石的質地、色澤、紋理等,以判定其品質和特點。同時,他們還注重玉山子的整體造型和外觀,包括其比例、線條、光潔度等方面,以呈現和諧之美。
2.2 追求文化內涵與意蘊
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非常重視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意蘊。他們認為,玉山子作品應具備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積淀。通過深入研究清代歷史、文化、宗教等領域,文人階層能夠挖掘出玉山子背后更多的信息和意義。在文化內涵方面,文人階層會深入研究玉山子的歷史背景、制作技藝和文化寓意等,他們還關注玉山子的題材、紋飾和符號等元素,這些元素往往承載著特定的歷史文化信息。例如,清代玉山子中常見的龍鳳題材寓意著皇權至上和陰陽相合,松鶴題材則傳達著長壽吉祥的愿望。文人階層通過觀察這些元素,能夠深入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在意蘊方面,文人階層注重玉山子作品所傳遞的道德觀念、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價值,認為優秀的玉山子作品不僅要具備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外觀,還要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內涵。因此,在鑒賞過程中,文人階層會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以及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學思想的體現。
2.3 重視題跋與鈐印
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十分注重題跋與鈐印。題跋是玉山子作品的文字部分,包括詩文、題名、款識等。鈐印則是玉山子作品的印章,包括作者的印章、收藏印章等。文人階層通過鑒別題跋和鈐印可以判斷玉山子的作者、制作年代和傳承情況等。這些信息對于判斷玉山子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文人階層還注重題跋的書法藝術和鈐印的篆刻技藝,這些也為玉山子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蘊。題跋在玉山子中起到了記錄作者和制作年代的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文學藝術的表達形式。文人階層通過觀察題跋的字體、筆法和內容等,能夠初步判斷玉山子的作者和制作年代。同時,題跋也能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素養,為理解玉山子的文化內涵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鈐印是玉山子制作和傳承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鑒別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文人階層注重觀察鈐印的形狀、大小、文字內容等,以判斷其是否與已知的作者印章相符。同時,他們還關注收藏印章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印章往往能反映出作品的歷史淵源和傳承經歷。
2.4 以德治玉與儒家思想
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秉持“以德治玉”的觀念,將玉的品質與人的德行相聯系,認為玉作為一種美好的物質文化象征,應具備誠信、仁愛、忠誠等儒家美德。在評價玉山子作品時,文人階層注重雕刻技藝,同時更強調作品所傳達的道德倫理和社會價值,希望通過欣賞玉山子作品,能夠引導人們追求道德修養和個人品行的提升。文人階層認為一塊好的玉石應該具備溫潤、敦厚的特點,這些特點與儒家的道德觀念相符。因此,在選擇材料時,他們會注重選擇質地細密、色澤柔和、紋理自然的玉石。文人階層認為好的玉山子作品應該將儒家美德融入雕刻之中。例如,在雕刻山水場景時,可以刻劃出山水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依存關系,傳達出“和為貴”的道德觀念;在雕刻人物形象時,可以通過刻畫表情、動作等細節,展現出人物的誠信、仁愛等品質。
2.5 詩情畫意與藝術審美
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注重作品所表現的詩情畫意和藝術審美,認為玉山子作品應該具有引發觀者情感共鳴和藝術想象的能力。在評價過程中,文人階層關注玉山子的主題、意境和形式美等方面,品味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文人階層注重玉山子的詩意和畫意,在雕刻作品中,他們通過刻畫山水、花鳥、人物等形象,運用借景、寓意等手法,表達出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藝術想象力。文人階層會仔細品味作品中的詩意和畫意,從中感受到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體驗。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注重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認為優秀的玉山子作品應該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特點。在評價過程中,他們會綜合考慮作品的造型、線條、色彩、紋理等,以及作品所傳達出的獨特美感。他們還會將作品放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以更全面地評價其藝術價值。同時,文人階層在鑒賞清代玉山子時,會關注作品的創新之處和時代特色,清代玉山子制作技藝已經相當成熟,許多作品在雕刻技藝、題材選擇、構圖布局等方面都有所創新。文人階層通過觀察作品的創新之處,能夠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和藝術發展趨勢。同時,他們還會分析作品所反映出的時代特色,如清代玉山子中常見的滿漢文化融合的元素,反映出清代宮廷文化的特點,這些創新之處和時代特色為作品的藝術價值增添了更多的分量。
3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藝術評價
3.1 精湛的雕刻技藝
文人階層對于清代玉山子的雕刻技藝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清代玉山子的雕刻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各種技法都已十分成熟。在雕刻過程中,藝術家們將玉石的天然特性和人文情感相結合,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藝術品。在雕刻花卉時,藝術家們能夠將花朵的細膩紋理和柔美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雕刻人物時,他們能夠準確地刻畫出人物的神態和性格特點,讓觀者能夠感受到人物的生命力。
3.2 生動逼真的造型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造型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清代玉山子的造型不僅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還能夠生動逼真地表現出各種形象的特征。無論是山水、花鳥、人物還是風景,每一個細節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這些生動的造型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還能夠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和藝術想象。
