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父母覺得我們磨蹭時,喜歡數落我們“像烏龜一樣慢吞吞”。其實,世界上真的有比烏龜還磨蹭的動物。但是,人們夸贊它可愛!這個家伙是誰?它呀,就是既磨蹭又懶惰的樹懶。
在生物學分類上,樹懶通常指樹懶亞目下樹懶科樹懶屬三趾樹懶。它與樹懶亞目下二趾樹懶科二趾樹懶屬二趾樹懶是近親。三趾樹懶體長50—60 厘米,前后四肢都已退化,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叢林里,主要以樹葉為食。
三趾樹懶的行動速度極其緩慢,平均每分鐘只能移動2.7 米左右,如同電影里的慢鏡頭一般,某些葛藤的移動速度都比它快。2017 年,美國科學家皮爾斯為了測試三趾樹懶的靈活性,專門做了一項實驗:他在一只樹懶熟睡時,把一只塑料盤放在它的頭上。想不到第二天早晨,塑料盤仍在它的頭上。接下來,皮爾斯把樹懶放到了一個大燈泡上。不一會兒,便飄來一股焦煳味。只見樹懶一副半睡不醒的樣子,盡管尾巴正在冒煙,它卻仍懶懶地坐在燈泡上,而且對近距離的鞭炮聲也無動于衷。其昏睡程度可想而知。
三趾樹懶不僅睡得熟,還睡得久,每天會酣睡15—20 小時,是名副其實的“大懶漢”。
遭到敵人侵襲,需要自衛時,三趾樹懶的行動卻極其遲緩。受到攻擊時,它甚至懶得還手。其實,這并不是因為它脾氣好,而是因為它沒有還手之力。
在進化的道路上,三趾樹懶一直朝著適合食葉的方向演化:
比如,出色的自然偽裝術。三趾樹懶的毛皮上長著藻類,體毛呈綠色。它把前肢往胸前一交叉,隱藏在樹枝間,看上去就像一叢枯葉。
比如,許多動物爬不上的嫩樹枝,它們可以輕松地爬上去。
比如,樹懶獨特的消化系統。細菌在它的胃里分解樹葉的纖維素,轉化成能量。飽食后的樹懶,胃的重量可以占自身體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盡管胃很大,三趾樹懶的消化卻很慢。它差不多每八天才大小便一次。大小便時,它還十分講究:它先是吃力地從樹上下來,來到樹根處,用前肢緊握樹干,再用尾巴挖一個淺淺的坑,然后排泄。最后,它還要用枯葉蓋好排泄物。
食葉生活,對樹懶來說,有利有弊。“利”在于樹葉極其豐富,樹懶在無形中擁有了一張“永久飯票”,不會缺少食物。“弊”在于樹葉很難分解成有用的養料,樹懶的消化又慢,日常食用樹葉轉換的能量很少。如此一來,三趾樹懶體重大約3.6 千克,但全身只有25% 是肌肉。肌肉不但少,還只能獲得少量能量,這是它行動緩慢、十分懶惰、打架不還手的原因——它沒有能量讓自己行動得快一些,沒有能量讓自己活動,沒有能量調動肌肉快速還手。
樹懶很少在地上行走,即使行走,也是肚子貼地拖著身子移動。它經常一動不動地懸在樹干上,因此耗能很少。它擅長用鉤子似的爪子緊緊鉤住適當的位置。樹懶的握力之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死亡后也可以在樹干上懸掛很久。這樣一來,它就能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吃和睡這兩件大事上。可以說,“不動”是樹懶的一種本領。
同時,“寂然不動”也是它最好的防御手段,敵人很難發現靜止不動的樹懶。為了保持不動,它待在茂密的樹葉旁邊,四肢只要稍稍移動,就可以抓到周圍的樹葉。三趾樹懶還進化出了九個頸脊椎,能夠直接轉頭,吃到身后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