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龍的種類非常多,而知名度高的恐龍往往都擁有巨大的體形。不過,有一種小巧靈敏的食肉恐龍卻名揚四海,它曾經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迅猛龍。
不過,今天,人們通常稱之為伶盜龍。

一片連綿的沙漠移動著。遇到一片森林后,它停下了擴張的腳步。這片擋住沙漠的森林位于距今7 200 萬年前的蒙古國,現在早已消失。
在與森林毗鄰的沙丘頂部出現了一只動物,強風吹起它身上的羽毛。原來是伶盜龍。為了避風,也為了覓食,伶盜龍從沙丘上跑了下來,進入灌木叢中。它聽到了森林中傳來的各種動物的叫聲,距離自己最近的應該是鳥面龍尖細的叫聲。它循著聲音慢慢前進,很快便在幾棵倒下的大樹周圍發現了一群鳥面龍。
鳥面龍是非常獨特的小型恐龍,身上也長著羽毛,前肢很短,只有一個指頭,是真正的小短手。千萬不要小瞧鳥面龍的短手,上面的爪子能夠扒開樹皮,讓躲在里面的蟲子無處遁形。那群鳥面龍正在尋找樹皮下的蟲子,沒有注意到伶盜龍的到來。
伶盜龍看準時機,向離自己最近的那只鳥面龍沖了過去。鳥面龍們的反應很快,幾乎是在伶盜龍出現的瞬間就轉頭跑掉了。鳥面龍身體輕盈,雙腿長而健壯,跑起來比伶盜龍要快得多。
看著獵物離自己越來越遠,伶盜龍正打算放棄之際,跑在最前面的那只鳥面龍突然被地上的樹枝絆倒了。伶盜龍抓住這個好機會,迅速撲上去,一口咬住那只鳥面龍的脖子。它真沒想到自己的運氣會這么好,今天不用餓肚子了。

1922 年,一支科考隊進入位于蒙古高原上的巴音扎達盆地。他們面前雖是一望無際的荒漠,在科考隊員們眼中卻埋藏著無盡的寶藏,那就是化石。領導這支科考隊的美國人指揮大家就地扎營,然后打算在周圍尋找古生物的化石。

進入蒙古高原的科考隊
時間一晃就到了1923 年。在6 月14 日這一天,兩名隊員在一座沙丘邊緣發現了一具白色的化石,它的一只大爪子尤為顯眼。那兩名隊員將化石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然后將它們打包裝箱運到了位于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保存完整的恐龍頭骨化石
美國的古生物學家們對化石進行了全面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種體形不大、但動作非常靈敏的肉食性恐龍,于是將其命名為伶盜龍。伶盜龍一共有兩個種,一種是最初被命名的蒙古伶盜龍,另一種則是于2008 年命名的奧氏伶盜龍,后者的屬名獻給波蘭古生物學家哈茲卡·奧斯莫爾斯卡。

哈茲卡·奧斯莫爾斯卡
伶盜龍屬于小型恐龍,體長約1.8 米,體重不足20 千克,背部的高度只有0.5 米,即便把腦袋抬起來也不到1 米,不及成年人腰的高度。

伶盜龍與人類的體形對比

展示伶盜龍奔跑能力的骨架
伶盜龍雖然個頭小,但全身都是武器。首先看看伶盜龍的大腦袋:它的腦袋外形狹長,前端有一對鼻孔,后端兩側長著一只大大的眼睛,即便是在夜晚也能看清獵物在哪里。其次看看它的嘴:它長著一張大嘴,嘴中有兩排彎曲的鋒利牙齒,能夠牢牢地咬住獵物不松嘴。
再看看伶盜龍的前肢:它的前肢長而有力,手上有三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末端都有彎曲的大爪子,可以緊緊抓住獵物。最后看看伶盜龍的后肢:盡管它的后肢主要用于運動,但它腳上的第二趾卻非常特別——這根腳趾不與地面接觸,上面的爪子長達7 厘米,加上角質部分,還要更長。大爪子猶如一把小鐮刀,用來刺殺獵物。

渾身長羽毛的伶盜龍
另外,伶盜龍還長著靈活的脖子、強壯的身體和細長的尾巴,這一切賦予它出色的運動能力,不僅讓它可以快速奔跑,還讓它可以靈活地跳躍。研究證明,伶盜龍的身上長著羽毛,所以它看上去更像一只長著尾巴的大鳥。
伶盜龍生存于距今7 500 萬至7 100 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生活地點則是在今天的蒙古高原。其實,在白堊紀時期,蒙古高原比今天要溫暖濕潤,地面上分布著縱橫的河流和湖泊,生長著大片森林。當然了,也有黃色的沙漠分布其間。多樣的環境為眾多恐龍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

伶盜龍捕殺竊蛋龍類
與伶盜龍生活在一起的恐龍有很多種,如體形小而輕巧的阿瓦拉慈龍類、傷齒龍類、竊蛋龍類,奔跑如飛的似鳥龍類,強壯的角龍類,笨重的甲龍類等。以伶盜龍的體形和結構,它明顯更適合捕捉比自己小的恐龍和其他動物。不過,一具化石的發現卻展示出了伶盜龍的超凡實力。1971 年,古生物學家在蒙古國發現了一只伶盜龍和一只原角龍的化石,化石神奇地保存了這兩只恐龍搏斗的姿態,原角龍咬住了伶盜龍的前肢,伶盜龍的一只腳則踏在原角龍的脖子上,它腳上的大爪子刺入了原角龍的脖子。這具化石證明伶盜龍完全有能力捕殺比自己更大的獵物,而且它也知道獵物的弱點。

兩只正在搏斗的恐龍的化石
有觀點認為,伶盜龍會組成群體生活和捕獵。不過,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發現它們群居的化石證據,因此這還只是一種猜想。盡管不能確定伶盜龍是否群居,但它們無疑是白堊紀時期蒙古高原上最活躍的小殺手之一。

《侏羅紀公園》中的伶盜龍
伶盜龍的名聲從遙遠的白堊紀一直傳播至今,甚至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這要歸功于電影《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在電影中,伶盜龍不僅兇殘,而且智力超群,甚至能夠運用詭計反殺人類。其實,電影中的伶盜龍與真實的伶盜龍有很大的區別。電影中的它們體形更大、體力更強、腦子更聰明,但這一切都是藝術加工。
靠著電影走紅后,伶盜龍的形象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屏幕、網絡媒體上,許多古生物紀錄片也將伶盜龍作為主角,力求為觀眾還原它們真正的樣子。

紀錄片《史前星球》中的幼年伶盜龍