3.3 富有詩情畫意的構圖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構圖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清代玉山子的構圖不僅具有很強的形式感和節奏感,還能夠傳達出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詩意。在作品中,藝術家們巧妙地通過運用線條、色彩和明暗等因素,將大自然中的美景和人物故事情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幅優美動人的畫面,這些畫面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還能夠引發觀者的藝術想象,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
3.4 深厚的文化內涵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文化內涵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清代玉山子作品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積淀,還能夠傳遞出豐富的道德觀念、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價值。每一件玉山子作品都是一件寶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獨特魅力。如清代玉山子中的龍鳳題材寓意著皇權至上和陰陽相合,松鶴題材則傳達著長壽吉祥的愿望,這些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
3.5 歷史與藝術價值的結合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歷史與藝術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清代玉山子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這些作品記錄了清代歷史、文化、宗教等領域的發展和演變,為后人研究清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同時,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也不容忽視,它們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還能夠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
4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對當代的影響
4.1 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為當代人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在鑒賞清代玉山子的過程中,文人階層注重歷史文化知識的積累和研究,這些知識和觀念為后人提供了理解和解讀清代玉山子的關鍵。當代的玉器收藏家和鑒賞家們深受文人階層鑒賞觀念的影響,他們注重歷史文化背景的挖掘和研究,以此為依據來評價清代玉山子的藝術價值。
4.2 影響了當代的玉器收藏和鑒賞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對當代的玉器收藏和鑒賞產生了重要影響,文人階層注重玉器的天然特性和文化內涵,這種觀念影響了當代的玉器收藏家和鑒賞家們。在收藏和鑒賞清代玉山子的過程中,他們注重材料的選擇、題跋和鈐印的鑒別以及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等,借鑒文人階層的鑒賞標準和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收藏和鑒賞水平。
4.3 推動了當代玉雕藝術的發展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對當代玉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文人階層注重玉雕的技藝和文化的傳承,這種觀念激勵了當代玉雕藝術家們追求技藝的完美和藝術的創新。在創作過程中,當代玉雕藝術家們汲取清代玉山子制作技藝的精華,結合現代藝術理念和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為當代玉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4 提升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重視
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提升了當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重視,文人階層注重玉器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這種觀念激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通過鑒賞清代玉山子,人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歷史、文化和藝術,從而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重視。這種認識和重視也促進了當代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對當代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影響了當代的玉器收藏和鑒賞,推動了當代玉雕藝術的發展,同時也提升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重視。在現代,文人階層的鑒賞觀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后人鑒賞玉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智慧。
5 結論
清代玉山子作為一種藝術品,受到文人階層的廣泛關注和鑒賞。文人階層崇尚自然與和諧,認為玉山子的制作應追求自然之美及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文人階層追求文化內涵與意蘊,在鑒賞玉山子時,注重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意義。重視題跋與鈐印,認為這是玉山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作品增添一種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文人階層認為玉山子作為一種藝術品,應該通過德行和儒家思想的引導,體現藝術品的高尚品質和人文精神。文人階層將詩情畫意與藝術審美相結合,欣賞玉山子藝術中的詩情畫意,注重作品的藝術審美效果。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觀念非常獨特和全面,其藝術評價主要體現在:精湛的雕刻技藝、生動逼真的造型、富有詩情畫意的構圖、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與藝術價值的結合,這些評價準則使得文人階層能夠全面而深入地欣賞和評價清代玉山子。文人階層對清代玉山子的鑒賞和評價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豐富了我們對這一藝術品的理解和感受。
參考文獻
[1]井娟,練潔.溫潤玲瓏意境幽遠:山東博物館館藏清代玉山子賞鑒[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3(2):6-9.
[2]魏濤.淺談清代玉石雕刻圖案[J].收藏與投資,2022,13(3):40-42.
[3]劉寶行.淺談“無用之用”之于玉雕山子中的制作之道[J].真情,2021(5):4.
[4]何川,王儷穎.從清代工程檔案看山子作工料則例與做法:兼論故宮建福宮花園疊山營建[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22(3):46-54.
[5]喬翠娜.兩宋山水畫與玉雕山子創作關系探析[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中),2022(3):48-50.
[6]王彪,劉聲遠.傳統山子玉雕作品中設計語匯的研究[J].天工,2021(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